分享更多
字体:

谁的民生银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23:14 来源: 华夏时报

  史玉柱微博(http://weibo.com)阻击中国人寿“一参一控”图谋

  本报记者 钱秋君 叶琪 北京报道

  史玉柱一条“拜托中国人寿,别虎视眈眈想控股民生银行”的微博搅起一场纷争。就在史玉柱与中国人寿各执一词隔空“口水战”时,处在舆论漩涡中心素有“民企情结”的民生银行持何心态?

  一条微博引发的漩涡

  为何一条微博的力量如此巨大?

  究其原因,一是,在中国人寿这个老牌国企对民生银行表达一片热情之时,自谑“大嘴”的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早就对其情有独钟。

  数据显示,今年3月到7月间,史玉柱耗资38亿余元,共计42次增持民生银行,也因此晋升为民生银行第五大股东。与史玉柱增持不同,中国人寿自2010年末至2011年6月30日持有民生银行的股权数量一直为115130.73万股。二是,“股权结构多元分散”的民生银行是国有化还是保持民营化,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根据2011年民生银行的半年报显示,刘永好持有民生银行A股7.08%(新希望投资及关系公司四川南方希望实业合计持有),是民生银行的A股第一大股东。其次中国人寿持股4.31%,位列第二。

  记者发现,在过去数年间,上述股东的持股份额曾多次变化,但由此带来的股权制衡关系也错综微妙,其中,民企股东与国企股东一直成为关注的焦点。此次中国人寿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对于民生银行的暧昧表态,自然挑拨着民企股东最敏感的神经。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坦言,如果民生银行未来有进一步融资的计划,国寿还将进一步投资,给予支持。同时称,中国人寿投资民生银行,一方面是因为其业绩出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深化与银行业的合作。

  听罢此话,按捺不住的史玉柱俨然化身民生银行作为民营企业的忠实追随者,在微博上直指,“失去民营机制的民生银行,将失去核心竞争力,告别高速成长。”

  一场民生银行“争抢之战”拉开帷幕。

  缘何争抢

  为何频频争抢民生银行?

  “一个重要原因是,民生银行是目前中国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高速成长的民营银行。对于意向并购方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它分散的股权结构,为并购降低了门槛。”一位并购业资深人士向记者坦言。

  目前股份制上市银行中,中信银行背后是中信集团;招行大股东是央企招商局集团;浦发银行依靠的是上海国际集团;兴业银行大股东是福建省财政厅;深发展已被中国平安收购旗下;而华夏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首钢总公司好不容易夺回位置,自然不会轻易放手。

  反观民生银行,其股权结构相当分散。除此之外,无论民企股东史玉柱,抑或是国企背景的中国人寿,都有各自盘算。

  先说史玉柱方。

  从2009年开始,因担忧经济形势,史玉柱曾将手中的大部分民生银行股份套现,欲抱现金“过冬”。而时至今日,史玉柱后悔万分。从目前的投资情况来看,史玉柱看好包括其投资的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在内的整个中资银行业。

  据华夏银行半年报,上海健特今年二季度增持华夏银行112.06万股,总股数增至8956.83万股,为第九大股东。以华夏银行二季度平均股价12.66元估算,史玉柱此次增持斥资约1419万元。

  史玉柱还在微博中大赞“招商银行是个完美银行,是各商业银行的标杆”。8月22日,他再次发微博力挺中国银行业,称银行业利润仍继续保持高速成长态势。

  再说中国人寿方。

  事实上,一直以来中国人寿对银行的既定目标是,“一控一参”。但目前来看,其对广发银行、民生银行的投资均为财务投资,都不属于控股(股权超过30%视为控股)。

  在发布2011年半年报期间,刘家德也坦言,国寿投资民生银行,一方面是由于中国银行业目前仍处于黄金发展期,投资收益率可观;另一方面,投资银行可以加强与银行渠道业务等方面的合作。

  如此一来,盈利可期、资源共享成了不得不提的关键。但参股银行到底会给保险公司的利润带来多大贡献?

  以中国人寿为例,去年年底,国寿方面公开表示,中国人寿参股投资的广发行收益贡献最高,2010年的年化收益率接近13%。而一般而言,保险公司对未上市公司的年化投资收益率只要超过9%就已经很理想。

  “这个收益贡献,还是在中国人寿并未成为广发行的真正战略投资者下取得的。”一位保险分析师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全国性银行牌照对中国人寿来说确实至关重要。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寿的老对手中国平安已经走在了前面。通过入主深发展,中国平安真正实现了银行、保险、投资的三足鼎立。也正是在中国平安成功收购深发展让中国人寿意识到,仿效这种模式或能顺理成章地完成“一参一控”的既定目标。

  道路艰辛

  但现实是,中国人寿这条“一参一控”路走得相当艰辛。“以民生银行目前的股权结构看,及考虑到可能的控股方式,中国人寿要控股民生银行恐怕有些难度。”业内人士坦言。

  一直以来,民生银行多元分散的股权结构客观上造成相互制衡的效果。“从股权结构来看,民生银行各股东持股较为分散,没有一股独大现象,具备良好治理公司的基础。”一位从事银行咨询的专家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时无论是“希望系”、“东方系”,还是“泛海系”都盘踞其中已久且无退出之意。

  “这就堵住了中国人寿两条路。”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坦言,一是花巨资大幅度认购民生银行增发股,二是通过受让其他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大股东股权实现控股。

  此时,留给中国人寿实现控股目的的方式,就只有在二级市场大幅度增持了。问题是,可否成行?

  首先,中国人寿如若大幅增持,并不用担心资金来源。根据中国人寿中报显示,手握795.31亿元现金流的情况下,要实现超越大股东控制的7.08%股权,实现“象征性的控股”一点也不难。

  但问题是,“象征性的控股”对中国人寿来说有多大意义?“没有意义。即使取得相对控股地位,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还是多方相互制衡,单方面难以主导其运营。”业内人士分析,而若大幅度增持,使控股比例至有实质性影响的30%,对中国人寿来说,已是力不从心。

  至此,在可能的中国人寿控股民生银行的“大戏”中,可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未来民生银行不管是国有化还是继续保持民营化,都将由市场来决定。

  但民生银行的“民企情结”根深蒂固。

  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曾对媒体坦言,15年来,民生银行成功的第一条经验是我们以自己的实践诠释出这样一个事实,民营企业也完全可以打造成为合规经营、治理结构完善、规范发展的金字招牌,创造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奇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