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分论坛:拓低碳经济增长之路中观众提问实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13:13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9月14日中午消息,以“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为主题的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即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14-9月16日在大连举行,新浪财经进行全程直播报道。以下为分论坛:拓低碳经济增长之路中观众提问实录。

  主持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现在请各位观众,各位听众来问我们嘉宾问题。最后我觉得这个总结非常好。绿色经济以及低碳经济,我们刚刚在讨论当中也看到有很多的困难,也有很多的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但是也有很大的潜力。所以,我看到很多手举起来了。

  观众提问:我的名字是拉菲尔,在这个讨论当中,现在我们没有讨论现有的企业模式,如果你看一下过去,也许现在的新能源可能太贵,所以要储存。我想问一下,你觉得这个行业如何能够变得更为灵活,特别是在使用能源方面,如何以一种最高效的方式在未来储存能源,这样就不用再使用外部的储存设备来储存这些生产的能源?

  主持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讨论企业的模式如何从原来卖产品到现在转为卖服务。这位先生。

  观众提问:我来自中国浙江,我想代表中国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问一个问题,刚才各位嘉宾都讨论的是本国的经济政策,在全球化浪潮当中,很多发达国家会把自己的工厂开到发展中国家去,也许他本国是低碳的,但到发展中国家变成高碳,高污染了。比如iPod生产就在中国,包括日本有很多筷子在中国生产,生产是高污染的,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在发达国家使用,这些发达国家是否愿意用更多的资源、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也就是一个公司会采取双重标准,在一个国家采用这个标准,在另外一个国家会采用另外一个标准。第三个问题。

  观众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高总,高总刚才提到了电价的问题,我也想问一个政策层面的。发改委最近出台了上网电价,作为企业来讲有没有做过测算,1.15元的电价按照8%的资产回报率,多少年能够收回成本,能不能盈利?有什么样的政策?请从东部和西部分别讲一下。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您刚才说新能源发展相对科技发展来说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在您看来哪些政策最能激励太阳能企业?当然除了上网电价之外的政策。谢谢!

  观众提问:我是来自《经济观察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日本的核能在电力当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您想促进电力多元化,请问日本用太阳能或其它什么能源代替核能?您认为可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实现这一点?因为我知道在国会通过这个问题会有一定难度的。

  观众提问:我完全同意所有嘉宾的问题以及你们刚刚讨论到的政府、激励机制的作用,以及其它一些鼓励作用,但遗憾的是,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大国对这方面非常认真,一是日本,二是韩国。我想问一下Rondo先生,我们刚刚讲到核能,核能是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客户喜欢这种能源?

  主持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我们也想问这个问题。各位嘉宾如果想就特定的问题进行回答的话请回答,马上要做总结了,你们在回答的时候希望你们也讲一下竞争性的问题,在刚刚提到的许多问题当中都包含了竞争性的问题,做出这些改变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些成本,还是说做出这些改变之后,在竞争性上面获得一些收益,希望您能在这方面解释一下。请您从问太阳能这个问题先讲一下。

  高纪凡:几个月前中国出台了上网电价,价格是1.15元人民币/千瓦时,这个电价在今年这个时机出台实际上是合适的,尤其像光照达到1700小时的西部地区,投资人有着合理的投资回报。当然,这样的电价在东部伏照只有1000小时,并且太阳能有山有顶的时期这个价格是比较低的。实际上中国这次价格出台并没有像大型核电站或山有顶出台不同的政策,这有点缺点。但中国采取了一个办法,在东部的山有顶采取了金太阳的解决计划,给投资人一个接近5%的补贴,算作东部山有顶上投资太阳能电站的支持。

  总的来说,过去几年和今年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掌握的分寸还是比较好的,原因是太阳能行业过去几年在全球,包括欧洲、日本等等国家中政府推动,企业创新带来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前太阳能发电要4美元/瓦,现在降到1.2—1.3美金/瓦,五年时间降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这是科技创新和规模化带来的成果。

  随着科技创新,未来15年的太阳能发电成本会越来越低,和常规能源接近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要有信心看到太阳能会成为整个能源的组成部分。

  克劳斯·克莱因菲尔德(Klaus Kleinfeld):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之前讲过了,如果你看我们的数据一方面产量加倍,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40%,所以你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你需要不断推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鼓励客户,你可以让大型能源客户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因为这些大型客户可以帮助我们,所以在很多国家内部可以看到这些国家的能源生产部门与大型能源客户进行合作,这可以让生产出来的能源更平稳地并入电网。

  现在我们在这些方面也在开始进行持续的努力,我也非常得乐观,非常得肯定,已经看到一些成果的出现,比如智能电网在未来将非常有用,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收益和帮助。

  第二,在竞争性方面,其实我非常相信市场,我觉得市场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对于一些创新而言,你需要很大的推动力,需要政府的支持,最后才能够让这个行业的发展自力更生,所以我们要选择正确的时机。但政府的支持也不能是太长的时间,比如生物燃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加里福利亚的生物燃料也是一个例子。

  主持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刚才有听众提到了双重标准的问题,这也涉及到国际合作以及人权的问题,您能不能回应一下刚才那位先生提出的双重标准的问题。

  Jayendra Naidoo:在我十年前进入这个行业时有一个人告诉我,工会和这个行业当中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待遇,在这个行业当中如果出现双重标准的话,那可能是因为商业的驱动。

  在我看来,其实一些团体是这么一组人,就是哪个地方有价值,他们就会朝哪个地方走,只要是能够赚钱就行。所以,在美国、欧洲这些已经有很好的基础设施的地方,而且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只能够再次去投资,如果受到政府和消费者的压力,他们只能再次去投资,不然这些企业就会失去机会。而我认为这样做会对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就是政府需要在这些国家采取领导力。

  主持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我知道你所说的,也许在商业合作上您可以补充几句。

  印度嘉宾:我觉得双重标准和竞争性两者是合二为一的,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对于双重标准我们是不能够容忍的,比如说发现了一些双重标准的问题,像你刚才提到苹果的问题,可以与一些部门联系,让公司发布他们违反当地环境标准的一些做法。

  在中国公司,如果他们在海外也执行了双重标准,也建议你采用同样的方法。所以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只要出现同样的问题,应当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应当是有双重标准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竞争性的问题,我认为竞争是个双刃剑。我们讨论到了大型公司,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公司,有很多公司是中小型的公司,比如在我的国家就是如此,有很多中小型公司。在埃塞俄比亚有一位女性企业家,昨天晚上我和她聊过天,我发现他在埃塞俄比亚生产零排放的鞋子,她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依赖边际市场成功了,她依赖的是很多成功的因素,包括信息以及对于市场的了解。消费者也愿意做出选择,去买他认为好的产品。这是一个平衡,你提供给消费者信息,向他们进行宣传,开放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做出选择,信息能够提供给大家的话,公众可以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主持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由于时间有限,我们需要很快总结今天的会议了,请日本这位先生发言。

  Shoichi Kondo:刚才我们在讨论商业模式,地震大灾难之后,在日本东部地区、周边地区面临的拉闸限电的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峰值期间(用电高峰期)如何管理供电的情况。现在我们采用电池的技术进行能源的储能,而且在未来可以推出很多高效,全新的电池储能技术,日本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第二,要减少对核能的依赖。我刚刚参加了国际能源署的会议,我们不仅要管理供应侧,也要管理需求侧,我们进行电力消费的时候必须要很好地理解电力的需求和电力的消耗,保证能源能得到高效的使用,我们也在尝试推广使用LED节能灯,并推广无氟冰箱,而且推广蓄能、节能设备,通过这些不断提高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节能。

  第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在上一轮经济危机当中,我们创立、建立了输入型的,由可再生能源发的电可以直接上网的定价机制,同时政府也会为企业、公众来提供信息,告诉大家哪个地区的地理条件非常成熟,适合建设发展太阳能电厂、风能电厂等等,我们政府是把所有的这些信息提供给商业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商业家到新兴领域,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发展。

  我们现在正在制定新能源发展战略。到2020年,日本要确保可再生能源能占到我们一次能源消费的20%。刚才我讲到了LED节能灯,现在整个日本人民上上下下都非常清楚日本能源供给非常不足,所以大家会齐心协力做出自己的贡献,现在使用LED节能灯单价更低,我们建立了节能体制,而且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采用了LED节能灯。尤其在日本东部大地震之后,许多大企业在政府的指令之下也必须不断地进行节能,使能源消耗下降20%。现在日本上下,企业、公民不断地节能,如果有的企业不上班,没有员工在那里工作,就会把灯关掉,不会开着灯。与此同时,制造企业他们可以尽早地开始工作,把上班时间提前,这样可以节省电力的消耗。谢谢!

  主持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谢谢!我们的嘉宾都非常清楚要走向低碳的确非常不容易,不是天真地想这个问题的。非常感谢,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出现。非常感谢优秀的嘉宾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思想。谢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