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债急速恶化 全球危如累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13:28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记者 田志明

  主权债务危机阴云笼罩下的欧洲就像一个炸药桶,随时都有被引爆的危险。而嗷嗷待哺的希腊、意大利、法国则扮演着雷管的角色。如今,引爆雷管的导火索已经点燃,但如何灭火的办法还没有想出。

  上周以来欧债危机再度恶化。希腊政府手中可用资金只能维持到10月份,希腊政府违约风险飙升,受此影响,昨日希腊一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00%;而意大利国债规模已达120%,借贷成本跟违约风险双双飙升;此外,法国多家银行的信用也因为其大量持有希腊主权债券而有可能在本周被穆迪下调评级,市场一片风声鹤唳。

  对于欧债面临的严峻形势,不论是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的议息会议,还是G7经济会议都没有给予明确帮助。受上述利空打压,欧洲、亚洲股市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

  不过,德国总理默克尔13日表示,欧洲将尽一切可能防止希腊违约、或撤出欧元区;此外,意大利已经向中国求救,希望中国大量购买该国的国债,帮助意大利渡过难关。欧债危机最终会走向何处,目前依然没有答案。

  希腊将推倒欧盟“多米诺骨牌”?

  希腊副财长萨切尼迪斯9月12日公开表示,目前该国政府手头掌控的资金,仅可运行至10月份。希腊急需EFSF的支持。此前的7月21日,欧盟决定向希腊提供新一轮总额达109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但由于希腊政府在削减赤字和经济改革上的进展缓慢,欧盟中止了对希腊改革工作的评估,该国能否顺利获得下一笔来自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援款,仍存不确定性。

  为平息市场忧虑并换取国际援助,希腊政府在9月11日推出补充性财政紧缩措施,计划通过征收房产税等措施,力争实现预算目标。但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希腊此举实则已是“强弩之末”:不但存在落实难的问题,还将拖累希腊经济增长。希腊政府预测称,今年该国经济将下滑5%以上,超出欧盟委员会预计的下滑3.8%。

  由于上周欧英央行和G7会议都没有出台明确援助希腊的措施,本周一,希腊一年期国债收益率破100%,而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也超过25%。但即使面对如此“暴利”,国债市场上依然是只见卖出难见买入,表明投资者对希腊破产的担忧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纽约一家对冲基金的负责人就指出,希腊的财政紧缩计划并未奏效。所有人都预计近期内希腊将债务违约,这将是一个“硬性事件”。

  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对援助希腊依然态度暧昧。海外媒体报道称,德国财长朔伊布勒正在为希腊可能的破产做准备。德国经济部长罗斯勒也表示,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允许希腊有序破产。

  不过,德国总理默克尔13日却表示,欧洲将尽一切可能防止希腊违约、或撤出欧元区,因一旦发生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灾难的发生。欧元区国家的财长们也将于9月15日至16日在波兰举行财长会议,以完成针对希腊的第二轮援助计划的遗留细节讨论。

  欧债违约危害远超“雷曼风波”

  作为希腊的难兄难弟,意大利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数据显示,目前意大利国债规模即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20%,这一比例在欧元区仅次于已经陷入困境的希腊。意大利国债的收益率也越来越高。意大利9月13日标售了64.85亿欧元国债,在该国债拍卖结果出炉前,意大利/德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差曾扩大14个基点,触及444个基点的纪录高位。国债收益率的攀升,加重了意大利国债的借贷成本。

  为了缓解目前资金紧张的严峻局面,意大利还向掌握大量现金的中国政府求援,希望中国能大规模购买意大利国债。据悉,中国目前持有760亿欧元意大利国债,约占该国1.9万亿欧元国债总量的4%。

  据美国高频率经济研究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维恩伯格测算,欧洲主权债务最为严重的“欧猪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一共欠债3万亿欧元,其中50%有违约的危险,这意味着金融体系将受到1.5万亿欧元的冲击。相比之下,因雷曼倒闭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也只留下了6000亿欧元的资产待解决。显然,如果欧债危机恶化,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很可能远大于上一轮的金融危机。

  欧债危机之所以没有恶化,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元区经济体的火车头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且在积极推动挽救债务危机。然而,欧债危机如今已经由欧元区外围向核心经济体蔓延。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国。

  由于手中大量持有希腊和意大利的主权债券,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及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信用评级可能于本周遭评级机构穆迪下调。

  全球股市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

  希腊债务违约的预期越来越强,意大利公债标售利率大涨,以及穆迪可能在本周下调法国三大银行的信用评级,诸多风险因素集体爆发,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全球股票在本周一出现了大跌,市场哀鸿遍野。只有美股盘中受中国可能援助意大利这一利好刺激实现逆转。

  周一亚太股市全面大跌(A股休市,昨日补跌),其中,日经225指数盘中创下六个月来新低,收盘下跌2.31%;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跌3.72%;中国香港市场恒指一度跌破19000点大关,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4.21%。

  随后开盘的欧洲股市也难逃厄运。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 300指数周一放量收挫2.7%,报890.98点,盘中一度重挫3.7%并触及两年低点;英国富时100指数周一下跌1.63%,德国DAX指数重挫2.27%,法国CAC40指数大跌4.03%。

  特别是受穆迪可能在本周下调法国三大银行的信用评级这一重大利空冲击,欧洲银行股跌势惨重,其中法国兴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股价都暴跌逾10%。为了缓解投资者的紧张情绪,法国财政经济部长巴胡安周一称,法国银行业稳固,足以承受希腊出现的任何危机;法国央行总裁诺亚也紧急发表声明,称法国银行业未面临危险,其并称,G7成员国央行承诺提供“银行所需的流动性”。

  中国或向欧洲伸出援手

  美国股市周一低开低走,跌幅一度达1.5%,但尾盘却神奇逆转,至收盘,道指涨0.63%。“唉,这可真是疯狂的一天。道指从下跌大约150点转为上涨70点左右,显然是受一则新闻报道的刺激。”《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而这个新闻,就是意大利正与中国展开会谈,力劝中国购买大量意大利国债。

  意大利相关官员在两周之前曾出访北京,并会见了中投以及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领导层,希望中国能出面购买意大利国债,并向战略级公司进行直接投资,来帮助意大利渡过金融危机。上周,中投董事长楼继伟率领代表团访问了意大利,就购买意大利国债及直接投资事宜,与意大利相关部门进行磋商。

  对于购买意大利国债,中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昨日表示,投资者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恐慌是没有必要的,中国已准备好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提振市场信心。“意大利必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世界可以给意大利一些时间和信心。金融市场对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恐慌情绪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好处。帮助意大利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益。”吴晓灵强调。

  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央行前顾问樊纲昨日也表示,中国应当考虑买入意大利主权债券,因为目前此类债券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方对欧洲经济、欧元抱有信心,欧洲会继续成为中国对外主要投资市场之一。中方希望与欧盟国家通过扩大经贸、金融、投资等各领域的合作,与欧方携手共同应对挑战。

  观察

  希腊违约将是“必然事件”

  由于希腊难以达成预定减少赤字目标,其债务违约风险大增。12日希腊国债收益率飙升,市场普遍认为,希腊发生债务违约很可能将难以避免。

  12日希腊一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117%,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接近70%。而对冲希腊五年期国债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价格飙升937个基点,达4437点的历史新高,成为全球最贵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

  这一切都预示着,希腊发生违约也许难以避免。彭博社报道说,希腊在未来五年内发生债务违约的概率高达98%。市场人士相信,希腊违约将是一起“必然事件”。

  希腊政府预计,今年经济将萎缩超过5%,远高于此前欧盟委员会预计的萎缩3.8%。希腊今年前八个月的预算赤字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2%,希腊政府承认,今年将无法完成此前预定的赤字削减目标,而这也使得希腊无法满足获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条件。

  由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希腊的债务削减进度不满,原定于9月15日向希腊发放的第六笔救援贷款可能会推迟。而希腊财政部副部长菲利波·萨尼迪斯12日说,目前政府手头资金只够开销到下个月。如果届时仍不能获得援助,希腊政府将正式“断粮”。

  而在欧元区内部,不惜代价救助希腊的意愿正在下降。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菲利普·勒斯勒尔在12日出版的德国《世界报》撰文说,为了稳定欧元,在危急情况下不排除让希腊有序破产。这也是德国官方首次公开讨论希腊破产可能。对此,德国执政联盟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表示赞同,他甚至认为,作为最后手段可以考虑把希腊排除在欧元区之外。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截至3月底,除希腊本国银行外,德国银行持有希腊国债最多,总额达141亿美元,法国银行业持有134亿美元。由于与希腊债务相关的风险敞口过大,有消息称,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或将于近日下调法国兴业银行、巴黎银行、农业信贷银行的信用评级。受此拖累,法国银行股普遍下挫,三家银行股价12日暴跌超过10%。

  希腊债务风险加剧,也引发市场对危机蔓延的担忧,其他面临债务压力的欧洲国家用于对冲债务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价格普遍上涨。当天,意大利、葡萄牙和法国的信用违约互换价格均创下历史新高。

  受此影响,12日欧元汇率也出现大跌,对日元汇率盘中创下1比103.90的十年来新低,对美元汇率也触及1比1.3495的七个月来新低。

  新华社发

  ■经济学家微博(http://weibo.com)

  韩志国V:【“欧元之父”消声匿迹】

  “欧元之父”蒙代尔既是欧元区的功臣也是整个欧洲的罪人。欧元区的建立曾使蒙代尔风光无限,但欧元区的制度设计恰恰犯了与美国次贷产品同样的致命错误:设计制度时根本没想到会有成员国发生危机。蒙代尔借“欧元之父”的招牌大肆忽悠,并在中国赚足了钱而悄悄溜掉。

  转发(361)|收藏|评论(100)

  韩志国V:【欧元区制度设计三大缺陷】

  ①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使宏观政策失去协调效应,失去货币政策功能的各国政府在危机时只能举债刺激经济,为主权债务危机埋下祸根。②欧元区没有成员国的驱逐机制,只能随波逐流地共生共灭。③欧洲央行不能作为主体救助成员国,而只能靠成员国间的相互救助。

  转发(289)|收藏|评论(73)

  韩志国V:【欧元区日益显现不祥之兆】

  银行股持续暴跌,在上周五大跌的基础上,周一法国三大银行股的最大跌幅都超过8%,国际评级机构可能下调法国银行信用评级引发恐慌性抛售,欧洲三大股指继续暴跌。德国国内反救援情绪日益高涨,主权债务危机呈现出救无可救的可怕局面。残垣断壁的欧元区破产只是时间问题。

  转发(461)|收藏|评论(90)

  韩志国V:【凭什么对欧元区抱有信心?】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欧元区面临破产危险,世行行长也对欧元区前景发出警告;德国的救助已经孤掌难鸣,超过80%的选民反对发行欧元债券;各国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希腊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突破100%而成为垃圾。恰在此时,中国宣布对欧元区有充分信心,凭什么?

  转发(595)|收藏|评论(319)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