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夏斌:金融市场化是降低人民币国际化风险根本之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13:33 来源: 南方日报

  夏斌:金融市场化是降低人民币国际化风险的根本之路

  当前,要加快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关键是三条:一是先要想尽办法让人民币走到境外;二是让境外的人民币能像其他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可用于存款、贷款、结算支付、资产管理、投资、汇率避险等全方位业务,形成自身一定的市场交易、循环规模;三是必须让境外各机构与自然人,能通过中国政府允许的人民币可兑换通道,享受或部分享受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收益。与此同时,支持各地区“货币区域化”和货币金融合作,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预留空间。

  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意味着货币职能作用地域和领域的扩大,这会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不可避免要触动资本账户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因此,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伴,特别需要关注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自由浮动区间的政策搭配和进程。在中国当前的货币运行机制下,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会进一步加剧外汇储备的积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风险不仅在于国际化本身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在于推动资本账户和汇率变化的转轨过程。后者属于“转轨”风险,是“价格管制”放松可能导致的风险。因此,降低风险的根本之路,在于尽快推动国内金融的市场化。只有这样,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浮动才能形成“水到渠成”之势。如果国内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则应尽可能减少由于资本账户管理和汇率过快的、不切实际的“转轨”带来的冲击。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谢国忠:贸易盈余伤己伤人

  如果一个国家无法在国外明智投资,那么它首先就不应该赚取贸易盈余,否则就会伤及自己和其他国家。首先,很可能在国内产生泡沫,因为贸易盈余对货币供应会造成影响。其次,这会让人们获得傻钱,造成其他国家的泡沫。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做出过明智的投资。

  对外投资要取得很好的收益,前提是其所投资的国家经济增长,并且不介意与外国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但是这两种条件很少同时满足。这也是长期贸易失衡会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

  如果中国要维持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中国的投资必须要推动美国经济增长。但是投资于国债不会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政府支出效率没有那么高。中国应该进入美国股票市场,以获得更多机会,维持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关系。股市资金可以为公司所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否则,美国经济萧条不可避免地导致美联储印钞量越来越大。尽管美国政府可以还清债务,投资者却只会获得贬值严重的美元。

  货币不会停滞,需要流通。一群人或一个国家积攒下很多资金时,这些资金将通过再循环转移到愿意消费这些钱的人手中。积累的资金就成了白纸一张,只不过证明了前者是股东或者债权人。长期贸易盈余会导致失败的投资,通过泡沫来创造需求。

  (作者系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

  高善文:通胀与股市关系犹如“情敌”

  通胀与股市的关系复杂并且有趣,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情敌”关系,即开始时是“情人”,相互扶持,后期则变成“敌人”,互相伤害。

  为什么会早期是“情人”呢?至少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中国通胀上升多数时候源于内需扩大,这时企业盈利会有很大改善。第二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往往滞后于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因此当通胀开始明显加速后,宏观调控才刚刚开始,而且往往调控力度是逐渐加码的,使得在调控初期对经济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资金成本的上升也不是很显著,反而可能刺激市场进一步乐观预期。

  为什么后期又会是“敌人”呢?关键原因是随着紧缩效应的显现,需求的下降趋势逐步形成,企业盈利能力开始恶化;同时紧缩政策导致资金成本高企,降低了市场的估值水平,从而形成“盈利”和“估值”的“双杀”。

  (作者系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以上观点均摘自作者博客或公开发表文章)

  南方日报记者 高国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