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温州模式下的实业突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21:34 来源: 《新领军》杂志

  【第2篇章:常规检查】

  作为“市场经济发祥地”的温州,目前共有30多万家中小企业,生产了全国10%的服装、20%的鞋、65%的低压电器,以及全球80%的金属打火机。温州制造曾是中国制造大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如今,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实体企业,已经挣扎在生死线上。

  根源无疑是温州企业的“老旧模式”——温州大量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从2001年开始,温州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一直位于浙江省最后的方阵,产业结构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而许多从实业逃离被用于担保、放贷的资本,很多就是从眼镜、皮革、服装、打火机等传统支柱产业撤退的。产业结构落后被动,实业生存举步维艰,已经成为温州模式的“阿喀琉斯之踵”。

  但正如开篇所分析的那样,衰落并不意味着已经走向末路。尤其是对于已经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弄潮20余载,产业集群获得充分发展的众多温州传统支柱企业而言,挑战必定孕育着新机遇。而且,对于依靠传统实业起家的温州而言,从泡沫破灭的幻觉中清醒之后,回归实业经营,主观上并不会存在任何困难。而在打通任督二脉之后,那些昔日英雄依然有可能创造再一次的辉煌。

  围绕这个思路,我们选取了5个对于温州经济而言,最关键也是最典型的5个产业进行常规检查,这其中,有已经走向衰落的打火机行业,也有处于徘徊之中的服装、制鞋企业,还有突破 “温州模式”窠臼,试图走上内生增长路径的工业电器和金融投资业。我们期望通过各行业领军企业的个体尝试,为整个温州模式的群体突围,提供些许有价值的经验借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