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贻伟:以产业升级引领佛山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8:12 来源: 南方日报

  ●中共佛山市委书记 李贻伟

  佛山是一个实实在在和锐意进取的城市。这些年我们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创造,将困难当作机遇,将问题当作进步的阶梯,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建立起佛山的相对竞争优势。

  在经济发展方面,佛山的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1位,制造业规模名列全国第5位;在改革创新方面,“三旧”改造的“佛山模式”、大部制改革的“顺德经验”、金融创新的“南海经验”等全国闻名;在民生发展方面,一系列惠民工程和民生实事开花结果,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迅速。

  不久前召开的佛山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民富市强、幸福佛山”;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进入“万亿俱乐部”,经济规模争取进入全国前十名,力争成为广东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城市;社会发展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行有通衢、治以法尊”。佛山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我们希望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引领城市发展,实现可持续民生。

  发挥好产业和企业家资源优势

  抓住了产业链的发展和延伸,就抓住了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做大做强的关键

  佛山的产业转型升级选择的是一条务实之路,就是依靠现有的产业和企业家资源,以产业链和企业家招商,推动产业、科技、文化、金融相融合,促进产业裂变,实现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佛山工业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出现今天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的家电、陶瓷、铝型材、家具等一大批产业集群,能够在缺乏资源的地方生长出大产业,其根源就是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形成产业链。

  在以成本优先、价值增加为竞争核心的市场经济中,抓住了产业链的发展和延伸,就抓住了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做大做强的关键。因此,政府要研究产业链布局,以发展科技服务型、循环经济型、区域内协调型产业为导向,将掌握的重要资源向产业链延伸发展倾斜,使产业链演变为产业集群。同时要重视分门别类,加快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我们提出,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产业,则要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和扶持方法,使佛山现有传统产能提升为先进制造,成长中的产业加快形成完整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得进、扎住根,并开花、结果。

  产业成就企业家,企业家造就产业。佛山经济增长的显著特点,就是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小老板做起,做专本行,在做专的基础上,向上下游延伸,向国内外拓展,成长为一个个企业家。我们要提供良好环境,努力让企业家进一步提高水平,变成更具雄才大略、更加卓著的企业家。我们坚信,如果能涌现出一批像美的何享健一样的企业家,就会有一批像美的这样的大企业。

  招商引资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当前土地、环境等硬约束日益强化的情况下,招商引资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必须创新思路、策略和方法。佛山提出要把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增资作为招商引资重要途径。现有企业熟悉佛山、了解环境,争取他们扩大投资,工作难度相对比较小,成功率较高。要关心现有企业,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瓶颈,让他们对佛山有感情,使他们在佛山增资扩产有信心,以一大批现有企业的再投资,实现招商引资乘数效应。

  科技和金融是产业腾飞的一对翅膀,科技与金融相融合是促进产业裂变的核动力,文化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佛山将进一步用好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和“南方智谷”,为本地资金和人才找到更好的发挥平台,同时引入更多外部资金和人才,为佛山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文化嵌入提供有效的“局部人工降雨”,滋润先进产业和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城市建设助力产业升级

  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最终形成经济密集区与生态休闲区合理布局的宜居宜商优质生活区

  佛山是全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但依然有不少人感觉城市建设略嫌不足,没有强烈的大城市气势。这是因为,佛山没有凭空造城,而是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这是佛山实事求是的地方,也是佛山五区和各镇街城市化水平都普遍较高的客观呈现。这一客观呈现,体现的正是佛山宜商宜居发展的城市建设原则,其理念是让市民生活在佛山更方便、更舒适、更有依托感和归属感。

  佛山的城市发展提出了独特的“1+2+5+X”的组团城市布局,这也是佛山实实在在的地方。我们希望打造高水平的市、区、镇标志性核心区,使组团城市更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当前,我们全力推进佛山新城和各组团核心区建设,遵循高水平、高效率工作与慢节奏、愉悦轻松生活相结合理念,把佛山新城建设成为吸引人才的高地、引以为豪的精品。在城市发展中,我们将实行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与各组团的快速公交系统,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最终形成经济密集区与生态休闲区合理布局的宜居宜商优质生活区。

  城市发展为了人民,我们着力以科技手段、设施配套和同城化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这些年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上下功夫,让市民在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方面,实实在在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佛山今后将更加重视居民生活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方便居民就近购物、上学、健身、就医、文化娱乐等生活,缩小出行交通半径,减少城市交通压力。

  佛山过去专业镇方式的产业聚集,促进了城镇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众多的专业镇,成为佛山的一大亮点和特色。目前专业镇发展方式面临危机和挑战。什么样的镇街建设水平吸引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产业。破解专业镇发展困局,必须提升城镇化水平。我们认识到,佛山的镇街是城市化的另一大战场,在重视“强中心”战略实施、各组团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城镇建设。我们鼓励各镇街要研究自己的城镇建设,打造自己个性,找到增加人气的切实之路,避免高端人才流向中心城区,低端人才流入乡村发展,当地产业空心化。

  就业是民生最重要的保障

  民生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压力

  没有发展就没有民生改善,但发展不科学也会破坏环境、贻害社会。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之一,就是发展必须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如今,民生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压力。面对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如何让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是摆在眼前的重大课题。解决民生问题,要按照长短结合、标本兼顾原则,坚持以维护多数人的中长期利益为导向,以发展性的民生为主导,量力而为解决纯消耗式民生,将有限财力科学分配在消费与建设上,使民生事业在幸福佛山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当前,我们认为一定要解决好可持续的民生问题。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危急时授鱼以度生,但更重要的是鼓励捕鱼。所以,就业是民生最重要的保障,社会充分就业是民生最大基础。而要实现充分就业,第一要抓好产业发展,第二是就业的根本在教育。我们一方面要建立持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提升创业就业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全社会就业再就业。当然也要重视完善渐进式的民生政策体系,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机遇和挑战无时不在,埋怨牢骚无济于事,杞人忧天、畏缩不前没有出路。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遇到问题不悲观、不埋怨,满怀信心,从容应对,迎着困难不断前行。虽然未来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们相信,经过风雨洗礼的佛山干部群众,一定能够从容不迫迎接新的挑战,抢抓新的机遇,创造幸福的明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