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外向型小国模式已不符中国需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08:22 来源: 南方日报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接受本报专访: 外向型小国模式已不符中国需要
昨日上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筱原尚之、世界银行副行长卡努托出席。这是我国纪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规格最高的一次论坛。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的纪念日,国家举办如此高规格的论坛,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作为第一外经贸大省的广东,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昨日,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 黄颖川
在昨日的论坛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六个“进一步”,也就是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彰显了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论坛上,嘉宾们对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议。
广东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和外经贸大省,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在广东也表现得格外突出。对此张燕生也提了不少建议。
未来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
在昨日的论坛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六个“进一步”,也就是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彰显了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对此,张燕生表示,入世10年,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进一步与国际规则接轨,在“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进口与出口并重等方面的进步比较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中国成为一个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的世界大国,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前30年支持我们发展的体制机制、战略机构,很难适应未来30年的发展,或者说短一点,很难适应未来10年的挑战。”张燕生指出。
张燕生说,过去沿海地区的优势主要是低成本、低价格,但未来我们的成本和价格将渐渐不再低于竞争对手,怎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是最大的挑战。
“过去我们发展的外向型模式,主要是靠出口导向和招商引资,但外向型模式是小国模式,当中国成为一个大国的时候,如何尽快地从小国的外向型模式调整为大国的国际化模式,也就是内需立国和经济国际化,挑战是比较大的。”张燕生指出,这需要人才的国际化、产业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国际化,这也是支持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共同富裕是未来重点问题
论坛上,嘉宾们对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议。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提到,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并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是,中国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地区和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各种社会保障机制有待加强、环境问题和人口老龄化等。
世界银行副行长卡努托也提醒说,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研究,中国有潜力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到2030年人均收入将翻两番,达到1.6万美元,并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克服新的挑战,调整增长模式,以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对此,张燕生也指出,这些都是中国在未来发展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前30年,是邓小平同志说的“先让小部分人富起来”,但最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先让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下一步如何让中西部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崛起,从而实现中东西协调发展?
张燕生说,前10年,中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接下来还要努力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此外,过去30年,更多的是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推手,但在未来,政府的职能,要更多地调整回机制体制建设和法治建设,也就是政府和企业之间,有一个更加合理和平衡的界线。这些都是未来10年或者30年,中国需要努力的方向。
“养孩子”比“领孩子”重要
广东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和外经贸大省,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在广东也表现得格外突出。对此张燕生也提了不少建议。
张燕生说,在华的外商投资战略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过去的出口导向,也就是来中国投资看重的是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转为市场导向,来中国投资是希望在中国市场内销。当外资从外销转向内销、从成本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时,国内竞争环境的公平就显得格外重要。
此外,以前外资企业占了广东出口额的半壁江山,随着今后外资企业更多地从出口转向内销,成本驱动型的外资有些可能会回到本土,有些也可能转移到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那么广东下一步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从外向型模式转为国际化模式,特别是要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增加值。 张燕生还提醒,招商引资是“领孩子”,培养本土企业是“养孩子”,“领孩子”快,“养孩子”慢,但在人们都不愿意“养孩子”的时候,广东更要注意培养好本土民营企业,以此为下一步的发展引擎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