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菏泽定陶农信社支农惠农——“冬天里的一把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23:00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刘凌

  通讯员 孔素芹 梁冰报道

  12月初,北风呼呼地刮着,天气已十分寒冷。菏泽定陶马集张圈行政村村民张中品的大棚里却温暖如春,大棚的黄瓜长势喜人,恍惚间让人感觉这似乎不是严冬而是初春。

  “感谢信用社的支持!”这是张中品见到《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后的第一句话,“往年想自己创业但苦于没有资金,什么事都办不了,只能在外打工。现在可好了,有了信用社的资金支持,我今年一下子承包了4个大棚,从11月份到明年6月,仅这一个大棚就能收入7万元左右,信用社帮我们发家致富,真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张中品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一旁的村主任告诉记者:“今年6月,我村就和寿光一蔬菜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在张圈行政村建立一个蔬菜示范园,并选定了张圈村南头的100亩地,计划建30个大棚,由寿光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销售,张圈提供场所和劳动力。我们前后两次派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去考察学习,眼界开阔了,想法虽好但手中没有资金,办不成事,急得全村人打转转。后来,马集信用社知道了这件事,立即对我村进行了全面考察评估,决定首先对我村具有创业能力的7户村民进行集中授信,授信总金额达191万元。这样,我们才有了启动工程的后盾。对于这笔资金,我村建立了专门的资金账户,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全部投入到蔬菜大棚建设上。”

  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年,定陶联社大力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实行联社领导、部室经理、信用社主任、信贷专管员包靠“样板村”制度,以“精品工程”带动引领其辖内各村的支农营销网络建设的深入开展,让更多的农户享受信用社“支农、惠农”的信贷政策。截至2011年10月底,定陶县共计845个村开展信用村(户)评定,授信额达6.15亿元,投放贷款4.53亿元。

  当记者问起张圈行政村的诚信情况时,村支书自豪地说:“信用社为我村办理了‘三户联保’、‘五户联保’,村委会明确了专人进行管理,统一管理,合理使用,让每个贷款户享受贷款,按时归还贷款。村民信用度好,不良贷款少,贷款风气好,我们张圈村是全镇有名的‘信用村’。”

  针对农户普遍存在对个人征信不重视、信用意识程度不高的特点,农信社对农户信用评定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涉农贷款采取“引导规范、区别对待”的政策,对农户存在借款、担保不良记录的,由各级决策人依据不良记录形成的原因进行信贷审批,对恶意形成的不良记录,坚决予以否决。

  同时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对首次参加信用评定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对连续两年无不良信用记录,再次申请时等级评定为AA级;对连续四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再次申请时等级评定为AAA级;不同信用等级之间的利率相差若干个百分点,以实实在在的利率优惠引导农户诚信经营,依约使用借款。

  “‘三农’富则国家富、‘三农’稳则社会稳、‘三农’增收则信合旺”这是定陶信用社主任徐龙光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定陶联社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特点,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积极支持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现已形成了陈集镇李庙村的鸡皮、铁棍山药,冉固镇的葡萄;杜堂乡黄店镇的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南王店的西瓜种植、黄店镇的玫瑰种植。涌现出了大量从事果品、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的专业户,初步实现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记者了解到,由于农信社的大力扶持,目前,定陶县已形成了近80个专业村,12000多个专业户,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万余人,主导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