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改制时代:让人无法轻松的秦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8:05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刘敏 西安报道
陕西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颇有些后发先至的味道,不到3年里,这个文化资源富集但文化产业发展并不理想的省份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转企工作,提前迈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后改制时代”。
但“旧房子已经拆了,新房子该怎么盖”?当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对陕西相关领域进行调查时发现,答案并不轻松,真正的挑战其实才刚刚开始。
长安院线——
遗忘者之哀
11月15日,所有北方城市开始正式供暖,当天西安空中零星飘荡的小雪让所有行走在户外的人开始向往起室内的温暖。
在西安阿房宫电影院的400人放映大厅里,领位员张翔(化名)面对着至今仍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块银幕呆立着,寒冷的空气让他的背部下意识地蜷缩起来。
“有个观众刚才还问我有没有棉大衣出租,后来冷得受不了走了,可只有这三五个观众,我们怎么敢开空调,现在是放一场赔一场。”张翔的声音中充满了落寞。
正在上映的是刚出的好莱坞3D魔幻巨片《惊天战神》,虽然离9点开始的下一场只剩了不到一小时,电影院售票电脑上仍然显示着一片蓝色的小方块,这意味着所有座位都是空闲。
这座建于1932年的电影院是西安电影公司下属的8家影院之一, 2002年全国启动文化单位体制改革,8家影院随后组建了长安院线,隶属西安市文化局,2009年随西安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合并划入西安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0年9月又移交至曲江新区,原先事业单位性质转为企业,几经变迁之后,现在的世纪长安院线却几乎从西安的院线市场中消失。
“10年,除掉换名字没有看到过什么改动,8家电影院现在能开场的只剩两家,票房收入几乎为零,主要靠租房卖地来维持。”一位在院线工作多年的人员表示。
事实上,10年中西安的票房市场发展迅速,据统计,现在西安市场上已有10条院线、30余家大型影城。2000年,西安的票房仅1500万,2010年则突破2个亿。
据知情者透露,2002年,对长安院线曾启动过一次改革,但没有成功。随后多年中,也不断有改革方案提出,甚至有愿意合作的企业把数千万资金已经打到电影公司账面上,但关于院线改革的探讨最终均没能实施。
秦腔大剧院——
弄潮者之辩
与长安院线的黯淡相比,西安曾经十分萧条的四家秦腔剧团几年间却经历了“拳拳到肉”的改革动作。
2005年,西安市属四个秦腔团,易俗社、三意社(又称秦腔一团)、青年团(秦腔二团)、五一剧团合并成“秦腔大剧院”,剧院保留国有事业单位的身份。2007年,西安秦腔剧院整体移交给了西安曲江新区管理运营。
2009年6月,西安秦腔剧院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成立了西安秦腔剧院(曲江)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约1400万整修有百年历史的西安易俗社剧场并于今年4月重新开业,同时推出豪华包厢8000元、普通票380元的高端秦腔,当地文艺界旋即哗然,当月,易俗社剧场对外透露赔掉约100万人民币。
临近年底,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对外公布,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0多万元,首次实现了盈利。同时,外界也将该公司视作未来可能实现IPO的演出企业。
就在西安秦腔剧院逐渐涌向潮头的过程中,关于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如何定位的争议也开始浮出水面。
“戏曲表演艺术是一个传承性很强的职业,一个演员的成功和被观众认可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如果都用开发房地产的思维开发秦腔产业就不仅断了文化的根,也断了文化的魂!”陕西省文联近80岁高龄的老文化人焦斌直言不讳。
据焦斌分析,根据西安秦腔剧院当年的改革方案,那些大于45岁的“老演员”们只能退休回家,原来四个剧团在编的570多人被分流了200多人,许多年富力强、在广大观众中享有较高威望和极具演出市场号召力的一二级演员提前离开了舞台,致使原先的剧目风格、表演风格、演唱风格统统丧失,近百年来积累起来的剧目、流派无法再行承续。
“没人撑台面又要想法挣钱,于是现在的易俗剧院一会儿是高价炒作,一会儿是录音假唱,这会毁灭西安的秦腔事业。”焦斌坦言。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琳认为,无论政策定位还是企业发展,既不能仅停留在对文化企业经济效益的表面理解上,也不能一味强调意识属性忽视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