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的不满与首都经济圈规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15:1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文 / 叶一剑
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独立电影《光棍儿》,让很多人重新记住了张家口。电影讲述了张家口市万全县顾家沟村四个光棍的故事,故事中深刻的贫穷对这个村庄社会关系“荒诞而又荒凉”的塑造,挑战了很多人对中国乡村贫穷认知的底线,尽管导演郝杰说,电影完全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而考虑到顾家沟距离北京仅150公里,使得舆论讨论的另一个焦点是:真的难以想象距离北京这么近的地方,还有这么贫穷和落后的地方。
事实上,直到今天,与顾家沟一样,在北京的周边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的存在,这些地区曾被统称为“环首都贫困带”。
5年前,亚行的一个报告,将环首都贫困带的问题正式系统的提出来,自此,在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相关话题的讨论中,针对这个贫困带的存在和出路的讨论,再也无法回避。就这一贫困带的形成,一个很流行的解释逻辑是,京津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在京津冀地区不但没有能够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而是将虹吸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以使得周边地区的贫困问题越发明显。
6年后的今天,当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因国家正式启动首都经济圈规划而进行重新思考的时候,以及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因应时势,分别就自己的发展战略做出较大调整和更明确的战略规划背景下,针对该区域发展的辩论进一步升温,“环首都贫困带”地区的发展命题依然无法回避。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期“国家经济地理”特推出针对环首都贫困带的再调查专题,试图从贫困带地区与北京的利益互动机制的过去、现实和未来这一角度,对贫困带进行基于出路找寻为目的的探讨。
我们的调查显示,和5年前一样,这一地区的贫困与相邻的北京郊区的贫富差距依然明显,并呈现为数字统计上差距进一步扩大。
此外,一个鲜明印象是:在这线贫困带地区,在与北京边界的两边,无论是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公共服务水平,出现了剧烈的反差,这一现实给出的提示是:这一地区的贫困差距鸿沟,与行政区划的归属具有直接的关系。也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下,包括张家口在内的贫困带所处地区,从地方政府官员到老百姓,都一度表达了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来享受到与边界地区北京一方同等的福利和生活水平,以实现脱贫。而且,在这里地区的历史变迁中,确实也伴随着相关地区因为划拨北京而一夜之间脱贫。
顺着这一逻辑延伸下去,在河北民间甚至提出了分拆河北省,将河北环首都地区的贫困地区直接划归北京的方案。在我们看来,这并非是毫不照顾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拍脑袋决定,而是立足于困扰河北省省域经济发展中最为严峻的现实之一:“河北省的悲剧就在于没有中心、不成体系”。当然,这样的方案短期内无法被接纳,但这样一种表达也是需要正视的。
回到互动机制问题上,以张家口为例,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官方的主张还是实际的经济联系,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流动都是以北京为中心展开的,而只是说因为行政区划的归属,使得这些地区无法享受到与同一地区但归属北京的地区所享受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补贴机制和转移支付体制已经无法与当下的区域互动机制相匹配,而在更小也更具现实意义的层面上来看,针对包括环首都贫困带的问题,正在进行中的首都经济圈规划,至少应当拿出在京津冀地区内进行基于市场原则的新的利益协调机制的设计。
现在,不只是需要重视环首都贫困带的问题,而是到了必须下决心解决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