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债危机中国受累阴霾未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16:11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消失;离散;消除。 巴金《电椅》二:“七年来的希望都消散了。”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战士们呼吸着早晨湿润的空气,消散了一夜行军的疲劳。”

  过度依赖外需的惩罚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在当时,金融界还普遍认为希腊经济规模不大,其债务危机对全局影响不会扩大。然而,最近一年多来,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以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渐渐地,希腊已非危机主角,除了西班牙,意大利也被拖下水,甚至法国、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老大”也开始有切肤之痛。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11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时至今日,这场危机似乎仍未有短期内能够收场的迹象。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无疑是明显而消极的,但是,与苦寻应对之策相比,仔细分析希腊债务危机的成因,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健康发展或许更有借鉴价值。

  希腊国内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导致经济发展脆弱,是其深陷危机的根源。在欧盟国家中,希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主要支柱产业,都属于典型的依靠外需拉动的产业。为了加速发展,希腊对旅游业及其相关的房地产业加大了投资力度,规模超过了自身能力,导致负债提高。2008年国际金融动荡的影响下,希腊的旅游和航运等支柱产业因为过度依赖外部需求,本已显得异常脆弱,最终引燃了主权债务危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可以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看到,与希腊几乎是同病相怜,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不难看到,欧洲正在经历的危机,其肇因在发展中的中国都能见到端倪或已经是突出矛盾。

  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这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思路,更是保持健康增长的必由之路;更具体的启示应该是:不能完全走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毋庸讳言,投资也一直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杀手锏”,特别是在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进出口备受打击、消费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屡试不爽。因此,如何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即降低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

  其次,欧债危机的本质原因就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对我国而言,扩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实现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相匹配,不能高估外债与地方政府负债的承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尽快以立法形式加强对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目前,我国不少地方政府的借贷资金大部分被用于自偿能力较低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建设项目上,给地方留下了隐性赤字和债务负担,造成财政结构性风险。

  回放

  2009年12月 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开始愈演愈烈。

  2010年4月23日 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

  2010年5月10日 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计划,IMF可能提供2500亿欧元资金救助希腊。

  2011年7月21日 欧元区紧急峰会通过再向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贷款的第二次援助。

  2011年7月27日 标普下调希腊评级至“CC”,展望为负面。 

  ★★★★【

  关注度指数

  ★★★★☆

  点评

  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有人甚至带了帐篷。示威组织者称,他们的意图是要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正。随后,“占领华尔街”不断升级蔓延,成为席卷全美的群众性社会运动。至纽约警方11月15日实施强制清场时止,“占领华尔街”几乎波及整个西方世界。

  这场看似与欧债危机毫无关联的“群众运动”,其本质却都指向了西方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制度,欧债危机的背景放大了“占领”运动的“看点”。应该说,一场金融危机难以改变大格局,一场草根运动更是什么都“占领”不了。

  即便如此,有些西方媒体还是把“占领华尔街”与中东的示威活动相提并论。12月14日,《时代周刊》照例推出了年度人物,“示威民众”登上榜首。这份杂志解释“示威民众”当选是因为“这些示威民众从中东国家扩展到欧洲、美国,他们改变了全球政治格局,他们重塑了人民力量”。

  对这样的评价,应该保持清醒。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