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留学生回国起薪3000元:扎堆海归遭遇贬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9 14:43 来源: 深圳新闻网-晶报

  出国的投入和产出到底值不值?

  根据最新发布的一份对7000多名海归调查所得的《海归就业力报告》,如今,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58%受访者的工作职位是普通员工。

  海归们最常问的一句话是:“花了这么多钱,耽误这么多时间,结果怎么会这样?”

  算账

  一年学费加生活费需25-30万元

  对于23岁的沙叶舟来说,出国留学原本看起来很美。今年夏天,他被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录取,但之后他却获悉,据英国大使馆统计,他攻读的金融专业的硕士留学生,归国后平均第一次就业率只有60%,起薪在3000元到4000元。

  沙叶舟认为:“出国是笔大投入,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需25万元到30万元,可它的产出却和同年国内应届毕业生相当,我可不希望在很长时间内,投入收不回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归遭遇就业瓶颈,能为沙叶舟的论点提供佐证的人并不少。今年4月从美国完成本科学业回国的叶梓,直到现在还在寻找自己的“产出”。

  在找工作期间,她发现自己昂贵的学费能换来的,只有在接受群体面试时的一句提问:“有国外求学背景的这位同学,你怎么看待这个话题?”尽管如此,她最终还是没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让她有点郁闷的是,每当她自信满满地想要详述在国外留学期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时,面试官都会打断她:“我明白,就是英语好,是吧?”

  现实

  高学费换不回高薪工作

  现实不如想象中美好。曾在招聘会上做现场心理咨询的李智回忆说,在100多家企业参加的留学生专场招聘会上,招聘单位展台前并不热闹,很多企业早早收摊走人。反倒是她的咨询室前人头攒动,海归们最常问的一句话是:“花了这么多钱,耽误这么多时间,结果怎么会这样?”

  李智说,“大部分人不能接受,高学费换不回高薪工作。”

  在沙叶舟看来,“如果想一年收回成本,月薪就得达到1.6万元,那不是一个应届毕业生能找到的工作啊!”

  今年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澹宁也有着和沙叶舟一样的感觉。短短一年的留英生活常常让她产生怀疑——每天只是上课下课,没学到多少跟国内不同的东西,连英语也没有提高很多。

  一方面,不管校内校外,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沙叶舟所在的金融学专业里,150名学生中有2/3的中国面孔。而他在伯明翰大学读书的同学则告诉他,自己所在的班上只有十几个外国人,“整个儿一个中国班”。

  恐怕将来他还会看到更多的中国人。据教育部统计,中国去年新增出国留学人员为28万人。有留学机构预测,今年出国留学人数将超过35万人。

  如此一来,这些漂洋过海来上学的学生回国的时候,也会面临一个庞大的竞争群体。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63.22万人,预计“十二五”期间,留学回国新增人员将达50万人以上。

  据《海归就业力报告》,59%的海归留学时选择的专业是经济、管理类的商科专业。

  就业也成了身处异国的中国学生聚会的热门话题。下课后的教室,自习的图书馆,路边的咖啡店,都是沙叶舟跟同学讨论回国就业话题的热门场所。但每次聊起来,大家脸上都是“一片愁云惨雾”。

  质疑

  工薪家庭送孩子留学值得吗?

  从沙叶舟9月入学到现在,他见到中国同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去投简历。”这个学金融学的小伙子和隔壁的博士生室友一起算了一笔账,只算学费的话,每小时的课程折合人民币500元,这让他很心疼。

  在一些家境好的留学生看来,这个数字不过是一顿饭的价格,但随着越来越多工薪阶层送子女出国留学,这种开销却让他们十分在意。在启德教育机构对于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的统计里,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占52.28%,报告称,这个数据说明留学越来越平民化,越来越多家庭将留学当成一种教育投资。

  而这笔投资能否保值,成了人们心头的疑问。这样的例子动摇了很多人出国的信心。在大学做心理咨询的李智常常遇到学生掰着手细数“出国的投入和产出到底值不值”,“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据 《中国青年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