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姚明:我们误解了体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4 09:34 来源: 南风窗

  2011年12月17日,这一天,上海最高温度6度,姚明仅穿一件黑色毛衣,一点也不怕冷的样子。虽然住在上海市中心一个高端小区里,但姚明的家布置得很简单,书房挂着一幅字上书“大展宏图”。姚明出身“篮球之家”,父母都曾是上海篮球运动员,普通人家,年少时为了玩游戏,不得不与刘炜一起凑零花钱,一个小时的游戏费用是两块钱,两人的零用钱加起来正好。这两个一起玩游戏的小孩后来都成了著名蓝球运动员,但在成名之后,他们的友谊没有小时候那般亲密了。

  姚明入主上海东方大鲨鱼队之初,刘炜续约问题曾闹得满城风雨。《体坛周报》记者王猛这样谈刘炜续约事件:“朋友坐到谈判桌两侧,就很难当朋友了。一个当了老板,一个成了雇员,就更当不成朋友了,自古以来,少有例外。更何况,做姚明的朋友本来就难,曲高和寡。这些年,姚明的朋友越来越少,现在,最铁的刘炜,也和姚明之间有了嫌隙。”姚明惜情,他曾问王猛:“你说我和刘炜还能像以前那样吗?”刘炜本人那时这样说:“我们不可能像做队友的时候一样了……”

  退役之后,姚明回到了上海,一边读书,一边做“姚老板”,他去上海交通大学上课,很多人当他是作秀,姚明却挺认真,不久前到苏州大学参加一个体育文化论坛时,被一位研一女生提问,姚明回一声“学姐”,逗得满堂欢乐。姚老板除了管理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不久前还出品了“姚家族”葡萄酒,推销美国加州红酒。这事,国人又有话说了,有人看着酒瓶上印着“YAO MING”,问:“要命的酒谁敢喝?”在这个解构一切的年代,姚明又一次遭遇尴尬。

  离开NBA,姚明不用再每周都跟那些强壮的运动员“肉搏”了,但他的人生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却一点也不会比球场上小。对他来说,运营一个职业球队并不轻松。别的球队老板各有主业,玩资本做企业,之前姚明还可以靠自己打球养球队,用青春和健康赚取资本,退役后他就只能靠经营实业来支撑梦想了。

  所以,姚明卖起了葡萄酒,以后,也许还会投资其他项目。不过,最受人认可的还是他做的公益项目。2008年,姚明拿出200万美元设立姚明基金会,目前已经在四川震后重建区盖了13所学校,姚明希望还可以为这些学校做更多事情。对他来说,这也是两全其美之策,一方面为商业计划做营销,一方面也是一个球星回报社会的方式。通过公益活动,启蒙和改变国人对“体育”的偏见也是姚明的愿望。

  最近,姚明当选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姚明很清楚自己肩上的国家使命,他不事张扬,慎谈政治,但国家需要他担当的时候从未说“不”。当年离开上海去美国时,姚明在上海的报纸上登了一整版的广告,上写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众所周知,当年姚明“留学NBA”,上海有两股势力在争论。一种希望姚明走出去,他是上海的名片,开放和改革并不单单是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另一种人认为,姚明是他们培养的,应该尽可能地为母队创造利益。甚至,一位领导准备扣住姚明的护照,让他走不成。

  纵观NBA球星,没有哪一个人像姚明这样承载如此之多。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论说:“东方和西方即中国和世界的融合,很可能成为21世纪的决定性碰撞。也许没有哪个人比姚明更能代表这种大融合。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两股力量,中国的迅速崛起和跨国资本的扩张彻底改变了这位25岁明星的命运。他真的可以被视作全球化之子。”用克林顿的话来说:“姚明是中国对美国最大的单笔出口。”乔丹亦说过:“对这个孩子来说,他肩上的责任太重,不光是篮球,还有整个国家的期望。”

  畅销书《当中国改变世界》作者、法国人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写道:“在休斯敦,姚明就代表了中国。很多年轻的德克萨斯人不知道毛泽东的故事—不知道他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用乒乓外交恢复了中美关系。他们将异乎寻常的热情倾注于姚明身上,关注他在NBA每一场令人难忘的比赛。这位来自上海的年轻人在美国已经成了中国整体形象的代表。他用自己的活力、自信、富有、集体精神和微笑赢得了公众的赞赏,几年之内,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民族象征,他的姓氏—YAO已经成了一个大众符号。”

  如今,这个“民族符号”归来了,回归他的父母之国。

  “我也许只是锦上的那朵花”

  《南风窗》:您出去的这些年,也就是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不小变化。您在国外能够感受到国家力量的哪些变化?

  姚明:其实自从我去休斯敦之后,休斯敦和中国的联系也慢慢多起来了。休斯敦那边有很多能源公司,中国现在对能源有很大需求,所以我在那儿见过很多能源公司的管理层,他们到休斯敦开会,开会的时候肯定要看比赛。这就是一种联系,我不能说完全是因为我,如果那儿没有能源,他们也不会去。也许我是锦上的这朵花,本来是有锦的,我上面添了朵花。这样形容比较贴切,不能说我是锦,能源是花,这就反了呵。

  美国人对待中国投资者的态度,确实是非常迫切的。有一个例子让我感受很深,休斯敦市政府有一个办公室的头儿,是个美籍华人。五六年前参加一个活动时,他说某某先生,我们把他拴在休斯敦,不让他到其他地方去,他在这儿给我们增加了700个工作岗位。也许700个工作岗位对我们的国企来说不算很多,咱们这儿有这么多人,但在美国其实700个工作岗位是很多的。

  《南风窗》:乔丹说姚明肩上担着整个国家的期望,最近我们也看到您当选上海公共外交协会的副会长,您如何理解您的国家使命?或者说您不敢这样讲,但是我们都认为您是有国家使命的。

  姚明:你这样讲的话,其实每个人都有国家使命。有大有小,有些人有机会感觉,有的人没机会感觉。你做的这些事情得到了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所以你才有机会去做更多事情。价值观这个东西是由很多人组成的,你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不可避免地被很多人影响,形成自己生活中习惯的一些神态、行为方式。

  最重要的是你在做一些事情之前要考虑清楚,这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你认同的东西。如果仅仅是因为做这件事给你带来一时好处,但你要永远背着这样一个包袱的话,虽然也许做的是件好事,我也没有办法接受。

  我只要在公共场合,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代表一种价值观的,就会很累。我尽可能让自己做得自然一点,更轻松一点,所以我必须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我做的事情的价值观完全吻合起来,这样的话我不会有做作感。你所说到的那些,首先得声明那不是一个行政级别,那个副会长,没有任何行政级别,做那些事的时候我必须首先考虑,我是不是有兴趣,是不是可以长期做下去,是不是符合我的价值观。

  《南风窗》:您怎么理解公共外交?

  姚明: 可能一谈外交,大家会想到比较严肃一点,什么外交辞令,西装领带,义正词严的。公共外交给我的感觉是外交是次要的,公共是主要的。既然公共是主要的,就是要各阶层,各种行业的人加入进来,大家应该有一个更加放松,当然是在一定原则上的放松,更加体现真我的一种方法去互相交流。而且这里面有互相影响,可能我的价值观和您不一样,但是大家把它放在一起,也许会产生一种新的、我们共同认知的价值观。

  《南风窗》:我们听到两种意见,有人说,在推动中国跟美国、跟世界的融合上,姚明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也有一种声音说,姚明是NBA为了进入中国市场故意造出来的一个明星,哪一种接近真实?

  姚明:并不是说非黑即白,这两种因素都有。体育就是大浪淘沙,必须有人被淘汰掉,能生存下来,最后打出来的,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但是你必须承认,NBA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商业包装,出色的市场营销。

  在我进NBA之前,我是淘汰了很多人,才变成了我,这很残酷。而且我身上也融合了很多其他人的价值观,其他人的技术和思想。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都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成为一个独特的你。

  至于NBA为了打入中国市场,故意把姚明捧出来,我如果是一个跨国公司的话,我也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正好有这样的机会了,有这样一个人了,如果我不用他,那管理层就可以回家管孩子去了。我认为这是一个互相影响的结果,绝对没有说我凑上去或者说他凑上来的感觉。

  “我们误解了‘体育’”

  《南风窗》:您说要让上海男篮进入社区,进入市民的心中,您也讲过在美国时,球队不管打球有多累一定要进入社区,球员进社区的价值在哪里?

  姚明:现在篮球这个运动越来越深入人心,它的深入人心光靠训练、比赛是不行的。我们原来的体育是属于精英文化,就是说你是这方面的行业精英,你唯一的目标是争夺成绩,用成绩去激励我们的市民,激励我们的国民。但是我的感觉是体育应该走进社区,体育有更多、更全面的功能性,不能太多地仅仅体现在成绩上。

  很多市民来看比赛,有一种原因就是他们渴望在球员身上看到自己想做但没有机会做到的事情,就是在场上有机会去拼,有机会去赢,如果输的话也输得非常有尊严。他们希望在球员身上看到这些东西,这样才会产生一种共鸣。反过来,如果我们球员要和他们建立更深刻的联系,只有像这样面对面。简单地讲,只有获得这个城市里球迷和市民的支持,才有这支球队,必须建立一种联系。

  《南风窗》:NBA球员进社区主要是做什么?

  姚明:我们主要去的地方都是贫困、弱势群体的社区。篮球首先是一个草根文化,所以它不会离开它的根。在美国,圣诞节的12月份会做很多事情,去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比如给一些穷人修房子,给他们送一些礼物,特别是小孩子送一些礼物,装圣诞老人。送的东西从游戏机到床垫都有,有些人真的是床垫都没有,还有送吃的。

  当然,说到底,NBA是一个商业联盟,做好事,也要包装一下。这些事本身也脱不开是一种球队的宣传,但是它最重要的教你一点,虽然这是一种宣传,你也要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宣传。

  《南风窗》:现在您回来打造上海男篮,我们也听说您有一个梦想,希望通过上海男篮事业的成功,能够影响到中国的篮球界,您耐心有多大?

  姚明: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有一种决心。很多时候讲有没有耐心熬到成功的那天,但更重要的是,你还要问,有没有决心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你做到最后只是个架桥的人,不是过河的人。耐心就是说你桥架完了,你自己也走过去了,但你桥架完了,是别人走过去了,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心?

  《南风窗》:那么,现在您还有哪些目标是要超越的吗?

  姚明:我认为不是超越,现在咱们体育界很多东西太看重超越了。运动员拿金牌了,什么时候能破世界纪录,累不累呀?大家对成绩的要求压力太大了,这不仅仅是体育界有,其实整个社会都有。其实,“体育”这个词我们理解错了,这个词本身我们没有,是国外翻译过来的。体育的英文词是什么呢?如果按照课本上就是physical education,不是sports,我们现在翻译的是sports。

  sports是竞技,不是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从这个英文词上翻译的话,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education是目的,physical是一种手段。但是我们把它翻译成sports,完全就是一种目标,竞技,它就是要赢嘛。

  《南风窗》:您说过一个概念,我听了也很新鲜,您说体育运动宣传的是一种精神?

  姚明:现在我们全国体育的校训就是永不放弃,这句话已经说烂了,虽然这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说永不放弃?在体育界,我们应该跳出“胜者王侯败者寇”的文化。我们现在的体育只注重完成什么,只有当他完成了什么之后,我们才会关心这个过程。现在我们的顺序是谁完成了什么,然后他过去做了什么,从来没有说,谁做过了什么,最后得到这个结果。

  我们不太注重惜败这个文化,我们喜欢大胜、险胜,一旦惜败,就等同于败。但是你想想整个社会真正意义上的结果的成功者,有多少人可以最后站到塔尖上。这个塔尖是这么堆上去的,下面有那么多孩子打球,打篮球打出来的机会很少,这条路很窄,机会成本很大。

  打篮球是为了出名,这是个梦想,我小时候也有过。但是我们背离了physical education这个词。大家也许会说姚明那么好的例子在那儿,但问题是姚明具备普遍性吗?中间的这个阶层呢?你看NBA的阶层,先是科比这个阶层,然后有很多很多你报不出名字的那些NBA球员,再下面是大学等等,这种阶层结构像一个金字塔。我们的结构呢,国家队,俱乐部队、青年队,就那么多人,就像埃菲尔铁塔、东方明珠。

  “消费鲨鱼的主要是华人”

  《南风窗》:我们谈谈公益吧,您怎么会那么热衷保护鲨鱼呢?

  姚明: 保护鲨鱼其实我从2006年开始做,是一个动物保护组织。首先说到鲨鱼,主要的消费人群都是我们华人,包括中国内地的、香港的,包括在加州的一些华人。因为鲨鱼主要就是鱼翅,鱼翅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非常高的消费。以前就捕捞,我们不是说要禁止,是要控制,为什么呢?首先古代的消费人群是多大,而现在的消费人群是多大?大家现在都知道不能过度开采,要知道你砍多少树要种多少树,同样的问题你可以装到鲨鱼身上。而且这完完全全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因为海洋生态链的问题。简单来讲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雨吃虾米这样一个生态链,如果鲨鱼突然没了,肯定有东西会失控。

  《南风窗》:您对姚明基金会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姚明:我们通过汶川地震成立的这个基金会到目前为止也差不多和13所学校进行了合作,其中有一所还是上海市特殊关爱基金一起合作的,跟特奥会有关。这个东西就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的问题,你学校很好做,但其实还有很多工作我们还可以去做。比如说学校做完了,文教用具、老师的培训,包括我们比较感兴趣的,能不能给他们当地培训一些体育老师,又可以有physical education的效果。

  我和我的团队是抱着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去实现一个目标,然后在往这个目标走的路上不停地去改变一些做事的方式,总的目标是为了做得更好、更有效率,更快地达到目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