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节能服务产业将成朝阳产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19:40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19世纪,英国人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人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要引领21世纪,它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节能服务产业2011峰会”上,国务院参事徐锭明引用英国《卫报》评论中的语句,赢得了台下持续不断的掌声。

  那么,中国应如何引领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呢?徐锭明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中国目前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使得中国的节能服务行业市场广阔、前景无限,节能服务产业应成为降低能源消耗的主力军。

  中国2011节能目标难实现

  “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的节能减排恐将迎来一个目标落空的结果。国务院参事徐锭明表示,虽然具体数据还没有出来,但2011年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将难以实现。

  事实上,中央政府有关官员此前已经在公开场合对媒体作出谨慎预判,“2011年初设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存在无法完成的风险”。按照环保部去年年初确定的减排任务,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内的四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要比2010年下降1.5%。

  国家发改委也要求,在节能方面,2011年要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3.5%的目标。但有报道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1.6%,与全年3.5%的目标相距甚远。

  中国2011节能减排为何难以实现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对包括《中国联合商报》在内的媒体表示,主要是2010年为了冲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各地实施了一些非常手段,控制了部分产业的生产,于是到2011年这些高耗能产业的产量都出现了井喷式反弹。

  戴彦德表示,2020年中国消耗的能源或将达到53亿吨标准煤,在异常严峻的局面下,中国政府有必要把节能作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之后的第五大能源系统加以扶持,发展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目前,我国重点行业单位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20%,节能改造压力大,潜力也大。徐锭明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虽然强调要以统计数据为准,但未来十年中国能源工作的关键在节能的成败也在节能。当前中国节能减排的形势非常严峻,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重道远。

  催生节能服务公司

  正是鉴于中国目前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主任吴道洪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在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压力下,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在“十二五”将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到2015年从业人员可达100万人,实现年产值3000亿元,实现节能量超过4000万吨标准煤。

  按照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公司数量将近3900家,其中备案节能服务企业1719家,实施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1472家,比去年的782家增加了88.23%,节能服务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达到1250.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5%。

  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额从去年的287亿元的基础上增长到412.43亿元,增加了43.45%,实现的节能量达到1648.39万吨标准煤,行业从业人数也有大幅度增加,从原来的175000人,增加到378000人,增加116%。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能与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谢极对《中国联合商报》等媒体透露,由于节能服务企业多属小而分散,存在融资难等现实问题,“十二五”中国政府将扶持节能服务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税收优惠和金融手段等,催生一批大型节能服务企业。

  据了解,两年前国内的节能服务公司还不过五百家,如今已迅速膨胀至近四千家。

  国家政策步步助推

  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壮大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据吴道洪介绍,继2011年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之后,国家对节能服务公司开展了备案登记,各部委和地区纷纷对产业加大的扶持力度,不仅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首次作为国家重点节能工程,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也首次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财政部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奖励,税务总局也发布了针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全国36个省、市、区还专门针对节能服务公司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制定了鼓励措施。”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吴道洪表示,经过数十载的示范推广,节能服务产业终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2011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将“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列入节能重点工程,并提出“十二五”时期将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012年,要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建立充满活力、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节能服务市场。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进一步壮大,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这些都为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规划也逐渐明确。”吴道洪预测,节能服务产业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朝阳产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