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电信开启内部孵化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5 13:45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

  简介:中国电信集团在创新业务事业部内设立创新项目孵化处,现已面向内部员工征集创新项目和团队,主要涉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领域,相关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之中。

  中国电信开启内部孵化器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主动推行内部创业机制,似乎是迎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要选择,而因其“半革命性质”,收效还需时间考验。无论怎样,在科研管理模式上推陈出新,对于超级国企而言实属不易。

  新金融记者 郗岳

  低调尝试

  也许是延续国企惯有的谨慎态度,即使是在多家媒体报道了“中国电信启动亿元资金鼓励员工创业”消息的情况下,中国电信方面回复新金融记者的内容也非常严谨简略:

  “中国电信集团在创新业务事业部内设立创新项目孵化处,现已面向内部员工征集创新项目和团队,主要涉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领域,相关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之中。”

  然而事实并不像上述内容所叙述的那样——创新机制仍在规划制定阶段。在中国电信南方地区的一些分公司,已经先试先行并且积累了一定经验。

  在郭琛(化名)2009年进入中国电信某分公司的时候,公司内部就已经存在新项目孵化中心这个部门:如果员工有创新项目方案,可以通过内部OA办公系统进行实名提交。

  当业内业外还在对这个创新机制方案进行一些浅层次质疑的时候,身处内部的郭琛则认为这个系统已相当健全。因为递交给新项目孵化中心的创新方案,会经过该中心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的审批,最终评定该项目的价值等级,并以此等级来划定不同的资金数额支持。

  “评定的标准分层很多,如果是普通类的,就进行采纳和归档,如果是特别有价值的,就会转而进行孵化,该方案的提交人,也毫无疑问地成为项目的牵头人之一。”

  公司出资金,员工出创意,当项目运转成熟后利益该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纠纷,因此有业内人建言,如果真正鼓励创新,还不如单独成立电信投资公司,通过第三方运作,也许更为高效实际。

  这并非没有可能。在郭琛所在的电信分公司,如果是非常好的创新项目,很可能单独成为一个实体公司,隶属于中国电信的子公司或其他形式存在。

  去年,郭琛申报一个项目并顺利通过审批,不过项目选题层面比较小。“毕竟能顺利通过批准且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是很少的,因为在国有体制下要经过许多层级的领导审批,而他们的权限也各有不同。”

  因为是国企,就难免逃离“集体决策”的机制,这就意味着,一个重要项目在执行前需要得到所有相关部门的同意,虽然确保了项目的适用性。但却付出了效率降低的代价。

  对于“国企体制难成创新”的诟病,范庭乔(化名)不太服气:好与不好,只有内部创新团队的人最清楚。

  范庭乔供职的是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相关职能在分公司内设的发展创新部,已经运作一年之久。与郭琛所在的分公司不同,福建分公司的创业团队的队长是可以直接向总经理汇报工作的。

  在此之前,一个创新项目从审批到执行,是不可能走这么快捷的流程,现在基本上是打破原有的框架体系。

  福建分公司当前有50多个创业团队,今年计划要扩展到100个。创新机制周期设定在2-3年,在内部员工看来发展态势还不错。

  大部分创业团队负责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电子渠道的业务拓展,按照范庭乔的理解,创业团队其实就是营销模式的创新,实现增值业务专业化的运营。

  “这个有点像李开复的创新工厂,并不是每个团队都能成功。去年50个团队中,做得好的仅占一小部分。”

  革命仍需彻底

  在电信运营商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中,公司为报名创业的员工还保留了职位,这在一位从电信运营商走出来自主创业的人士看来,革命仍不彻底。“没有生存压力就没有真正的创新。”

  对于中国电信,生存压力并不明显,但是在三大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竞争格局下,谁能吸纳更多的用户,就掌握更大的话语权和发展先机。

  从中国电信2011年11月份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天翼移动用户规模已超1.25亿,其中3G用户超过3400万户,3G渗透率高达30%;手机流量收入增长达到120%,已超过短信、彩信收入,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是大势所趋,因而这一领域将是各大运营商争相抢占的市场。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认为,电信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全力弥补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竞争力滞后的情况。

  2011年,中国联通新增3G用户2595万,市场份额为31%;中国电信新增2400万,份额为29%;因此2012年将成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争抢3G用户的关键之年。

  近日,中国电信CDMA版iPhone4S开放了预订业务,紧追联通步伐。同时,电信版小米手机也被宣布研发完成,不久即可上市。而嫁接起终端和用户的桥梁,就是数据服务和内置产品创新。基于此,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发展机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中国电信在2011年3月成立了创新业务事业部。

  外部的竞争压力也能传导到内部创业的员工身上。每个团队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公司提供的资源、资金支持是有限的,哪个团队好,就能获得更多。范庭乔说,省一级的创业团队发展的好,可以变成集团公司的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拓展,由集团公司投资。

  在中国电信亿元资金鼓励员工创业方案中,奖励总金额为2亿元,首期每个团队将获得5万-10万元的支持。业内人士称,5万-10万的资金量仅够做成初步的产品原型,后续还需持续的大额投入。

  薛胜文认为,国企受到历史和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机构臃肿使企业负担较重,而这势必会摊薄对创新事业部的资金投入,而创业奖励更显得杯水车薪。

  但据范庭乔理解,集团公司的2亿资金是提供给那些业务发展比较好的团队,用做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而在每个团队成立之初,都有启动资金。福建分公司的每个团队都有几十万的资金支持,大多数是分公司提供的,“最好的团队在项目二期中可以得到500万的运作资金。”

  “分公司资助+集团公司奖励”这样的项目融资较原先灵活许多,而创业团队如果完成指标,团队成员的收入是比同岗员工高的。中国电信鼓励内部创业的目的,在范庭乔看来是鼓励为主,鼓励有工作激情的员工创业,另外薪酬激励也向这些员工倾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