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北京切换增长引擎: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成主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0:20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未来驱动北京增长的双引擎,将从“房地产和汽车”更换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

  记者 刘琳

  今年北京的经济增长,将面临“更换引擎”的挑战。龙年春节前的北京“两会”,以一系列数据为受“房地产调控和汽车限购”困扰多时的经济增速揭开谜底: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约1.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房地产与汽车这两个昔日增长引擎,对全市经济及财政收入增长的拉动力的确在减档。

  “未来北京的发展,将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在2011年初,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寿全这样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提出,2012年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上述两项产业在近年北京市政策扶持下已获明显增长,但仍然面临如何有效解决资金短板、政府及国有部门资源垄断等瓶颈。这事关创新创意产业能否有效承接传统产业,继续支撑北京发展。

  地产汽车“双轮”减速

  2011年,伴随着北京两大传统产业——房地产与汽车的产业政策迎来集中调整,北京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步入阵痛期,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上述两大产业调整及首钢搬迁,对全年经济增速的影响约为2个百分点。

  “目前北京经济增长的减速、结构调整中的各种纠结,既可理解为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型现代都市特定发展时期的一个必然现象,也可以理解为政府对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主动适应与调整。”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产业室副主任张军对本刊记者说。

  受限购政策影响的汽车产业在2011年出现“两降两升”。在本次北京市政协会议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北京市副市长程红表示,“两降”分别是机动车销售量、销售额的下降,以及机动车销售额占全市销售额比重的降低。

  从销量看,2011年全市机动车销量同比下降44%,用程红的话说是“相当于回到了4年前,也即2008年北京市的新车销售水平”;汽车销售额在全市销售额中的占比,则从最高峰时的超过30%,降到2011年的18%左右。

  程红同时强调,评估小客车限购政策对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不能只看总量指标,汽车产业内部各项数据的此消彼长,则反映出产业结构的优化。2011年汽车产业的“两升”源于北京市二手车市场占比增长,以及外迁率明显提高。

  2011年,全市旧车新车比例从过去的1:2上升到1:1,二手车外迁率达到50%以上。“这种变化更符合一个成熟、理性的消费市场结构。”程红说。

  调控作用下步入下行周期的房地产市场,是影响北京经济增速另一原因。据北京市统计局估算,2011年房地产业给北京GDP造成的负面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也引致土地市场快速降温,令政府的财政收入倍感压力。

  这可从“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数据对比中略见一斑:北京市财政局今年发布的“两会”预算报告草案显示,2011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52.8亿元,下降7.1%,完成预算比例79.3%;而2010年该指标则完成了1457亿元,同比增长123.5%,完成预算比例为294.6%。

  对于基金收入短收,北京市财政局指出“主要是其中土地收入受成交溢价大幅降低等因素影响”。

  对此,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土地收入降低主要源于成交量的下降,这在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上呈现出较高的相似度。“土地收入下降,主要受房地产企业库存压力较大、资金链紧张、政策预期不乐观,以及土地价格仍未明显下调影响。”张大伟说。土地收入歉收状况在2012年或将延续,至少从目前看,北京市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放松迹象。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在市政协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上表示,2011年北京的房地产调控效果“理想、可喜”,但仍未到位。

  目前,北京市政府将全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定位于继续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支持自住性、改善性购房,强化政府住房的保障责任,并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的供给。

  “在这种局面下,2012年上半年的土地市场很可能相当严峻。”张大伟说,他建议政府可采取更为灵活的土地出让策略,更为理性地评估土地起拍价格。

  对于未来形势,北京市财政局已作出积极反应。与2011年的财政预算不同,2012年北京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60.6亿元,同比下降21.6%;市一级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进行了大手笔的主动调整,预算收入493.6亿元,同比下降42.8%。

  这一调整的“潜台词”,意味着政府将通过其他产业培养新的财政收入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张强对本刊记者表示,考量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往往可以预期其经济发展政策,而一项产业对当地政府税收收入的贡献能力也与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很高的一致性。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2年北京市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仍将达到8%左右的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增长10%。 “当传统产业对地区增长与政府财政收入造成切实的制约时,新旧产业真正的交接期也便不远了。”张强认为,在传统产业不再那么“给力”的当下,尽快培植新的增长点已势在必行。

  “可以预期,北京市今年将尤其强调科技与文化产业,两大产业或迎来实质性发展的机遇期。”张强说。

  用“双创”引擎牵引发展

  北京市发改委在“两会”上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表示,要着力调整结构和培育新增长点,着力强化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被定位为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承接传统产业的两大增长动力。

  查阅北京市2012年预算草案报告可以发现,政府将继续发力扶持这两大产业。在2012年市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中,科学技术支出预算153亿元,同比增长9.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规模大幅扩张,与2011年相比几近翻番,支出预算达到94.2亿元,增长87.6%,而在2011年的市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中,这一指标为12.1%。

  “从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的数据可以明显发现,2012年北京市产业政策调整的重心所向。”北京市发改委经济贸易处相关人士对本刊记者说。

  事实上,北京的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已呈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已初具规模。201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1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的总收入预计超过1.9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的总收入预计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都超过20%。

  而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教文卫体委员会等多个部门提供的产业调研报告则显示,2010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为866.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3%;同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达到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2.3%。

  记者调查发现,两项产业快速增长的背后,仍面临诸多自身与环境的制约。首先是资金约束。虽然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大,但缺乏原始资金仍会是两大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的调研发现,投融资体系不完善令诸多文化创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这类企业往往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抵押担保品不足。

  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价值评估体系、产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仍然滞后,造成企业不得不忍受严格的申请程序、较低的申请成功率,以及在申报评审阶段带来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从而造成目前的投融资体系只使得小部分企业受益。

  对此,北京市发改委在“两会”上表示,2012年将统筹政府资金100亿元,支持文化创新和重大文化项目,并组建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科技创新产业则面临配套经费上的制约,由市政协科委会等部门提供的《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市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调研报告》指出,目前北京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配套经费与全国其它省市相比仍然较低,只有国家经费的20%。

  科技创新产业同样面临融资难题,上述报告指出,目前政府科技担保存在资金总金额不足、覆盖面有限的问题。而且,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政策仍处在试点阶段,令企业在申请担保时相当繁琐,往往需要负责人拿出自己的房产证、银行存折,才能抵押贷款。

  除资金的硬约束之外,是产业发展环境滞后所带来的较多软约束。科技文化产业的创新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难,或许是创新创意产业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

  以文化创业产业为例,下游产业链不畅已成为一些企业的发展障碍。记者了解到,虽然影视、动漫等内容制作行业近年获得了政府大力扶持,但产业链下游的发行行业垄断一直未被关注,播出平台被垄断,造成影视、动漫企业在与播出平台的对接“博弈”中,往往处于劣势,制作的内容难以有效落地,抑或承受高昂的播出成本。

  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则指出,受北京自身的资源禀赋的约束,科技类公司各类生产要素的成本在近年持续处于高位,如土地价格问题很突出,便会加大科技成果落地北京的难度。

  “如果受土地的制约和价格的影响,一批科技企业将成果落户外省市进行产业化,就可能造成北京企业实体的空心化。”由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出具的调研报告指出。

  上述参与产业调研的相关部门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由于众多科技创新及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中小企业,文化创意企业还大多属服务业,因此应促进要素及资源垄断部门向创新创意企业的“让利”,降低制约这些企业发展的、不合理的显性与隐形成本。

  2012年北京市财政政策或将在此有所作为。2011年底市财政局已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申请,在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改革。北京“两会”期间,财政局副局长韩杰表示,北京市将积极争取试点,目前该申请正在审批过程中。

  资料: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人文北京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力求达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成为首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北京市将以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产业为重点,实施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科技北京”发展建设的主要指标是: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于5.5%;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450亿元;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10人年;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件)超过2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达到8件左右,每万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0.55件;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0%左右;技术交易额超过1800亿元,向全国辐射与扩散能力显著提高;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总额超过3500亿元;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累计达到300家左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到200家左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累计新建30家左右产业技术创新示范战略联盟;每千人互联网用户数超过300户;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超过12%。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