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调查显示:五成人介意公权力违规获取保障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09:54 来源: 法制日报

  五成人“介意”公权力违规获取保障房

  业内人士呼吁加快立法建立专门机构保证分配公平

  精确报道:自保障性住房出现的那一天起,围绕其分配公平问题,各种争议就一直不绝于耳。自去年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全国迅速升温,成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但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的现象时有发生。

  近日,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在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按期开工、质量可靠、如期建成的同时,把确保公平分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切实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对此,《法制日报》视点版与搜狐网站联合进行了在线调查。

  7成多人称保障房分配问题多

  在北京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赵运向记者讲述了他申请保障性住房的经历:

  过完30岁生日的第三天,经过认真准备的赵运向单位所在的街道办事处递交了购买“两限房”的申请材料。

  接下来,他开始了兴奋的等待——在北京打拼了将近10年之后,终于可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

  然而,不久之后,赵运却从侧面了解到一个令他心里很不是滋味的消息:单位里很多比他早一步申请到“两限房”的同事,尚未入住就直接将房子转租出去了。

  “当时觉得这样很不公平:既然他们有地方住,为什么还要申请‘两限房’?为什么不把这些房子让给和我一样年龄偏大又没房子住的人?要知道,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没有房子的潜台词就是,找不到对象结婚。”赵运抱怨说。

  在此次调查中,对于问题“你对现在保障性住房分配现状怎么看”,有3.48%的人认为“公平,分配基本上按照有关规定在执行”,有78.84%的人认为“不公平,分配过程中问题很多”,还有17.7%的人认为“不好说,对一些具体的分配过程不是很了解”。

  一位被调查者告诉记者,“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保障低收入人群,但在实际分配中有些偏离了航道,个别时候保障了有权有钱的人”。

  还有一位被调查者认为,某些时候保障性住房变成了“疗效不切实际的华丽广告”。

  确保公平分配是关系保障性安居工程成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对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也是重要考验,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继续保质保量地推进保障房建设的同时,下更大力气做好公平分配。

  5成人反感公权力介入保障房

  在一些地方,由于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民心工程”变成了“民怨工程”。事实上,自保障性住房问世以来,时常有刺激公众眼球的事件发生:

  去年,媒体曝光称,浙江省苍南县政府出台了这样的规定:“限价商品房销售对象优先考虑中等收入群体并符合享受房改政策而未享受的对象,其中主要为:苍南县党政机关和其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职工”。

  这样的规定导致当地群众反映,“浙江省苍南县数百套安居房被乡镇领导瓜分”。

  而在深圳的保障性住房申请中还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某人父亲是一名上市公司的原工会主席,家有资产上千万,有房有车,但却取得了深圳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合格的资格。

  在此次调查中,对于问题“你认为目前保障性住房分配中最为不公的地方体现哪里”,有52.61%的人认为“个别手握权力的人或部门优先或违规获得了保障性住房”,有9.99%的人认为“部分收入超出者优先或违规获得了保障性住房”,还有37.41%的人认为“一些真正需要住房的人无法获得保障性住房”。

  而对于问题“你认为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最主要的危害在哪里”,有50.5%的人认为,“手握权力的人或部门优先获得保障性住房其实质是公权滥用”,有33.63%的人认为,“使得真正困难群体只能享受制度上的‘被保障’,形成新的不公”,还有15.88%的人认为“严重影响了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扰乱房地产市场的交易秩序”。

  一位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检讨住房的有关政策:“从住房制度的改革开始,就已经取消了住房福利政策,住房实行商品化。而现在国家大力实行保障性住房建设,此外还有什么公租房、解困房、安置性住房之类,甚至又开始鼓励企事业单位给职工建设自有住房,有些地方还鼓励支持高校建设职工员工住房,五花八门的政策纷纷出台。看不清楚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现在的情况是,房价高得吓人,有能力的人(包括好单位)花很少的钱就可以搞到第二套第三套各种名目的房,没有能力的人只能干瞪眼,又造成新的不平衡。”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向记者分析,目前依然存在的自上而下的福利分房体系为公权力介入保障性住房分配起了不良的示范作用。“假如某些部门依然在分房子,怎么能保证其他部门不利用手中的权力动同样的心思呢?”

  强化法制设立机构保证分配公平

  不久前,赵运终于分到了梦寐以求的房子。他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现在查得比以前严多了”。

  赵运告诉记者,就在房子下来前不久,有关部门还对申请者的收入状况进行了一次复查。“去年涨了一次工资,险些就通不过了。”

  在此次调查中,对于问题“你认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平最重要的工作应该从哪里入手?”有39.96%的认为“认真核查申报者的真实收入状况”,有57.16%的人认为“确保公职人员或部门无法在保障性住房分配中得到‘照顾’”,还有2.89%的人认为“在摇号环节从技术上尽量避免作弊的可能性”。

  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一是要保障基本,二是要公正程序,三是要公开过程。

  经济学家马光远告诉记者,要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公平,首先要有关于保障性住房的法制保障。“举凡住房保障发达之国家,必是住房保障法律机制健全之地。否则,任何完美的住房保障计划都有可能沦为一句没有保障的空话。”其次,要有机构保障,目前来看,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缺乏专门的机构去管理,一些与之相关的部门,不仅有自己的部门利益,甚至住房保障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还和这些部门利益相冲突。这同样与国际上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保障性住房经验不符。

  “为此,必须加快住宅保障法立法步伐,尽可能设立专门的住房保障机构,才能为保障性政策赢得应有的声誉。”马光远说。(记者杜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