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2月16日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6 11:51 来源: 商务部网站2012年2月16日上午,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2年1月份我国商务工作运行情况,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我国商务运行情况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通报2012年1月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沈丹阳】:
一、 关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
1月份,在“两节”消费的带动下,我国消费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简称“千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2.7%。主要特点有:
一是节日消费繁荣活跃。元旦、春节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亮点突出。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4700亿元,比2011年春节期间增长16.2%。年货、金银珠宝、时尚数码及家电等商品热销,逛庙会、民俗展等文化消费成为百姓热门选择,“年夜饭”成为餐饮市场主流,“万村千乡赶年集”等贴近农村市场的促销活动效果明显。
二是金银珠宝、通讯器材及食品销售稳步增长。受节日消费需求旺盛影响,保值类和升级类商品需求增加。在商务部监测千家重点零售企业中,金银珠宝销售额增长32.1%,通讯器材增长21.3%,分别比去年12月加快3.5和11.5个百分点;食品销售额增长22.2%,加快4.4个百分点。同时,在商务部监测的千家重点零售企业中,服装销售额增长13.3%,鞋帽增长13.8%,分别比去年12月放缓6.8和1.0个百分点。
三是家电、汽车、居住类商品销售下降。在商务部监测的千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家用电器、汽车、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0.0%、4.8%和5.2%。
四是食用农产品(11.70,-0.03,-0.26%)价格总体趋稳。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5%,比去年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另据商务部监测,受节后效应影响,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小幅回落。上周(2月6日-12日),18种蔬菜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同)下降4.8%,其中黄瓜、青椒、辣椒降幅分别下降20.5%、16.2%和9.6%。鸡蛋零售价格下降1.3%,降幅比前一周扩大0.9个百分点。肉类价格以降为主,粮油零售价格稳中略涨,8种水产品批发价格上涨0.3%。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势头没有根本改变,消费潜在需求仍有巨大空间,国家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同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将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012年,我国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依然存在。
二、 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统计,2012年1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7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亿美元,下降0.5%;进口1226.6亿美元,下降15.3%。贸易顺差272.8亿美元。由于今年的春节假期在1月份,进出口数据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一是一般贸易出口仍保持小幅增长,加工贸易进口下降明显。1月份,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515.3亿美元,下降5.4%,低于同期全国进出口总体降幅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67.7亿美元,增长2.6%;进口747.6亿美元,下降12.5%。加工贸易进出口927.6亿美元,下降9.8%。其中出口626.4亿美元,下降4%;进口301.2亿美元,下降19.9%。
二是对部分新兴市场贸易逆势增长,对欧盟出口增速下降。1月份,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双边贸易逆势增长。其中与俄罗斯双边贸易总值为71.6亿美元,增长26.8%;与巴西双边贸易总值为63.4亿美元,增长5.7%。我对欧盟出口下降3.2%,其中,对德国出口下降6.3%,对意大利出口下降28.2%。对美国、日本出口分别小幅增长5.4%和6.1%。
三是中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部分东部省份出口出现下降。1月份,中、西部地区出口分别增长17.2%和19.3%,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1倍、1.1倍、19.6%和23.5%。东部十省市出口下降2.5%,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分别下降9.2%、3.9%和3.2%。
四是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总体平稳,原材料进口下降。1月份,塑料制品、玩具、服装出口额分别增长5.4%、4%、3.5%;箱包、纺织品、鞋类、家具出口额分别下降7%、6.8%、1.3%、2%。上述7种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22.4%。铁矿砂及其精矿、初级形状塑料、天然橡胶、未锻造的铝及铝材进口数量降幅分别为13.9%、26.8%、8.1%和4.4%,价格分别下跌11.0%、3.8%、24.1%和12.8%。
五是民营企业出口保持增长,外资企业进口占比下降。1月份,外资企业出口753.3亿美元,下降2.8%;进口565.6亿美元,下降21.0%,占整体进口比重下降3.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增长3.2%,高于整体出口增幅3.7个百分点;进口下降16.7%。国有企业出口下降1.0%,进口下降4.4%。
三、 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2年1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402家,同比下降37.4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9.97亿美元,同比下降0.3%。1月份我国利用外资主要特点有:
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较快。1月,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1.97亿美元,同比增长40.14%,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水平上升0.5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和畜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大,分别达到191.37%和72.95%。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6.98亿美元,同比下降0.04%,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7%。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4.71亿美元,同比下降4.62%,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2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4.72%。
亚洲地区对华投资保持增长。1月份,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85.86亿美元,同比增长0.77%。美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达3.42亿美元,同比增长29.05%。欧盟27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52亿美元,同比下降42.49%。
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占比继续提高。1月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85.62亿美元,同比下降4.63%,占全国总额的85.64%。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8.34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占全国总额的8.35%。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6.0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3%,占全国总额的6.01%。
四、 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2012年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35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76亿美元,同比增长59.9%。
对外承包工程。今年1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58.7亿美元,同比增长38.4%;新签合同额93.3亿美元,同比下降10.2%。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2个,合计70.7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5.8%,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23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2个。
对外劳务合作。2012年1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5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劳务1.4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1.5万人。1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1.1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3万人。
五、关于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2011年,我国服务外包快速增长,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23.9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38.3亿美元,同比增长65.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2011年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占全球的23.2%,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主要特点有:
一是美欧日等是我国服务外包的主要市场。2011年,我国承接来自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的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164.3亿美元,占我国离岸外包合同执行总额的68.9%。
二是东部地区是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集中区。2011年,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浙江五省市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177.8亿美元,占全国离岸合同执行总额的74.6%。从全国范围看,东部地区各省市离岸合同执行额合计208.6亿美元,占全国离岸合同执行总额的87.5%。中西部地区服务外包发展速度较快,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同比增速为东部地区的一倍多,发展潜力较大。
三是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以中型企业为主。中型服务外包企业数量占全国的2.9%,离岸执行额占全国的51.2%。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企业共22家,比上年增加7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1%,离岸执行额占全国的16.4%,企业规模迅速壮大。
四是服务外包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重要领域。2011年,新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85.4万人,其中新增大学毕业生(含大专)58.2万人,占比达到68.1%。截至2011年底,全国服务外包企业达到16939家,从业人员318.2万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223.2万人,占70.1%。
六、关于农超对接发展情况
从2008年起,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大力推广农超对接,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农超对接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底,全国开展农超对接的规模以上连锁经营企业已逾800家,从业人员200余万人,与超市对接的合作社已突破1.56万个,社员总数超过100万。据了解,开展农超对接,可以使超市降低约10%的生鲜农产品经营成本,使合作社社员年均增收4000元。
二是农超对接水平不断提升。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大部分超市已经和对接合作社建立了利益互惠、风险共担的长效对接机制,农超对接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企业实力增强。开展农超对接的连锁经营企业平均注册资本接近1亿元,连锁门店总数超过5万个,总营业面积达4600万平方米,冷链系统和配送中心等基础硬件设施明显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为满足超市要求,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检测室,对农残等指标严格把关,同时加快建设自有农产品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农超对接的合作社自有农产品品牌已超过7000个。对接机制升级。山东家家悦超市为农民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先后对5万亩基地的15个蔬菜品种建立了最低收购保护价,同时还以合作入股的形式帮助合作社建设冷库,并对合作社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对接双方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了订单化农产品生产机制的建立。
三是农超对接形式不断创新 。大型连锁超市自建农产品生产基地。河北惠友商业连锁发展有限公司租赁土地2000亩,自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实施批量采摘和流通全过程封闭管理,进一步降低流通损耗,节约流通成本。搭建新型长效性对接平台。浙江省在各地建设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以此作为农超对接的长效性平台,克服了以往洽谈会、展销会等持续时间短、随意性强的弱点,有利于农超对接的持续深入开展。探索网上对接和农产品电子商务。陕西省以信息引导为抓手,在商务厅网站上建立了“陕西蔬菜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各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及时发布当地蔬菜供求和价格信息,开展网上对接撮合,开辟网上蔬菜销售渠道。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创新财政支持政策,扶持力度与农超对接规模直接挂钩,鼓励企业建设生鲜物流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等设施,不断扩大农超对接规模,提高农超对接比重。
七、关于第七届中部博览会情况
举办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部博览会)是贯彻落实中部崛起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2006年以来,中部六省份先后举办中部博览会,取得积极成效。目前,中部博览会功能日趋完善,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开放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中部博览会对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扩大中部六省以及境内外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部博览会加速了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充分展示中部地区能源、交通、成本等优势,吸引了大批沿海地区的企业、产业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前六届中部博览会共吸引境外客商约3.69万人,推动一批大项目落户中部。同时,国家有关部委(机构)利用这一平台,与中部六省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为中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七届中部博览会将于2012年5月18-20日在湖南省举行,以“开放崛起,绿色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发挥中部地区优势,促进中部地区与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全面对接,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届博览会将采取湖南一线、二线城市联合承办的“1+3模式”,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旅游、文化等重点行业,以省会城市长沙为主会场,二线城市株洲、湘潭和张家界(8.96,-0.10,-1.10%)分别举办各种专项活动。
【沈丹阳】:接下来,欢迎大家提问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关于1月份进出口情况。我们注意到进口和出口同时出现了双双下滑,我们分析可能是金融危机以来,单月外贸表现最差的一次,请问具体的原因?会不会成为一个转折点或者趋势,对于1季度以及全年的外贸走势如何研判,据说陈德铭部长要研究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在稳出口,保证外贸增长方面有什么措施?第二,今年2月8日,我们获悉商务部驻利比亚的工作组已经返回了,这次考察中,中资企业在利比亚投资的损失状况到底如何,具体金额多少,损失较大的企业是哪些?从现在与利比亚增长的谈判进展来看,是不是有可能追回企业所关心的尾款,而且中国政府是否鼓励企业重返利比亚完成部分烂尾工程,甚至参与重建?谢谢。
【沈丹阳】:关于1月份进出口情况。前几天海关总署已经发布了进出口数据,我刚才也做了简要的发布。简单就数据来看,确实是进口、出口同时下降,这是多年来没有过的情况。我们分析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1月份元旦和春节长假的假日效应影响。二是与当前外贸发展的内外环境趋紧特别是国外需求下降有关。
按照以往的规律,由于春节因素,一季度外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外贸企业一般是节前赶出口,节后进口才到货。另外,今年1月份法定工作日只有17天,比去年同期少了4天,因此,当月同比数据并不能说明外贸发展走势。海关总署根据节假日变化情况做了一个调整测算,1月份进出口增长6.2%,出口增长10.3%,进口增长1.5%。按经过季节调整后数据分析,尽管进出口都还有一定的增长,但是增幅仍然延续前几个月的下降势头。
关于一季度外贸形势。我们认为,由于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趋紧,总体看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出口增长乏力,主要还是美欧日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进口需求下滑,特别是消费类产品的需求下滑所致。比如,欧盟是我第一大出口市场,占我国出口市场将近1/6,但是去年我们对欧盟出口增幅低于平均增幅近6个百分点,今年1月份对欧盟出口继续下降,降幅为3.2%。这明显拉了整个出口的后腿。从进口看,因为国内外需求放缓,美欧对我国仍然实施出口管制等原因,扩大进口也面临着比较大的制约。从以上数据来看,外贸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但我们不能仅凭这一个月的数据断定所谓的转折点已经到来,或者全年外贸增长将会出现持续下降趋势。
【沈丹阳】:我们认为,既要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又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目前商务部和全国各地商务部门正在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外贸发展潜力,已经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充分准备。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外贸运行,特别是优势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情况的监测预警,分行业、分商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外贸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要引导、帮助企业顺势而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为外贸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还要特别提醒大家关注一个情况。今年1月份,尽管存在刚才讲的不利因素,一些地区、省份的出口仍然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其中比较多的是中西部地区,同时沿海地区也有几个省的出口出现了增长,比如,福建省是少数几个进出口都保持正增长的省份。这与福建省外经贸部门去年下半年以来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促进措施有关,包括支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家都知道,泉州、靖江一带传统的产品,比如鞋、服装、箱包等,从原来简单的自行加工贸易、低端产品变为生产自主产品、一般贸易,这类产品出口的增幅很大。这些措施提升了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使得出口仍然保持比较强的竞争力。
谈到进出口“双降”不稳定的因素增加,大家会关注商务部最近是否在研究采取一些政策措施,特别是稳出口措施。这个回答是肯定的。最近国务院领导和商务部对1月份出现的进出口情况高度关注,上周商务部陈德铭部长专门到安徽调研,听取外贸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最近陈德铭部长多次表示将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商务部准备在下周,即2月20—21日在江西召开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工作。目前,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具体的政策措施,从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减轻企业的负担、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完善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以及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多个方面,支持企业渡过难关。与此同时,我们还会继续坚持积极扩大进口的政策,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沈丹阳】:有关利比亚的问题。最近已经对外作了一些报道,今年2月4日到8日,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司长王沈阳,带领由商务部、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若干家企业共同组成的一个工作组访问了利比亚。这个工作组是自去年利比亚爆发革命以来的第一个到利比亚访问的中国官方工作组。在利比亚期间,工作组和利住房与公共设施部、经济部、利中商会以及班家西市的相关负责人举行了会谈,就中国公司原在利项目的遗留问题和参与重建等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工作组还和撒哈拉银行就中国企业原来在利比亚项目保函问题进行了沟通。在会谈和会见中,利方表示欢迎工作组到访,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和合作,信守与中国公司签订的合同,对中国公司原在利项目表示满意,欢迎中国重返利比亚市场,也欢迎中国企业帮助利比亚开展战后重建,希望中国公司抓住机遇,尽快恢复双边合作,并不断扩大合作规模。利方表示,愿意与中方就原来在利的项目遗留问题坦诚交换意见,并且共同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双方需要人员安全、损失、赔偿、工程款支付、银行账户解冻、签证的颁发、货物通关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作进一步沟通,目前,还难以估计中国公司全面重返和复工的时间。据商务部了解,华为公司、中兴公司一直没有离开利比亚,中建总公司、中交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北京建工集团等多家公司,最近也已经派人到利比亚就项目的遗留问题和复工等事宜和利方业主展开磋商。
【经济参考报记者】:1月份吸收外资数据出现了同比下降,之前已经是连续两个月下降了,不知道您怎么分析这个形势,下降的态势还会延续多久?另外,农业和畜牧业增幅比较大,是什么原因?第二个问题,前一段时间WTO发布了中国九种原材料出口限制的裁决报告,请问这个裁决之后商务部在原材料出口政策方面会不会有所调整?还有外媒分析欧美的下一个目标将指向稀土,不知道您做何评论?谢谢。
【沈丹阳】:1月份实际使用外资略有下降,同比下降0.3%,下降的行业、领域和原因,我们还要做进一步具体分析。
刚才介绍1月份外贸下降有节日因素等特殊情况,外资也同样如此。但尽管数字下降,我们注意到1月份利用外资仍然有一些亮点。比如亚洲地区对我投资保持增长,虽然增长幅度不大,0.77%;美国实际投入外资同比增长了29.05%,这里也有个别大项目资金的到位因素;另外,中部和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部增长了54.6%,西部增长了17.83%。
今年我国利用外资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放缓,全球直接投资总量增长乏力。从国内看,外需疲弱、部分企业融资困难、局部用工矛盾突出、企业经营成本上涨等多重压力并存,外商直接投资稳规模、调结构的压力将会加大。
但是,中国吸收外资仍存在综合优势。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国内消费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法律政策环境的日臻完善,构成了我国吸收外资的长期综合优势,市场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首要决定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机遇。从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1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近两年有扩大在华投资意愿的企业比例很高。
关于原材料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世贸组织最近发布了美欧对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的上诉裁决报告,中国政府一贯重视规则,信守承诺,我们将认真评估世贸组织的裁决,并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对资源类产品实施科学管理。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如何对资源类产品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世贸组织规则允许成员采取必要手段来实现保护资源环境的政策目标。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资源,近年来加强并不断完善对部分资源类产品,特别是“两高一资”产品的管理,包括对稀土的管理。中方有关政策的目标是正当的,无意限制贸易自由,更无意通过扭曲贸易方式来保护国内产业。
【新华社记者】:两个关于内贸的问题。从数据来看,现在我国消费增长趋于放缓。陈德铭部长在商务工作会上提出,要研究促消费的经济政策,请问进展如何?第二个问题,多个部门正在全国开展打击生猪私屠滥宰的专项行动,请问现在我国私屠滥宰的现状如何,专项行动是否有量化的目标?去年有关司局的负责人曾经提过在未来两到三年要砍掉一半不合格的屠宰企业,请您介绍一下专项行动进展。谢谢。
【沈丹阳】:有关促消费新的政策措施,我在前几个月的发布会谈到了一些。扩大消费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很广,不是商务部一家的事情。考虑到消费增速减缓的势头,商务部正在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和民生发展等多个因素来研究出台新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以旧换新政策接续等措施,现在正在研究中,有新的消息我会向各位记者通报。
关于全国打击私屠滥宰强化肉品卫生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自去年10月份商务部牵头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前期主要是进行排查清理,在这个阶段各地集中力量对辖区内的各类养殖、收购贩运、屠宰、肉制品加工、销售、餐饮、集体食堂等肉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拉网式的检查。据统计,截止到1月底全国各地共排查生产经营主体66万多家,发现案件线索4300多条,同时各地也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共查处生猪屠宰违法案件6816件,移送司法机关126件,查获非法屠宰的肉品66万多公斤。
目前专项行动已经进入到集中整治阶段,春节前商务部会同公安、农业部等六个部门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就做好集中整治阶段和春节期间的肉品安全工作做了部署,确保了春节期间各地没有安全肉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公安部、农业、工商总局等部门,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时段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私屠滥宰和其他违法屠宰的窝点,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刚才你问到了关于生猪定点屠宰资格的清理有没有数量目标的事情,在开展这次专项打击的同时,我们也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资格的审核清理,这次审核清理就是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标准要求对所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审核,凡是达不到法定条件和标准要求的生猪屠宰企业,一律取消其定点屠宰资格。我们并没有设定要关停多少家,没有具体的企业数量和量化目标,不合格的一律要关停。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去年10月份,商务部联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采取措施扩大便民消费。现在,全国各地商务部门都在搞便民消费。请问,这方面目前是否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商务部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哪些工作?
【沈丹阳】:每个月都会谈到促消费工作。近年来商务部和各省商务部门在促消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方便了百姓,扩大了消费,促进了就业等几个方面。
前些年,有些城市的道路变宽了,街道变更整洁了,但是老百姓买东西、吃早点,甚至去理发、停车越来越不方便,因此针对这些情况各地商务部门就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就做好规划,完善配套、大力配套设施方面入手,应该说,现在大部分城市的老百姓感觉这些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原来在偏远农村消费更不方便了,我们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家超市,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有一个数据报给大家,到去年底,全国已累计建设或改造60多万家农家店,有些是新店,有些是改造原有的店,这样就覆盖了75%的行政村。这不仅便利了农民消费,而且还起到推动农村消费升级,促进工业品下乡,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的作用。
这几年商务部在便利和扩大服务消费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一般的商品消费大家还是觉得比较方便的,但是服务消费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不便的情况,所以我们重点做了两项与服务消费有关的工作,一个是家政服务体系建设,一个是早餐示范工程。在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方面,2009年以来全国已经有137个地级以上的中心城市各建设了1个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在75个城市培育了300个大型家政服务企业,企业的门店数量增加到6000个,并形成了一批家政服务品牌,比如山东的“阳光大姐”、四川的“川妹子”、湖北的“三峡妹子”等。再比如宁波的“81890”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肯定。
在早餐示范工程方面,从2008年到去年,我们连续四年运用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早餐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54个城市实施了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建设了95个主食加工的配送中心,配套建设标准化固定门店市的早餐网点1.8万多个,每天能保证近900万人吃上放心早餐,带动就业10万人。
关于“十二五”期间将从哪些方面扩大消费,在此我给大家通报一个大体上的思路。去年10月底,商务部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采取措施,扩大便民消费。具体措施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二是发展社区的便利服务;三是培育新型消费模式。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刚才看到吸收FDI的数据,美国是增长比较快的,欧盟下降是比较大的,我想问一下这背后有什么具体的原因?
【沈丹阳】:有关这个问题,在上个月发布会上我已经谈到。欧盟下降比较快,主要还是由于欧债危机以及欧盟对外投资总体下降、不活跃,与欧盟的经济情况有很大的关系。从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情况来看,有很大比重的美国企业表示对来中国投资充满信心。1月份数据显示,美对华投资增幅比较大,这与去年后几个月的情况不同,其中有具体项目的原因,比如与美国在上海的迪斯尼项目部分资金到位有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第一个问题,我们比较关心中国企业及员工在外情况。商务部近期发布了《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结合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工人在苏丹被劫持的事件,这个指南很有针对性,能否具体介绍相关情况。商务部此外还有哪些预警机制?第二个问题,关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已经获得欧盟和美国批准。有消息称中国相关部门会在下个月作出反应,对于这个事件您能否透露相关的信息。
【沈丹阳】:首先简单回应关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问题。目前商务部反垄断局正在对该案进行进一步审查,相关问题的调查与核实仍在进行当中,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会及时披露。
另外一个问题,商务部日前发布了《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具体情况。
近年来,随着“走出去”规模扩大,中国境外企业项目和人员不断增加,到去年年底,境外企业已经有18000多家,在外人员约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走出去”战略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挑战。最近发生的利比亚事件和在苏丹、埃及中方员工遭劫持等事件,严重威胁到我境外企业和人员的安全。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因为发生意外事件就盲目悲观,也更不应该因噎废食。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都要以更加成熟的心态来看待“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问题,冷静观察、理性应对。
因此,前几天我们发布了《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这是建设“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的境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事前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安全管理指南》重点关注企业海外经营的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兼顾经营风险,通过国际上通行的安全管理模式来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现在企业普遍反映《安全管理指南》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加强境外中资企业和人员安全保护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下一步商务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就境外安全管理进行培训,并对企业参照《指南》,建立境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提升“走出去”企业境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水平。
在指导企业防范安全风险方面,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商务部从前几年开始就已经着手构建一套“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有四个内容:一是加强基础工作。商务部开发运行了对外投资合作统计系统,覆盖了90%以上的在外企业、项目和人员信息。一旦境外出现问题,能迅速掌握信息,为妥善处置境外安全事件提供有效保障。二是建立预警制度。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热点地区安全形势的监测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去年商务部发布了126次这样的预警。三是强化了监管措施。对到高风险国家设立企业和实施项目,我们进行安全审核,其中很重要一点是征求驻外使领馆的意见。同时,商务部要求企业在实施项目时,要做好安全风险的评估,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保设施和人员,加强对派出人员境外安全培训,并且为这些人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四是提供政府公共服务。我们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给企业防范境外风险提供一些指导,组织企业境外有关人员进行境外安全培训,商签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帮助企业解决遇到境外风险问题等等。
【香港文汇报记者】:我的问题是有关中美双边投资贸易情况的。当前,正值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商务部同期组织贸促团赴美开展投资贸易促进活动,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第二,有关近日中国驻美使馆开通了“投资美国指南”的网站,这是否说明中国政府正在进一步积极推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另外,当前中美双边贸易投资情况如何?有什么新动向?
【沈丹阳】: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发展的速度很快,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也在不断地延伸、拓宽,方式日趋多元化,已经成为发展互利共赢中美经贸关系重要推动力和亮点。这次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开通了“投资美国指南”网站,既体现了中方致力于推动对美国投资的良好意愿,也是服务中国企业赴美国投资的重要举措。为了配合习近平副主席访问美国,商务部会同有关商协会组织的贸易投资促进团同期访美,贸促团由6个分团组成,成员包括300多家企业的500多名企业家,贸促团在美国八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共11个城市同时开展商务拜会贸易投资推介、项目洽谈签约等将近70项经贸活动。中国贸促团在美国开展一系列贸易投资合作促进活动,将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有关贸易投资促进团的其他情况,包括经贸成果、洽谈成果,整个活动结束以后还会有专题的新闻给大家介绍。中美双边贸易投资情况,在此给大家补充介绍一些信息。目前,中美是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是两国刚建交时候的180倍。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首次超过了1000亿美元,达到1222亿美元,同比上升了20%,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中美贸易有很强的密切的优势互补。中国丰富多样的消费品满足美国消费者需求,而扩大从美国进口电子、航空、生物医药和农产品以及服务贸易,也符合我国扩大进口发展经济的需要。与此同时,中美双方在投资领域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到去年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到6.1万个,累计合同外资金额1623亿美元,实际投入了676亿美元,美国企业在华经营获得了很好的效益,成为跨国公司母公司的利润中心,目前美国仍然是中国利用外资最大的来源地之一。而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也快速增长,到去年底,中国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超过了60亿美元,投资范围很广,美国正在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重要的海外投资基地。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石,相信只要按照2011年初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两国元首确立的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定位,按照习近平副主席近日提出的中美双方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一揽子合作计划,以对话合作而非保护主义方式来处理彼此经贸关切,努力维护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基本格局,中美双边贸易投资将会继续稳步快速发展。
【沈丹阳】: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