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温州立人:口口相传的“信用神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4 13:4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商意盈 张和平 杭州 温州报道

  在温州泰顺及周边的地区,几乎无人不知“立人”,但无人知晓“立人”产业的真实情况。卷入借贷的7000多人几乎无人认识董顺生,但无人怀疑“立人”的借贷信用。明星形象形成口口相传的“信用”及高利揽存,是“立人”大规模民间借贷神通灵验的主要奥秘。

  一颗“巨星”在泰顺升起

  1998年8月,董顺生瞅准温州市泰顺县教育资源匮乏之商机,联合6名股东合股60万元,租用一家陶瓷厂,首创民办育才高中,他任校长。2001至2003年,又相继开办初中、小学和幼儿园。

  为了办好立人教育,董顺生注入不少心血。他相继在3所学校投入数亿元资金,高薪招聘全国大批名师名教,形成了优质的育才教育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育才学校目前已形成学生4760人(占全县学生八分之一)、教职员工1000多人的规模。高中、小学成为温州市现代化学校,初中成为省级示范学校。以前泰顺学生外流是常事,现在连周边文成、平阳县的学生挤破头也想进来。

  育才学校实行高收费模式,每学期高达8000多元。2007年起,该校初中每年以公费生标准拨出60至90个名额免收学费,相当每年出资100万至150万元免费培养优秀学子。

  泰顺县教育局表示,客观地看,该集团为办教育注入了心血,连年为泰顺县培养了大批优才生,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竞争,提升了教育总体质量,对当地教育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这一点是全县上下一致认可的。

  随着育才名声日隆,董顺生和立人教育集团在人们的眼里成为当地升起的一颗的“巨星”,董顺生也被视作“财神”。

  一个立人“信用神话”在四方传起

  董顺生办学之初,为了解决资金之匮,通过亲戚朋友吸收民间借贷。但办教育要大投入,聘请名师靠高薪,教育又是个长远事业,短期一时难以获得回报。办学头几年,育才一直亏损。

  为弥补教育之亏,从2003年起,董顺生另辟思路,抓住当时矿产、房地产业等暴热、暴利的机会,相继到内蒙古鄂尔多斯、江苏淮安等地开拓矿产、房地产,走“以矿补教”“以房补学”之路。他利用“明星”光环及做人低调、信誉良好、利息利好、产业看好等优势,大量吸收民间借贷。而广大老百姓对此坚信不疑,纷纷倾囊借资。

  债权人吴先生说,大家都愿意把钱投给“立人”,是因为看中育才学校是聚宝盆,看中董顺生是财神,也看中利息较高。“育才学校和董顺生已经成了泰顺的‘金字招牌’,当时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大的学校在,那头矿产、房地产业形势这么好,把钱投进去肯定没事。”他说。

  借助这些信用资源,董顺生在泰顺县顺利而迅速地滚起大规模民间借贷的雪球,高高垒起民间借贷的“宝塔”。他放出的民间借贷利率从初始时期的月息1.2分、1.5分逐步升加到去年的3至5分,甚至个别达到6分。

  10多年来,尽管利息如此之高,对董顺生来说资金成本压力是超大的,但他一直稳兑利息,从未有过违约记录。有时他甚至提前支付利息,谁想拿回本利,随叫随还,从不拖延。这一信用在当地广泛产生巨大的口碑效应,人们口口相传,视董顺生为“信用之神”,以致不用董顺生或立人集团开口,个个争相借钱给立人。债务人李先生等许多人对记者坦言“人人都是自愿的。”

  温州市司法部门的一位领导告诉记者,2010年他曾提醒下属泰顺县一些参与借贷的干部,此事风险很大,赶紧退。但他们说,十几年来董顺生付息毫不含糊,人人相信他的信用,人人相信他的企业不会垮,人人愿意借钱给他,甚至巴不得倾囊而出。

  一些老百姓甚至痴迷、相信到这样的地步,立人开出的借款收条不写利率多少,只是财务人员口头承诺“利息4分”,这些人就坚信不疑、毫不犹豫地将几十万、上百万元资金打到立人财务人员个人的银行卡里。

  一股威逼利诱之风在学校掀起

  为了吸收巨额资金,以威逼利诱的方式组织广大教师入股是“立人”集资的一大绝招。育才学校数百名教师联名写信向记者投诉,立人集团为了从大批教师手里搞到借款和投资款,先召开学校高层领导会议,把任务压给各校领导,再由校领导层层布置落实。

  更绝的是,立人还有“借款捆绑入股”之招,即要求每个教师入股30万元。为了帮助解决教师的资金不足,校方空头“借”给教师10万元,收两分月息,这笔钱视同投资款,每月从教师工资中扣除。另一头,施以压力要教师入股20万元。校方口头承诺,过几年这30万元的股金将返还3至5倍。校方同时表示:谁不入股,优先考虑解聘。这一威逼利诱的做法颇为奏效。

  立人集团同时夸大自己的资产以骗取公众的信任。在集团的36个项目中,有的是全资、合资、控股,有的仅仅是参股,如立人集团在上海意邦置业公司项目仅占20%股份,在温州信阳中泰置业公司项目中仅占18%股份。但公司却宣传这些项目均是全资控股。

  一个“庞氏骗局”在泰顺肆起

  长期以来,“立人”向公众吸存基本上玩的是翻版国外“庞氏骗局”的游戏,即不断吸纳新投资者的钱,并将其付给前期投资者。前期投资者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吸引后期投资者争先恐后投入。由此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盖起了巨额债务的海市蜃楼。

  “立人”是2011年10月30日宣布崩盘的,从当年4、5月起,已到了资金链断裂的边缘。为了把这场“庞氏游戏”玩下去“立人”立即推出4分、5分、甚至6分利进行揽存。由此,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纷纷跟入更为庞大的“击鼓传花”队伍中。债权人庄女士在已经借款数十万元的基础上,又凑起11万元搭在别人账头上存入。同时还组织父母兄妹凑起90万元共计101万元投入其中。

  有位债权人在最初投入30万元获得丰厚回报后,连本带息增投到100万元,还到她的亲戚家到处游说,凑足500万元投入。而她的借据中除了盖有育才学校财务章和财务人员的签名外,没有立人集团法人章和法人代表的签名,甚至连利率多少都没有写入。

  立人集团吸存的手法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如“钓鱼法”:单一推出一个矿产项目,以1∶1吸储,投资一年就返回与本金同等的利息,当吸引大量资金蜂拥而进后,又将利息降至3分。又如“短期信用法”:有的矿产或房产项目推出月息5分半至6分的高利,半年后全部兑现以示信用,由此大量吸引债权人卷入借贷。这些暂时获利的债权人又在无形中充当活广告,让立人集团的资金雪球越滚越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