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当苹果遇上困兽:IPAD商标缠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4 16:49 来源: 南方周末
ipad全国下架情况一览。 (CFP/图) ipad全国下架情况一览。 (CFP/图)

  一个是市值全球第一、粉丝如云的科技巨人,一个是名不见经传、被8家银行追债的濒临破产者。苹果和深圳唯冠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战争,竟打得难解难分。

  这是一场谁都不能输的战争,IPAD中国商标对深圳唯冠犹如溺水者之救命稻草,而对苹果来说,则意味着整个中国市场。

  2月22日,深圳唯冠起诉苹果旗下经销商——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官司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开庭审理。这是苹果与唯冠一连串IPAD中国商标纠纷案中最新的一起。

  美国当地时间2012年2月13日,苹果公司股价突破500美元,4663亿美元的总市值超过谷歌与微软市值总和。但这个科技巨人近期却深陷一场IPAD中国商标权官司。

  这并不是苹果第一次遇到商标纠纷。苹果自2000年开始的“i十年”中,曾陆续推出iMac、iPod到iPhone、iPad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其所遭遇的商标撞车不在少数,但几乎每次均以和解或购买商标权过关。

  苹果与深圳唯冠的商标权官司,使得IPAD中国商标的归属变得扑朔迷离。 (CFP/图)

  但这一次,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却将苹果拖入了一场长达数年的IPAD中国商标权纠纷案的缠斗之中。这场缠斗之所以旷日持久,原因在于,苹果不愿为自己已经买过的商标权再一次埋单,而深圳唯冠则不愿承认前次转让交易,坚称自己才是IPAD中国商标权的拥有者。

  谁的IPAD

  深圳唯冠陆续在中国多地起诉苹果经销商侵权之后,苹果方面在2012年2月17日通过科技博客网站AllThingsD发表声明称:“我们几年前购买了唯冠在10个国家的IPAD商标全球使用权,但唯冠拒绝履行与苹果公司之间的协议。”

  这则声明解释了为何苹果与唯冠在IPAD中国商标权的谈判上无法达成和解,竟至走上法庭的缘故。

  南方周末记者从深圳唯冠代理律师马东晓和谢湘辉那里获得了有关IPAD纠纷系列案件的多份起诉书和判决书,这些材料大致透露出IPAD的商标转移路线。

  2009年8月,一家叫做IPADL的英国公司(简称IP公司),其员工Jonathan找到了唯冠英国子公司的员工Timothy Lo,表示希望能够购买所有唯冠拥有的IPAD商标。

  Timothy Lo告诉Jonathan:“我们在欧盟成员国和下列国家针对IPAD有商标:越南、墨西哥、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中国。”

  Jonathan称希望以2万英镑价格购买所有唯冠拥有的IPAD商标。Timothy Lo回复说:“这件事已经达到一个需要你和我们中国同事直接沟通的阶段,我同事的名字是麦世宏,他负责我们法务部。这封电子邮件也同时抄送给他了。从现在起,请你们直接沟通。”

  2009年10月22日,一个叫做“Hui Yuan”的人,以深圳唯冠的邮箱系统,给Jonathan发邮件,宣称自己是唯冠法务部成员,要求继续谈判,并表示愿意接受3.5万英镑的报价。

  2009年12月1日,IP公司将IPAD所有商标,包括深圳唯冠注册的两个商标(IPAD中国商标),发邮件给唯冠确认,Hui Yuan确认了“附件为所有已注册国家的证书副本”,同时表示,钱要打给台湾唯冠。

  同在这个月,台湾唯冠出具授权书,同意并授权麦世宏代为签署商标转让协议。该授权书有唯冠国际的董事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杨荣山的盖章和台湾唯冠的盖章,但只有麦世宏一个人的签名。

  12月23日,台湾唯冠跟IP公司签署了协议。协议的签署人为麦世宏和IP公司的一个董事。同一天,两人还分别代表台湾唯冠和IP公司签署《中国商标转让协议》,约定台湾唯冠以1英镑价格将深圳唯冠注册的IPAD商标转让给IP公司。

  按照杨荣山2012年2月17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时的说法,当时唯冠方面被IP公司告知,因为IPADL和IPAD近似,所以想购买IPAD的商标。公司刚成立7天,还没决定做什么产品,未来可以保证不会做跟唯冠竞争的产品。

  2009年刚好是唯冠财务危机爆发的一年,整个唯冠公司的策略是海外收缩。当时唯冠在海外差不多有20个工厂和办事处。

  “当时麦(世宏)律师跟我说,有个公司要买我们的IPAD的商标,我问是哪个公司注册的这个商标,对方说,是台北唯冠注册的,当时我就去问台北唯冠,说这个商标是否想继续持有,当时台北唯冠是要收缩的。”杨荣山说,对方出价是2万英镑,当时同事来问他,被他骂了出去,说连注册费都不止这个费用。

  杨荣山称,后来IP公司写了个邮件,大意是认为2万是个合适的价格,如果唯冠要求更多,IP公司会用法律手段,撤销唯冠的IPAD商标。当时,唯冠商标在英国已经连续多年未使用。

  唯冠2003年去阻击苹果注册iPod商标的时候,花费了很多钱,杨荣山说,唯冠害怕再闹这样的事情,就签约了。

  但深圳唯冠代理律师马东晓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杨荣山自称知道卖掉了台湾唯冠持有的IPAD商标(除中国外全球其他国家),但不知道卖掉了深圳唯冠注册的IPAD中国商标。而且杨荣山没有看到转让的合同,也没有签字。另外,现在麦世宏“好像已经找不到了”。麦世宏交易时用的名片,写的是深圳法博智权专利商标法律事务所总经理。

  2012年2月22日,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上苹果中国公关部黄昱娜女士,她表示,苹果目前能公开回应的就是之前的声明和律师函。在此两天前,金杜律师事务所首次以苹果代理身份向唯冠创始人杨荣山发送律师函,苹果称“深圳唯冠对商标转让毫不知情”等言论失实,深圳唯冠全程参与了IPAD中国商标转让。

  艰难的缠斗

  2010年1月27日,苹果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向市场推出iPad平板电脑之后,IP公司多次要求麦世宏完成深圳唯冠注册的IPAD商标的转让程序,即商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移程序,但至今未果。

  南方周末记者从深圳唯冠律师团那里获得的信息显示,2010年2月,IP公司和苹果签订权利转让协议,苹果公司以10英镑获得IP公司买来的IPAD商标。

  2010年4月3日,iPad产品开始在美国向公众销售。苹果公司在2010年9月16日在中国销售iPad。这半年的时间差,是苹果留给中国市场的谈判时间。

  作为唯冠公司重组工作协调人和深圳唯冠请来的IPAD商标争议公关负责人,和君创业总裁李肃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2010年,8家银行查封深圳唯冠公司之后,苹果还派律师与8家银行协调有偿转让商标。当时苹果的律师,挨个去找了8家银行谈判,甚至出现过1000万美元的开价,而且当时苹果要求在谈判期间不能转让。

  但双方对价格的期待相差太大。与汉王申请的i-phone商标不同,唯冠科技申请的IPAD与苹果的iPad字母排列完全一致。汉王出售i-phone所得的365万美元,相当于汉王上市募资的十分之一。

  李肃说,债权人对于补偿价格的最高补偿预期是4亿美元。这些钱差不多可以补完整个唯冠的资金窟窿。

  久谈未果,率先发起诉讼的是苹果公司。2010年5月20日,苹果联合IP公司,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诉唯冠控股、台湾唯冠和深圳唯冠以及杨荣山。香港Colin Andrew Shipp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认为,IP公司就IPAD中国商标的买卖订了一份有效并可执行的合同。

  不久后的2010年6月,苹果和IP公司在深圳中院起诉深圳唯冠,要求确认苹果对深圳唯冠注册的IPAD商标权的拥有。但在2011年12月5日,深圳中院作出苹果败诉的判决。苹果不服,继续向广东省高院上诉,二审将于2012年2月29日开庭。

  深圳中院最后一次开庭时,深圳唯冠的代理律师马东晓去跟苹果请来的一个香港律师谈调解时,被告知苹果只愿意出几百万人民币和解。

  据李肃透露,唯冠国际的八家债权银行在2010年11月1日召开会议,讨论唯冠国际向苹果公司索要IPAD中国商标的“侵权费”相关事宜。

  深圳唯冠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在2011年3月向北京市西城区工商局提出投诉,认为商标在没有转让之前,深圳唯冠是IPAD商标所有人,苹果在中国大陆侵权销售。2011年6月份,北京工商局西城分局做出拟处罚的听证会,开出了2.4839369亿人民币的拟处罚决定。这些钱一旦收缴,将归入国库。

  苹果开始跟深圳唯冠谈判,工商局也暂停施行处罚决定。此后,深圳唯冠又在深圳福田区法院以及广州、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向iPad的代理销售商国美及顺电等提起诉讼,要求他们停止销售iPad。

  据马东晓透露,苹果在香港起诉深圳唯冠的案件还没有开庭。目前处在多轮交换证据、请专家、证人,交换证词的阶段。预计今年3月份在香港召开庭前会议讨论开庭时间。

  这场诉讼与反诉讼的斗争之艰难,也许超出苹果的想象。苹果此前的一些产品也曾遭遇过商标纠纷,但大部分以苹果胜利告终。例如,思科早于苹果推出了一款名为iPhone的产品,并因此引发了纠纷。但双方最终于2007年达成和解,分享这一商标。

  据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记录显示,富士通已经在2010年3月17日把iPAD名称的全部权利转让给苹果。

  苹果的对手

  深圳唯冠发起的几起诉讼中,被列为被告的都不是美国苹果公司,而是其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和经销商。而且,深圳唯冠都没有提出侵权索赔。如果要索赔,这将是天文数字。如果苹果输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罚款数额为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不少国内媒体算了一下,这个罚款数额最高会达到300亿元。

  “不起诉苹果总部,有唯冠为谈判留下余地的考量,也有我们作为律师的技术原因。涉外诉讼没有时限,审的时间很长。事情越拖越容易变大,变大了回旋余地就不大了。”深圳唯冠的代理律师马东晓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很显然,深圳唯冠起诉的目的只是将苹果逼回到商标转让的谈判桌上。因为,对这家被国内8家银行催着还债的濒临破产公司,以及背后同样面临倒闭的唯冠集团来说,手上拿着的IPAD商标已经是最值钱的资产了。

  在这场商标战发起之前,没有多少人知道深圳唯冠曾经是一家生产显示器的公司。其母公司唯冠1989年始创于台北,1997年以唯冠国际名义在香港上市,台湾商人杨荣山是唯冠国际的董事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唯冠集团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美国、巴西、英国和荷兰设立了子公司。其中,台湾唯冠和深圳唯冠都属于唯冠国际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都是杨荣山。

  杨荣山2月17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透露,1998年下半年,唯冠投入3000万美元,开始设计iFamily家族系列,其中包括iPAD设备。唯冠生产的第一代iPAD用的是CRT阴极射线管,虽然不是平板显示,但依然可以触摸。这台命名为“iPAD”的联网器,被认为“如果只需要上网,这是最适合的产品”,出厂价每台300美元左右。

  当时唯冠牌iPAD卖到了英国、墨西哥和巴西。但由于使用的是CRT,在比较干燥的地区很容易让触摸屏产生误操作,所以iPAD昙花一现之后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2000年,和深圳唯冠同属于唯冠集团旗下的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唯冠),在多个国家与地区分别注册了IPAD商标。第二年,深圳唯冠向中国商标局提交了两种类别的IPAD商标申请,并且都获得了注册。

  唯冠跟苹果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2003年。那一年,苹果去欧洲注册iPod随声听的商标,唯冠以跟IPAD商标近似为由阻止苹果注册。历经3年的诉讼,唯冠花费了巨资,最终放弃阻击。

  此后,唯冠以iPAD产品跟摩托罗拉合作。2003年到2008年,唯冠的公司战略一直是围绕“iFamily”来布局,逐渐成为全球前五大显示器制造商之一。

  但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得唯冠的最大客户——美国宝丽来破产,造成应收货款未收回,资金出现问题。当时唯冠希望通过使用IPAD商标,启动战略转型,重新进入小笔电和平板电脑市场。但此时的唯冠没有了资金流的支持。杨荣山回忆说,2008年,唯冠欠银行和供应商的款项达到20亿元人民币。

  陷入困境的唯冠,后来于2010年8月2日停牌至今,停牌前报0.202港元。根据唯冠国际停牌时的公告,唯冠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而对中国银行等8大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