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矿业独大引发裁员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4 17:33 来源: 财经网新华社悉尼2月24日专电 新闻分析:澳大利亚矿业独大引发裁员潮
新华社记者傅云威
澳大利亚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1月份失业率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5.1%,为2011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尽管如此,澳大利亚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近期金融、航空等行业陆续宣布裁员,一些分析人士担忧澳经济可能将经历一波裁员浪潮。
本月,澳新银行表示,为适应更严峻的全球金融环境,计划在澳裁员约1000人。西太平洋银行最近也表示,因信贷需求减弱,有意裁员400人。随后,澳大利亚航空公司宣布,受燃油价格上涨和大规模停航事件影响,公司上半财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3%,计划裁员500人。
对于这样的裁员潮,澳大利亚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金融博士郭生祥认为,矿业独大是其根本成因。他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澳经济运行相对良好,但矿业独大造成的失衡有所增加,由此引来的裁员现象还会持续。
郭生祥指出,长期以来,澳洲经济存在一个十分有趣的比例现象,即:凡是煤铁矿占出口比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澳元大约上涨2%。这个规律在后危机时代得到了验证。金融危机以来,澳大利亚煤铁矿出口占比增加了10%,对应地澳元汇率上涨超过20%。此外,煤铁价格较之同时期的国际油价上涨幅度更大,进一步加剧了澳经济失衡和澳元汇率上涨。
对于澳元走势,昆仑国际澳大利亚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苏志恒等市场人士预测,今年澳元汇率可能在欧债危机、矿产价格回落等因素作用下,经历前高后低的趋势。然而,鉴于澳元货币属于典型的商品货币,其价格主要由煤、铁等六种商品构成,在发展中国家对矿产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澳元汇率短期难以显著回调。
澳元维持高位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显而易见。
首先,农业、教育出口的汇率成本增加,经营困难,在国际上被替代的概率大增。在某些制造和服务业领域,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涨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价格下降出现倒挂现象,迫使部分企业半停产、停产、裁员甚至倒闭。
此外,资本流入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形成资产泡沫。金融危机以来,澳大利亚房地产开工率不足,出售率下降,抵押按揭数量大减,导致严重依赖手续费的澳银行业信贷总量、质量骤降,呆坏账率上升,新增信贷规模不足,业务量萎缩,资本回报减少,于是裁员不可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银行业固有的经营弊端也加剧了银行困难。
由于澳大利亚银行业被四大银行长期垄断,已形成较高收费习惯以及霸王利率条款,澳央行近期下调利率明显增加了银行经营压力。在投行业务领域,国际性较强的麦考瑞银行的投行业务输出较多,金融危机爆发后此类业务暴露出极大的汇率风险,导致衍生品亏损。
此外,在欧债危机中,一方面澳洲银行在欧洲的业务遭受损失;另一方面,欧洲银行加紧从其驻澳分支机构抽离资金。内外压力之下,金融业被迫裁员也就不难理解了。
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澳大利亚央行日前在季度经济展望报告中将澳大利亚2012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由此前的4%降至3.5%,通胀预期由3.25%下调至3%。
面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领域出现的困境,澳大利亚政府似乎并不急于出手干预。其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其一,矿业独大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当前裁员失业现象并非破坏性、全局性的,澳经济可能陷入不景气,但尚不至于爆发危机;其二,澳银行业的问题没有欧美同行那样严重,监管者或许乐见其风险充分暴露,从而促进银行业贯彻利于提高竞争力的改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