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金:关于转变观念加大力度推进改革的提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10:20 来源: 新浪财经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王均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基本点,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这些年来,也出现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一些领域改革经常出现反复性,“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的舆论交锋纠缠不休;民间借贷风波周而复始,这种间歇性发作的民间借贷风波,并非单纯脱离实体经济的现象,而是垄断领域改革不彻底造成的畸形生态,垄断领域改革已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行业规则和条例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甚至造成民间资本四处“盲目出击”的结果。房地产价格过快上升,多轮调控反复折腾。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诸多,有人形象地比喻为“脑子不转,身子转不动”,改革自然无法持续和深化,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改革力度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改革的举措不细致不周到形成误读,改革时断时续没有一以贯之所造成的,必须从上述的“不力”、“不细”、“不恒”中走出来。
在“十二五”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我们应当解放思想、转变思路,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始终树立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信念;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冲破思想藩篱,将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深化,建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议:
一、进一步细化政策,减少自由裁量权进而增强服务意识。
1、政府出台的每个政策,都要配以实施细则,减少或避免相关部门在执行过程裁量权过大,使得政策变味走样。比如“新36条”出台多时,由于一直由于缺乏相关的细则,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和融资困难等方面始终未能得到明显改善,出现了“弹簧门”、“玻璃门”等阻碍。
2、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动态评估、管理和调整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力度清理和调整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审批事项,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3、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当下,很多规则缺少预设和即使预设了仍然需要人来执行的特点,政府部门要倡导公务员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切实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二、进一步转变观念,促进企业在市场化竞争中优胜劣汰。
1、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改制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但在这一工作推进过程中,很多政府部门思想仍不够开放,对于不少改制企业仍然坚持国有资本控股,其他所有制股东合占少数股权。由于国资“一股独大”或民资只是作为改制的点缀,不利于其他股东充分发挥其能力特长,使得企业改制的效果违背初衷,在社会上出现“国进民退”的议论。
2、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创新精神,在较大规模的国企的改制工作中由原先的坚持国资绝对控股改变为相对控股进而舍弃相对控股。举例来说,即由原来企业改制后的国资至少须占51%股权改为至多占49%股权,剩余的股权由其他数家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分别共同持有,运用股东议事规则充分调动参股企业的积极性,贯彻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体现公平公正的市场化竞争。
3、尊重企业界诉求,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合理引导资本流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没有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进一步放水养鱼,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1、加强财政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的用工成本。
目前,企业承担的社保负担过重,可考虑将社保统筹部分由各级政府补贴承担,对参保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新增社保额度给予财政补贴,或者直接减免。
2、加大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培育小微企业成长力度。
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连续18年高于GDP增速,而吸纳了大量就业的中小微企业(占中国企业总量90%以上)创造的税收却比较少,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不大。因此,有计划分阶段通过逐步提高税收起征点和降低税率等各种措施,不断减轻小微企业的实际税负,直至像免征农业税一样免征小微企业的全部税费。减免过路、过桥等费用,降低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运输成本。
3、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支持,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创新。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支持有能力的民间资本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参与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地方性、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公平准入,允许民间资本与国有享有同等待遇的持股比例。改变目前金融市场垄断的局面,放开金融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加大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