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十年记者会 总理三引林则徐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4 17:43 来源: 法制晚报

  《温文尔雅》主编详解: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台湾问题成诗文主题

  “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今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素书》中的诗文作开场白,表达在最后一年任期里他的心情。

  同时,继2003年、2008年记者见面会后,他第三次提到林则徐的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统计,温家宝自任国务院总理以来,在不同场合引用诗文130余次,其中“两会”期间最为频繁。

  纵观温总理十年来在记者见面会中引用的诗文,可以看出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和台湾问题成为引用诗句中的主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汪龙麟曾主编过温家宝诗文名句语录——《温文尔雅》一书,该书收录了自2003年以来温总理引用的古今诗句103条。今天上午,王龙鳞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理开场引用《素书》,是想传达他将秉承自己敢作敢当的“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开场白          引《素书》  表达敢作敢当之“义”

  今天上午,汪龙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温总理引用的“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出自汉朝黄石公《素书》正道章第二,在《淮南子》中也出现过类似诗句。

  其表达的意思是恪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质疑,能居义而不反顾,才是真正的人中俊杰。

  汪龙麟分析,总理之所以开场就引用该诗文,是想传达今年虽是其任期的最后一年,但仍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和以前一样坚守职责。更重要的是,他将秉承自己敢作敢当的“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汪龙麟介绍,黄石公《素书》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另名《钤经》,又名《玉钤经》。

  《宋史·艺文志》载:“宋代有黄石公《素书》一卷,张良所传。”

  传说当年黄石公故意把鞋子弄到桥下,张良毕恭毕敬地为老人拾鞋穿鞋,后来老人又几次考验张良,张良终于通过了考验,于是黄石公就把自己的一本书传授给了张良,这部书就是《素书》。

  张良将书带进了自己的坟墓。张良死后大约500年,盗墓人从张良墓里偷了这本书,才在民间流传开来。这段故事记载于宋朝人张商英为《素书》写的序里。张良后来用这部书里的知识帮助刘邦取得了天下。

  回顾               三提林则徐诗句  不计祸福

  今天上午,在评价自己工作时,温总理第三次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继2003年、2008年记者见面会后,温总理第三次以该诗文表达自己今后不计祸福、一心报国的工作态度。

  温总理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

  记者注意到,这是继2003年、2008年记者见面会后,温总理第三次以该诗文表达自己今后不计祸福、一心报国的工作态度。该诗句出自林则徐的《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汪龙麟告诉记者,林则徐过世前要求家人把这句话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温总理应该是很欣赏这句话,在他任总理的第一年以及连任时再到今年,都有引用,表达了温总理始终如一的执政理念。”汪龙麟分析。

  总理发布会引用诗词解读(部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时间:2003年3月18日 出处: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背景: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    

  释义: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场景重现:2003年3月18日,刚刚当选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召开记者会。德新社记者问他的工作风格是怎样的。温家宝说:“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专家解读:温家宝总理引用林则徐的两句诗来作答,简洁地表达了自己今后不计祸福、一心报国的工作态度,同时也表现了总理鞠躬尽瘁、敢为天下先的奉献精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时间:2003年3月18日 出处:《孟子·告子下》  

  背景: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    

  释义:在忧患中得以生存,沉迷安乐则会衰亡。

  场景重现:中央电视台记者问到关于如何面对当前困难和挑战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首先肯定了上一届政府的工作,然后表示:“我们现在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前任的基础上开始的。前人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还要我们继续进行开创性的工作。我总记得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专家解读:温家宝总理用孟子的这两句话,非常简洁地表达了本届政府对中国现状的清醒认识,充分表现出总理在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诸多问题时不骄不躁的态度和过人的胆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时间:2004年3月14日         出处: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背景: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    

  释义:尽管娄山关地势险要,不可逾越,但却依然要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将其穿越。

  场景重现:温家宝在记者会的开场白中说:“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家解读:2003年,温家宝任总理的第一年,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席卷全国、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国际国内的种种问题如同当年万里长征的艰难险阻。

  “而今迈步从头越”,正是表达了这种战胜困难的信心和乐观的英雄主义情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