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宝洁带头日用品涨价 众厂家跟随只是时间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02:23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 冰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宝洁提价或将引领日用品价格普遍上调

  近日,国内日化市场宝洁成为首个提价者。

  据了解,从本月1日起,宝洁旗下的海飞丝、沙宣价格将上调10%~20%。这是继金龙鱼、福临门等食用油宣布涨价后,又一日用品类的价格调整。

  而此次宝洁的提价,距离上次调整中国产品价格时间还不到一年。

  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约谈了包括宝洁在内的几大日化巨头,希望企业不要轻易涨价。不过到了5月底,宝洁等企业又重启涨价计划。

  4月9日《证券日报》记者致电宝洁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她对记者表示:“关于近期涨价事宜,公司不方便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提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现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而我国日前又大幅上调了成品油价格,日化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物流成本等大幅上升,其利润空间随之缩小。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日化企业会选择对其产品进行提价。

  他同时表示,“从日化产品当前的价格基数和以往的平均提价幅度来看,15%的价格增幅偏高。因为经过多次提价,目前日化产品的价格已经处于高位,而且此前日化产品价格的平均涨幅大约在10%左右”。

  成品油上涨“蝴蝶效应”

  李加楠对记者表示:“由于我国日化行业的竞争较为充分,相关企业可以对其产品自由定价,而且宝洁此次提价并没有违反相关规定,发改委因此次提价而处罚宝洁的可能性不大。去年联合利华遭到处罚主要是由于其高调发布日化用品涨价的信息,市场上关于日化巨头即将集体涨价的信息疯传,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较大”。

  今年1月27日宝洁公布了最新财报,财报显示,宝洁当季净盈利从上年同期的33.3亿美元(合每股1.11美元),降至16.9亿美元(合每股57美分),净利润降幅达到49%。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宝洁方面表示主要是由于材料成本的上升,加上部分业务价值的减低。

  为此,宝洁计划在2016财年前缩减100亿美元成本。

  2月初宝洁宣布裁员计划,裁员1600人,很快又表示计划在2013年6月前再裁员4100人,也就是说,将有5700个非制造岗位人员将被裁掉。

  宝洁中国对外事务部总监梁云表示,“从目前来看,此次裁员是否涉及中国区还不能确定”。但她同时强调,如此规模的裁员可能涉及中国区的员工,中国区的具体裁员人数将依据宝洁中国区的业务需要来制定。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宝洁涨价是成品油价格上涨“蝴蝶效应”的显现,民生用品“涨”声迭起,食用油、奶粉、快餐相继调涨,物价攀高之势难以阻挡。

  发改委再开罚单很难

  而这距2011年国家发改委处罚联合利华带头涨价一事不到1年时间。

  2011年5月6日宣布,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上海市物价局对其做出2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这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针对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开出的首张高额罚单。

  “对散布涨价信息引发市场波动,特别是造成抢购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将严肃查处,予以严惩。”当时发改委相关人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但4月9日记者再次联系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问询宝洁涨价一事,发改委的相关态度时,其拒绝对此次宝洁的涨价表态及谈论此事。

  李加楠指出,“日化企业是否决定涨价与其成本控制能力和发展战略有关,与是否遭受发改委处罚的关系不大。事实上,去年在遭到发改委的处罚后,联合利华仍然对其日化产品进行了涨价,发改委的处罚并没有遏制联合利华的涨价行为,只是将其涨价时间延后了。”也就是说发改委的处罚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与国外的天价罚单相比,国内最高200万元的处罚似乎有些“小巫见大巫”。

  2011年3月3日西班牙政府反垄断机构对美国宝洁公司、法国欧莱雅公司、德国汉高集团等8家化妆品制造商处以共计5000万欧元的罚款,原因就是上述企业涉嫌操纵市场价格、乱涨价。无独有偶,2011年4月13日,美国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集团两家公司因涉嫌在欧洲八国联合操控洗衣粉价格被欧盟处以总额约3.152亿欧元的反垄断罚款。

  李加楠指出,“宝洁在我国日化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大,其旗下日化产品的价格上调之后,其他日化企业随之上调产品价格只是时间问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