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3月份CPI涨3.6% 食品价格上涨7.5%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11:53 来源: 解放日报

  CPI涨3.6%,究竟高还是低?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杨群

  该如何评价物价

  ■3月份,食品价格上涨7.5%仍然是领涨CPI的主要因素。粮食价格上涨4.3%,影响CPI总水平上涨约0.12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1.3%,影响CPI总水平上涨约0.78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20.5%,影响CPI总水平上涨约0.64个百分点。

  ■评价物价是高还是低,仅看CPI并无多大意义。CPI指数的下降,并不是说物价绝对值降了,相反价格还在涨,只是涨幅平缓了。

  ■虽然今年以来CPI涨幅有所放缓,但确实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而物价涨幅控制不力,就会引发“滞胀”,这比高增长、高通胀更令人担忧。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3月份CPI同比涨3.6%。3.6%的CPI涨幅,究竟算高还是低?

  这涨幅与去年7月6.5%的高点相比,自然低了不少;但较之上月,又有反弹,重返“负利率”时代。今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指数从去年年中“6”字头的高点,下降到了“3”、“4”字头,但许多消费者依然反映,生活中并没有感到物价有多少下降,依然是“觉得物价高”。

  虽说CPI指数已妇孺皆知,但概念经常存在混淆。CPI被称为“物价指数”,许多非专业人士因此把它误解为表征物价水平的一个数据指标,由此产生疑问:既然统计部门称CPI降了,为什么自己感受到的物价却往往是只涨不降呢?

  其实,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一个相对数,它反映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而不是价格水平本身。简单地说,3月份的3.6%,是指相比去年3月份,今年3月份消费价格上涨了3.6%。也就是说,CPI指数的下降,并不是说物价绝对值降了,相反价格还是在涨,只是涨幅平缓了。因此,评价物价是高还是低,仅看CPI并无多大意义。

  那么,3.6%的同比涨幅,算高还是低呢?乐观派认为,尽管与2月份相比涨幅又有所反弹,但是总体上今年以来物价涨幅已经告别 “5”字头时代,意味着前期困扰中国经济的高通胀压力已明显缓解,综合考虑到全球经济降温导致输入性通胀压力缓解,国内投资拉动也明显放缓,因此当前已经看不到明显的通胀回潮动力。悲观派则提醒,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很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能性依然很大,如果货币政策有所松动,通胀随时可能回潮,因此不能放松警惕。而国际上一般认为,CPI指数超过3%属于通胀,按照这一指标衡量,当前我国的物价涨势依然还有几度“低烧”。

  更重要的是,CPI数据是算高还是低,不能孤立地只看这一个数据。参考几个相关数据联系起来看,更有助于客观分析物价水平和通胀形势。比如,CPI应该和GDP联系在一起看,当一个经济体处于经济高增长期的阶段,往往其通胀率也较高一些。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在10%左右的时候,通胀与否的标准应该从3%放宽到5%甚至更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略高的CPI指数也在承受范围内。而随着我国经济主动调结构、促转型,经济增速有所控制放缓,在“放慢一档”的GDP增速大背景下,消费者和企业等各种经济主体对CPI的感受就会更为敏感。

  所以,虽然今年以来CPI涨幅有所放缓,但确实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而物价涨幅控制不力,就会引发“滞胀”,这比高增长、高通胀更令人担忧。

  判断CPI涨幅的高低,也要与收入的增幅结合起来看。如果居民收入可以与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相对同步,那么物价合理上涨对于老百姓生活的影响不至于太大,但如果收入涨得慢,物价涨得快,那么老百姓对于通胀的感受就会更强烈。因此,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同时,如何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只有这样综合起来考虑,评价CPI的高低才有意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