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官员财产公开步履维艰 网友高度持续关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7 11:31 来源: 法制日报

  ■中国经济时报经济舆情事业部

  官员财产公开这一问题,近期得到了网友极高的持续关注度。

  自240多年以前瑞典首创官员财产透明制度以来,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被称为终极反腐利器,被世界多国效仿。将官员本人、配偶及子女的收入、房产、汽车以及经商办企业、投资入股等情况暴露在阳光下,被认为是一种从源头约束官员贪腐行为的积极举措。

  在我国,官员财产公布从17年前提出,到现在全国极少数地区试点性执行,无不显示着财产公开是一条曲折艰难的道路。难怪有网友大声疾呼 “官员财产公开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决心问题”。多数网友都赞成官员公开自己的财产,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只要你问心无愧,没有不义之财,怕什么财产公开。

  另一些网友则从学理上探究了官员财产公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公示官员家庭成员财产可以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官员作为公众人物与公共权力的行使者,群众不仅对其寄予厚望,而且有权监督其如何使用权力。在一定意义上讲,官员的隐私空间比普通公众要小一些,其家庭成员的有关信息并非单纯的隐私,而是一种公共资源,公众有权知晓这种公共资源。掌握公权力和公共资源的人,必须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而在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宁夏银川、宁夏青铜峡这五个官员财产公开的试点地区,零投诉与零异议成为财产公开两年多以来的共同结局。网友表示,零异议与零投诉的弦外之音即是:公示了官员财产又能怎样?

  财产公开在试点地区的公开程度与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仅限内部公开,有的是公开条目有限。总而言之,公众并没有享有本应有的知情权、核实权与相应的监督权。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官员权力依旧无法受到平衡与制约。网络上几乎是一边倒的态势对于官员财产公开后零投诉持否定态度。一方面是对于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本身的不信任,没有监督审核机制,没有完全透明化;另一方面是对公民权利缺失的担忧,国民性的沉默使得公权利可以无限扩张。更有网民表示,官员财产公示试点收获 “零投诉零异议”成果,其主要成效在于让公众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对“试点”的期待心态。

  有媒体认为,“零投诉”其实是舆情高危预警的信号,公众本应通过常规的渠道如投诉或表达异议来反映问题。而当通过常规渠道并不能了解到足够多的信息,或是常规渠道无法解决问题时,常规渠道便被闲置。公众很有可能会在某一节点,选择其他的非常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应该深究“零投诉”出现的原因,以及思考如何应对。网上呼声最高的建议是组成一个由群众代表、财务部门、银行和媒体共同组成的调查小组,对公示的信息进行核实,并形成群众与官方的良性互动。

  有不少网友称,这是一条艰难的公示之路,需要建立在现代公民与政府对等关系的平台之上。而这一平台的形成,有赖于全体网民与其余所有公民的共同努力。

  (执笔:杨希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