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红基会公布5-12灾后重建中标项目七成成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6 16:23 来源: 法制晚报

  本报讯(记者 王田)今天上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下简称红基会)公布了5·12灾后重建公开招标项目评估报告。项目涉及资金1700余万元,17个项目中12个比较成功,占70%。

  评估报告发布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召开。这份评估报告由红基会委托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撰写。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一个月,红基会就募集了11亿元善款,其中2000万用于资助17个民间社会组织项目参与震区灾后重建。

  这17个项目被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类、灾后社区综合建设类等五大类。从2008年秋季开始实施,到2011年夏季基本结束。实施过程中,超过30.5万名灾区居民受惠。

  17个项目12个成功

  调研结果显示,17个项目中有12个被评价为“比较成功”。报告显示,17个项目中13个留下了长期性或永久性的物质设施;12个在当地留下了某种项目执行和运作的理念和制度模式。

  “乐和家园”项目共获得总额为365万元的项目资助,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资助的17个项目中最大的一笔善款。项目实施地点为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目标为用两年时间重建一个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包括民居、生计、医疗、环保、伦理以及村民参与的可持续、综合性生态社区。

  评审意见:“我们认为这个项目是成功的。”评估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能说。

  报告内容

  一个“失败”也成了典范

  20万元的资金,用于支持30户农户养殖180只山羊,一年多后,将农户自筹的圈舍、药品、饲料等投入计算在内,每户农户最终亏损约2000元。

  如果从增收的角度看,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在彭州市小鱼洞镇杨坪村开展的生计项目无疑失败了。可是,包括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教授在内的多名评审专家,给出的评价却是“社区生计发展项目的典范”。

  海惠项目总监程培宁解释说,增收目标没能实现,主要是客观原因所致,比如当时正好碰上了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等。

  评审意见:项目确实达到了政府官员和村民意识及能力提升的效果,“海惠”在项目中运用的理念和社区动员技术十分专业,这些软性成效比一个项目具体让农户增收了多少钱更有意义。20万元的经费用有所值。

  ●新闻背景

  2008年6月17日,中国红基会在北京召开了“5·12灾后重建项目公开招标”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从汶川地震救灾捐款中拿出2000万元,面向国内民间公益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公开招标,实施灾后重建项目。

  国内共有80多家民间公益组织参与竞标,最终有15个民间公益组织申报的项目中标,项目中标金额共1719.36万元。

  文/记者 王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