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家电节能补贴靴子落地 有利调结构稳增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1 12:57 来源: 国际商报

  作者:张云中

  日前,国家启动新一轮财政补贴节能家电推广工作,推广期限暂定一年,预计方案7月出台。今年4月,商务部开展的“消费促进月”曾被看作是家电下乡政策的接力棒,使得市场对新补贴政策出台预期一度落空。

  财政部数据显示,2007年~2011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316亿元支持“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逐步建立了以照明、家电、汽车、电机等四大类产品为核心的推广体系。据测算,新一轮扩大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举措有望拉动消费需求4500亿元,并实现年节能117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

  对于此次节能补贴新政,有观点认为,这将推动家电企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高消耗家电产品被高效能产品取代,部分“龙头企业”将受益。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此项政策在扶持行业的同时,也在削弱行业的竞争力,对大型企业而言有利有弊。

  补贴新政有利调结构稳增长

  此前,“以旧换新”、“家电下乡”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成为推动国内家电业发展的三大动力。但随着政策到期,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空调、冰箱等主要细分行业出现大幅下滑。对于今年的节能补贴政策,部分家电企业表示期盼已久。家电专家陆刃波表示,政策的出台有益于那些在环保方面要求严格的企业,大企业在这方面更有竞争力。“研发能力强、节能产品占比高的龙头企业将最为受益。”

  据专家测算,在此前实施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三大政策中,年均补贴金额分别为150亿元、120亿元、80亿元,合计年均补贴金额约为350亿元左右。如今265亿元的补贴仅集中在高效节能产品方面,可见国家对节能减排事业的重视,对促进企业升级的决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表示,此次财政补贴扩大节能家电消费,实际上是延续前期4万亿元投资的刺激政策。此次政策针对节能产品的消费,有利于结构调整,同时也是为了应对经济增速下滑,稳定增长。

  市场自由竞争强过政策补贴

  “和新的补贴政策出台相比,企业更倾向于市场化竞争。”一位大型家电企业负责人称,一方面,补贴政策对未来的市场空间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加大行业的波动力度;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性的补贴政策实施期短,且缺乏倾向性,导致目前行业鱼龙混杂,没能真正达到补贴的目的。

  分析人士指出,必须看到,有时政策也是一把“双刃剑”,并可能留下“后遗症”。媒体曾报道,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之后,由于部分家电生产企业关门倒闭,造成“下乡”产品有人卖无人修,售后服务成了老大难问题;在以旧换新之后,原本已经无以为继的许多家电回收小作坊卷土重来,挤压影响了行业“正规军”。

  家电行业知名专家刘步尘指出:“我想特别提醒企业注意的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来自市场而不是政府,切勿养成‘补贴依赖综合症’。2011年,某家电企业因为‘节能惠民’政策终止而出现巨额亏损,已经为家电企业敲响警钟。另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要适可而止,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有可能导致企业自主生存能力下降。基于此,我反对将补贴政策常态化。”

  就“节能补贴”新政,某大型空调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几年的刺激政策,有正面作用,但也透支了市场,部分杂牌企业通过打擦边球‘起死回生’。三大政策实施后,市场该刺激的已经刺激了;今后不刺激,空调业也会往节能方向走。”

  节能补贴政策监管存在真空

  另有观点认为,如何避免企业虚标产品能效的骗补行为,应该是这次节能补贴政策落地的关键。

  不久前,国内家电行业的重量级人物——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语出惊人:虚标能效标识已成白电行业“潜规则”。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家电能效标识制度本身的确存在严重缺陷,比如第三方抽检力度有限;家电型号太多,监管起来确有相当难度;更有一些资质较差的小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直接在能效标识上造假,明明没有达到一级能效标准,却私自将检测标签撕毁,贴上一级能效的标识等。

  相关专家认为,补贴政策在现实操作中还存在着寻租空间,可能出现部分厂商造假套取补贴的现象,而且一些应该被淘汰的厂家因为拿到国家的补贴又重新上马,这属于对市场自身发展的人为扭曲,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这大概也是大品牌家电企业对促销政策并不十分感兴趣,而二三线家电品牌却对此翘首以盼的原因。

  对此,专家建议,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政府对相关产业加以指导和扶持是必要的,但消费促进政策应在出台之前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以防止政策刚一出台就在操作层面留下寻租空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