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王丕勤的27年望江情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16:32 来源: 《经济》杂志

  源于一份担当,他临危受命带领望江人拼搏闯荡;始于一种坚持,他披荆斩棘建设望江;起于一个理想,他不断思变终成为望江脊梁。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招待所,在他的带领之下,已经成长为一家高品质、高品位、专业化、国际化、文化型、森林型的五星级宾馆——望江宾馆。他就是望江宾馆总经理王丕勤。

  王丕勤的27年望江情缘

  文/本刊记者 刘璐 实习记者 胡紫燕

  初见王丕勤,他正在大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拾起烟头,扔进垃圾桶。看到《经济》记者前来,他立即掏出手帕,把手擦拭干净面带笑容迎上前来。王丕勤对记者说:“干宾馆服务这一行,发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会对服务质量以及自身品牌建设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所有管理干部到了现场都是服务员。”

  出生在四川省射洪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中的王丕勤,从小就有着浓郁的军旅情节。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王丕勤毅然告别家乡,入伍沈阳军区某部。因为表现优异,素质过硬,24岁的王丕勤被保送到大连陆军军事学院深造。“正是由于部队这所大学的熏陶和培育,才锻造了我现在雷厉风行、英勇果敢的性格与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胆识和能力。这也是望江宾馆发展取得辉煌的根本所在。”王丕勤告诉记者。

  1985年1月,因工作需要,王丕勤被调入成都军区第四招待所——望江宾馆担任经理一职。未曾想,他就这样与望江宾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任不久,军区首长便要求他带领20多人前往硝烟弥漫的边防前线,任职前线指挥部磨山招待所所长。“这一去就是好几年。”王丕勤感叹道。因为战时保障任务完成出色,王丕勤荣立二等战功,招待所荣立集体三等功。在前线的这次保障,让王丕勤更加坚定一个信念——服务工作无小事,保障就是在打仗、在做贡献。

  筚路蓝缕 艰辛创业如履薄冰

  1994年6月6日,王丕勤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成都望江宾馆总经理。之所以说是“临危受命”,是因为王丕勤在接任望江总经理这一职务之时,宾馆里一片死寂:设施陈旧,管理与市场经济没有完全接轨,计划经济痕迹严重,人心懒散,人才流失严重,效益降低。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王丕勤寝食难安。他坦言:“当时总经理的任命下来以后,我脑海里闪现过蜀汉名臣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一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深感责任重大。军队培养了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不允许我得过且过,更不允许我安于享乐。只有顽强拼搏,不懈的努力奋斗,迎难而上,才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对得起员工的期盼。”于是,王丕勤将“鞠躬尽瘁”定为了座右铭并十数年如一日地践行着。

  王丕勤认为,望江宾馆作为部队的招待所,在改革大潮中,首先一定要保持部队特色,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政治上永远合格;在坚持为兵服务这个根本毫不动摇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其次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绝不能继续“吃大锅饭”坐以待毙,要破旧立新趟新路,瞄准一流搞保障,通过市场化的运营和管理手段,向市场要效益,向世界学管理,全面提高“姓军为兵”服务保障质量。

  他带着管理团队,走南闯北学习取经,制定了望江宾馆“着力打造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的城市森林型宾馆”的发展目标。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改建了基础设施,重新装修客房、餐厅,新建综合大楼。为了突出酒店文化特色,他还新建了望江春秋文化廊,对茵梦苑生态广场和园林区进行了重新规划,让宾客一走进宾馆就被先进文化和优美环境所熏陶。多年来王丕勤一直坚持在一线参与管理,牺牲了很多私人时间。“但得众生皆饱暖,不辞累病卧残阳。”巨大的压力让他晚间常常失眠,思考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望江宾馆呆过的管理层都知道,手机必须要保持24小时的畅通,因为总经理晚上随时会打电话交代事情,布置工作,甚至还会带着到现场去处理问题,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正是由于王丕勤全身心地倾注热忱,才使得整个望江团队始终保持昂扬的战斗力、强大的向心力和惊人的凝聚力,从1996年到2005年短短的十年时间里,望江宾馆上三星、评五星,实现了大踏步的跨越式发展。

  求贤若渴 文化襄赞屡创奇迹

  “打造一流的宾馆仅仅靠硬件升级是不够的,还必须软件同步升级。这个软件的核心,就是人才”。王丕勤告诉记者。在刚被任命为总经理的那段期间,望江人才断层的严峻形势,王丕勤倍感忧虑。“那时,我亲自带人到地方人才市场摆摊设点、赴全国各大高校招揽人才。只要听说哪里有人才,我们就跑到哪里,即使‘四顾茅庐’也要把人才请来。”王丕勤说,“当年所招的第一批大学生如今已经成为了宾馆建设发展的主心骨。”

  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王丕勤还高度重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活到老,学到老’,人才不能只是适应一时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健全的人才再教育机制。”王丕勤告诉记者,多年来望江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措施,大力开展培训活动。为了拓宽干部员工的眼界和思维,更好地提升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望江宾馆多次组织管理干部和员工到国内外进行考察学习,望江宾馆的管理干部更是走遍了世界各国,见多才能识广,最终培养出了一批知识化、年轻化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功夫不负有心人,人才效应很快凸显。王丕勤递过来的一份名单让记者大吃一惊:全国饭店经营管理大师、全国青年突击手、全国优秀服务明星、全国川菜烹饪大师等奖项,望江人屡获殊荣。

  王丕勤将品牌文化建设作为核心和灵魂,用文化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统领企业建设发展的大局。他告诉记者:“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活的灵魂,在望江这个灵魂就是望江文化,我们用望江文化教育人、培养人、鼓舞人、激励人,用文化创新来推动品牌建设,把蒸蒸日上的望江建成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望江大学。”

  记者手记:

  王丕勤一生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将望江宾馆建成了全军行业典范。他用1个二等功、3个三等功,以及高级经济师、中国饭店业经营管理大师、中国饭店业和餐饮业高级职业经理人等8个“头衔”,验证了自己的选择和对梦想的追求。如今,望江宾馆名扬四海,先后获得了全球五星金钻奖、金叶级绿色饭店、全国百优饭店、四川省最佳星级宾馆的称号。每当面对别人的表扬,王丕勤总是说,望江宾馆就是我的家,我把一生的梦想和追求都放在了这里,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日这所望江‘大学’的品牌熠熠生辉,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欣慰,这不仅仅是我的荣誉,这也是全体望江人的荣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