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硅谷玫瑰桑德伯格:Facebook的家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2 05:1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CFP图片CFP图片

  □本报记者 杨博

  5月18日,当马克·扎克伯格与上千名员工在脸谱公司(Facebook)总部共同庆祝公司上市时,谁也不会忽略掉这群穿着帽衫和牛仔裤的硅谷“极客”中间,还站着一位穿着精制套装的女人。她就是雪莉·桑德伯格。

  如果说扎克伯格是脸谱公司的掌舵人,那么桑德伯格更像是脸谱公司的“家长”。她帮助这家公司建立了成熟的管理体系,确立了可扩展的商业模式,她帮助脸谱从一家校园社团式的企业成长为市值近千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在男性势力主导的硅谷,桑德伯格宛若一朵玫瑰,绚丽绽放。

  师从萨默斯

  现年42岁的桑德伯格出生于华盛顿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眼科医生,母亲是法语教师。在热衷参加社会活动的父母影响下,桑德伯格从小就展露出不俗的社交能力。1987年,她考入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在这里,桑德伯格遇到了自己的良师益友——劳伦斯·萨默斯。

  由于选修了萨默斯的公共部门经济学课程并且成绩出色,桑德伯格颇受萨默斯赏识。后来,萨默斯还主动要求担任她的论文导师,指导她完成了毕业论文。1991年,萨默斯成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没过多久,他就招募桑德伯格做他的助理研究员,研究印度解决麻风病、艾滋病等疾病的相关医疗课题。

  为萨默斯工作两年之后,桑德伯格重回哈佛商学院,两年后获得MBA学位。1995年,萨默斯出任克林顿政府的财政副部长。组建自己的团队时,他再次想到了桑德伯格。对萨默斯而言,没有人比桑德伯格更值得信任。

  “如果在一天的开始,桑德伯格发现自己有30件事要做,那么在这一天结束时她会尽量在这30件事前面都打上完成的勾。如果我犯了错,她会直接告诉我。她很忠诚,也很负责。”萨默斯表示。

  就这样,还不到三十岁的桑德伯格受邀出任萨默斯的办公厅主任。她的出现也给财政部带来了新的气息。有人说以往财政部开会时,男性高级官员往往围着桌子坐,级别低的女性职员坐在后面的座位区,但桑德伯格总会招呼大家坐到前面来。

  “桑德伯格的职业生涯中,有很重要一部分工作是在帮助他人进步,让他们被看见、被倾听。”

  加盟谷歌

  2001年,萨默斯任期结束,桑德伯格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将来。巧合的是,她咨询的第一个人正是时任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施密特建议她去“机多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就这样,桑德伯格离开华盛顿,从东海岸转战到南加州的硅谷,加盟谷歌公司,负责在线广告销售。

  彼时,网络经济泡沫刚刚破灭,小公司纷纷倒闭,大公司也在裁员。成立仅三年的谷歌公司当时还没有成熟的商业计划和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桑德伯格觉得这份工作很有吸引力。

  弃政从商的桑德伯格并没有遇到太大的“转型”障碍,相反进入商业领域,她的活跃的社交能力和高超的管理能力得到凸显。在充分挖掘建立在“用户明确需求”之上的文本搜索广告系统的优势后,桑德伯格迅速将这一优势转换为能够获取盈利的商业模式。凭借AdWords、AdSense等广告项目,谷歌在短时间内即实现盈利。一年后,谷歌获得知名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的认可,开始为后者提供搜索引擎服务。

  2001年桑德伯格刚刚加盟谷歌时,其广告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仅为15%,包括桑德伯格在内的在线销售部门仅有5名员工。而在桑德伯格的领导下,谷歌的侧栏广告业务收入激增,对公司总收入的贡献超过一半,成为谷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部门员工数量也超过4000人。

  日前在哈佛商学院毕业纪念日的演讲中,桑德伯格称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职业建议正是来自施密特。这个建议就是不要太书呆子气,“当公司迅速发展,正在产生影响的时候,你的事业自然就有了。如果你能有机会得到在火箭船上的工作,就别问是什么职位了,跳上去再说。”

  给大孩子们当“保姆”

  勇敢跳上“火箭船”的桑德伯格见证了谷歌在互联网领域创造的奇迹,但这并没有让她满足。2008年,桑德伯格又跳上了另一艘“火箭船”,这就是社交网络巨头脸谱公司。

  当时,成立不到四年的脸谱公司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但这家从大学宿舍起步的校园社团式的公司还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巨大的用户资源去实现盈利。尤其恼人的是,2007年末脸谱自主创新的商业平台“灯塔”因“牺牲用户隐私”差点被逼入绝境,

  此时有美国媒体表示,“如果有个聪明的‘成年人’在掌管一切的话,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而在脸谱内部,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教‘孩子们’怎么做。”

  谁能帮助脸谱找到合适的道路?脸谱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个严肃的问题。2007年圣诞节,扎克伯格遇到了对脸谱未来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人士”——年长自己15岁的“师姐”桑德伯格。仅仅3个月后,桑德伯格就告别谷歌,加盟脸谱公司成为首席运营官。

  硅谷上下对这一新晋“姐弟组合”十分意外。有人称这简直是“地狱一般的商业联姻”,还有人戏谑桑德伯格这个曾在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工作过的38岁的精英女性,“要去给一名23岁的神童当保姆了”。

  但这些并没有动摇桑德伯格的决心。在“工程师文化”弥漫的脸谱公司内,桑德伯格巧妙地设计了一种“社交化广告”模式,在用户页面上显示其“好友”对某个广告的喜好和具体评价。正是这种把“广告变成内容”的理念,不仅打动了一直对广告怀有抵触情绪的扎克伯格,也说服了广告商。

  就这样,脸谱公司成功找到了“用户产品”与广告之间的平衡点。2008年,脸谱全年的广告收入不足3亿美元。而到2011年,公司广告收入已经达到38亿美元,增长了近12倍。

  “没有桑德伯格的‘脸谱’将是不完整的。”合作多年后,扎克伯格已毫不吝惜对桑德伯格的称赞和感激。无论在产品战略、人事还是政治议题方面,桑德伯格都成为扎克伯格最重要的伙伴。随着脸谱公司的发展道路日趋明朗,这位被称为“脸谱女王”的商界女杰下一步会有何惊人之举,唯有拭目以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