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非法获利千万李旭利今受审 交银系多支基金涉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2 15:19 来源: 新闻晚报
  被告人李旭利在接受法庭讯问 摄影 陈永良   被告人李旭利在接受法庭讯问 摄影 陈永良
  晚报记者 周柏伊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晚报记者 周柏伊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因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曾经声名赫赫的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在“老鼠仓”里翻了船。今天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偌大的法庭里旁听人员济济一堂。

  李旭利案之所以引人注目,是由于其创下多个第一:基金业内第一位投资总监级涉嫌违法违规者;从公募转至私募涉案第一人;涉及金额上亿元在基金业创下纪录。

  上午庭审

  李旭利:有关股票操作只是帮助营业部完成成交量

  在今天的法庭上,检方指出,2005年8月至2009年5月,李旭利担任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投资总监,2007年8月开始兼任该公司交银施罗德蓝筹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在此期间,李旭利参与交银施罗德公司所有基金的投资决策,并对蓝筹基金的资金进行股票投资拥有决定权。

  2009年4月7日,在交银施罗德公司旗下蓝筹基金、交银施罗德成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进行股票买卖的信息尚未披露前,李旭利指令时任五矿证券深圳华富路证券营业部(现为五矿证券深圳金田路证券营业部)总经理李智君,在李旭利控制的“岳彭建”、“童国强”证券账户内,先于或同期于李旭利管理的蓝筹基金、成长基金买入相同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股票,股票交易累计成交额人民币5226.38万余元元。同年6月间,李旭利直接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股票交易累计获利额人民币899万余元,并分得上述股票红利人民币172万余元。

  检方认为,李旭利系基金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其利用职务便利获得该基金公司尚未公开的信息后,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规定,应以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追究刑事责任。

  面对检方的指控,李旭利首先表示,对于起诉书中的“指令”二字有异议。他称,有关股票的操作并非自己执行的,只是帮助营业部方面完成一些成交量,曾提示可以买些大盘股,至于购买量则是自己辞职之后才知晓。

  李旭利在庭上陈述,自己从1998年起从事基金行业,先后任职三家公司。 2008年三季度,他所任职的交银施罗德公司根据宏观大背景决定,投资瞄准包括煤炭、股票在内的原材料和资产方向。基于这样的判断,从当年11月起,至次年4月初,公司旗下几乎所有股票型及平衡型基金都参与购入此类股票。因为职务权限,李旭利每天会在交易结束后,对基金经理汇总的信息进行签字确认,自己对于这些交易都是知情的。

  在此之前,李旭利的妻子曾经开过股票账户进行炒股,虽然证监会有相关规定,基金从业人员的配偶从事股票交易必须报备,但由于李妻使用的是他人名字的账户,所以并没有报备。他们使用的账户名字一个是亲戚家的员工,一个是自家表兄,资金总额约三四千万。在李旭利在基金公司任职期间,该账户里的资金一直委托经纪人李智君打新股。

  在2009年4月的一个晚上,李妻接到来自李智君的电话,劝说其购入些股票,李妻不胜其扰,将电话交给李旭利。李旭利在电话中拒绝了李智君的劝说,但当对方提出“要么帮我完成点交易量”时,李旭利松口说“那就买点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这类的大盘股”,并明确告诉对方购入二三百万股。此后,李旭利称自己对股票账户再无关心。直到辞职后,才发现账户内资金全部购入了相关股票。

  李旭利称,2010年7月,得知证监会开始调查自己的时候,他正与家人同在美国。此后,他按时回国,并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当时自己并不知道案件已经转入经侦,否则定会自首。

  李旭利的代理人指出,在李旭利的股票账户购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时候,基金公司同期购入的其他煤炭类、地产类股票获利幅度其实大大高于金融类股票。而基金公司于4月下旬查出银行放给外地的贷款有可能形成坏账后,已经大量抛售股票,但李旭利却在6月中下旬才开始抛售,以此说明李并没有利用公司未公开信息的故意,操作股票只是基于自己的专业判断。

  截至记者发稿,庭审还在继续进行中,预计将持续一天。

  在投资领域曾声名赫赫

  “五道口”高材生,参与筹建国内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

  在投资领域,李旭利声名赫赫。这位毕业于“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高材生,26岁起开始在南方基金担当基金经理。在2001年—2005年的大跌中,他所管理的产品始终保持正收益。 2005年从南方基金跳槽交银施罗德之后,也一直保持稳健增长。纵观其投资生涯,是个“拿奖拿到手软”的人物。

  1973年出生于四川眉山的李旭利,生就一张白净的娃娃脸,身材不高。少时生活困顿,使其异常勤奋,为了走好人生每一步付出了双倍的刻苦努力。 1991年,18岁的李旭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学系,次年,在一场校园模拟股市大赛中,李旭利与高两届的师兄裘国根初次结缘,并开始展露出对投资的天分和兴趣,也为两人此后十多年的联手埋下了伏笔。

  大学毕业后,李旭利顺利考入素有“中国金融界黄埔军校”之称的“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为他积累了更多的人脉资源,也开阔了视野。在外界看来,“五道口”是一个神秘的小圈子,一部“五道口”的校友史几乎是中国金融史的翻版,有校友曾称“人不多,大家都熟,称兄道弟,互相帮忙”。看惯了校友们迅速积累财富,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个财富梦想。

  研究生毕业后,李旭利并没有选择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而是南下深圳,参与筹建国内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在南方基金,李旭利从研究员、交易员做起,凭借出色的业务水平,很快升任基金经理助理,并在2000年成为南方基金旗下“天元基金”的基金经理。

  那一年,他26岁。

  此后,在大多数基金公司如走马灯般换基金经理的时候,李旭利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四年,被业内称为“最长寿基金经理”。在此期间,A股经历科技股泡沫的破裂,指数从2245点一度跌近1000点,而他所管理的南方基金却始终能够获得正收益,逆市跑赢大盘。正因如此,李旭利和南方基金成为各项基金评选活动的常客,“金牛奖基金经理”、“晨星年度基金经理奖”等奖项拿到“手软”,其中李旭利兼任的“南方稳健”还拿下业内相当有含金量的“持续优胜基金”奖。

  到2004年,30岁的李旭利已成为南方基金这家当时全国最大的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

  少年英雄,谁与争锋?

  然而,正当李旭利在南方基金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他却于2005年出人意料地辞去所有职务,离开工作了8年的深圳,转战上海,筹建“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出任投资总监。

  “虽然从头至尾参与南方基金筹建过程,但从来没有自己组建过团队,而交银施罗德却为我度身定做投研团队,推出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基金,正是这种新鲜的吸引力打动了我。 ”对于这次跳槽,李旭利是这样解释的。

  彼时恰逢A股出现空前大牛市行情,李旭利带领其团队稳扎稳打,多只基金业绩稳健,获得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资金转入他人账户名下

  电脑泄露机密,大举建仓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上亿元

  2009年5月,正当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总资产规模接近千亿、李旭利直接掌管的资金规模超过百亿元时,李旭利再次出人意料地选择离开。

  这一次,他选择创业,而与他联手的正是他在大学时的师兄、如今资本市场的大腕级人物裘国根。两人合伙出资3000万元,创办“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裘国根担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李旭利出任首席投资官,主打“重阳5期”的操作。

  新产品募集后,短短30多天便吸引接近11亿元的资金追捧认购,创下国内单只私募产品募集规模的新纪录。彼时正是公募基金经理过档私募基金的高潮期,一时间“私奔”成为基金业的热门词,而阳光私募更是凭借2009年的突出业绩在2010年开始膨胀式发展。

  然而一年后,李旭利却以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理由”结束了在重阳投资的工作。 2010年10月25日,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重阳投资首席投资官李旭利先生由于身体原因和自身安排,已于近期辞去公司的职务,正式离开重阳投资。”

  消息一出,上海基金界如炸锅一般,公募、私募以及媒体都在猜测李旭利在此时选择离职的原因,一时间各种传言甚嚣尘上。面对各界询问,李旭利表示,自己离开是因为“身体一直不太好,比较累”。一个月后,关于他被监管层调查的传言便在坊间流传。直到去年8月下旬,李旭利证实被上海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刑事拘留。

  2010年下半年,上海证监局发起对交银施罗德基金另一位出走私募基金经理郑拓的调查。调查人员顺便将该基金公司其他人员的电脑亦带走调查,而李旭利早于一年半前辞去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总监一职。

  据悉,证监会稽查部门对所带走电脑过往交易记录进行逐笔检查,在调查李旭利个人账户的过往交易记录时,将其与李旭利所管理基金持仓详细比对,其中有多笔确凿的“老鼠仓”行为。基金公司“老鼠仓”有多种表现形式,最常见的是基金经理等,在以基金资金拉升某股前,先用个人资金在低位建仓;待某股价格被拉升至高位后,个人部分先卖出获利,李旭利采用的获利方法不外于此。

  监管部门在发现上述交易记录后,随即开始从资金流追踪,发现该笔资金在2009年2月前后转至外地一位营业部负责人名下。经过调查得知,该账户随后大举建仓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上亿元。上述两只银行股,在被该账户买入期间表现不俗。工商银行自2009年3月开始的每股3.65元,一路上涨至当年6月底的5.5元左右,涨幅达到50%;建设银行同期亦从每股4元左右上涨至6.5元,涨幅甚至超过60%。

  至此,整个案情得以被查清。

  分析

  “老鼠仓”是基金业顽疾,在业内并非秘密作案人员通过指令他人账户进行交易

  对于“老鼠仓”行为,取证难,获得证据后定罪也难

  基金业发展一直面临基金管理人和监管部门的博弈。市场多个主体之间,相互勾结,交换利益,损伤投资人利益的行为层出不穷。

  “老鼠仓”可以说是基金业的顽疾,这在业内并非秘密。近年来,基金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屡屡被查出,操作方式亦更为大胆和直接。监管部门也加大查处力度,频繁派出大批次调查人员调查。

  对“老鼠仓”行为的取证很难,而获得证据之后,定罪的难度同样很高。很多从事“老鼠仓”的人员熟知法律条文,一般不用自己及家属的账户直接操作,而是通过指令他人,用其他账户进行交易,在认定是否授意他人进行交易方面存在困难,除非取得直接证据。此前,“老鼠仓”的违规成本仅限于罚没所得、罚款、市场禁入等行政处罚,这难以遏制抱有短期获利心态的基金从业者。

  如景顺长城原基金经理涂强,通过网络下单的方式,操作亲属开立的两个证券账户从事股票交易,先于或与涂强管理的基金同步买入相关个股,先于或与该基金同步卖出相关个股,非法获利37万余元,被取消基金从业资格,除没收违法所得外,另罚款200万元,并终身禁入市场。

  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刘海,被查实通过电话下单方式,操作妻子黄某账户先于刘海管理的债券基金买入并卖出相关个股,为黄某账户非法获利13万余元,被取消基金从业资格,没收违法所得外罚款50万元,并罚3年禁入市场。

  而2008年时,证监会对于原上投摩根交易员唐建“老鼠仓”的处罚是:取消基金从业资格、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50万元罚款。不过,2009年2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七)》,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老鼠仓”行为定义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而情节严重的依照“内幕交易罪”的规定处罚。2009年10月16日,最高法和最高检公布了 《关于执行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追究基金 “老鼠仓”的刑事责任从此有了法律依据,该罪名即被确定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根据最新刑法修正案,“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相关规定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去年九月,证监会在通报中明确:“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加大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继续将打击内幕交易作为执法工作的重点,继续严肃查处市场操纵、基金‘老鼠仓’、虚假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 ”

  犯罪嫌疑人李旭利在担任交银施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期间,于2005年8月8日至2009年5月25日,利用未公开信息,非法交易股票2只,累计交易 (买入)金额达5226.38万余元,非法获利金额达1071.57万余元。

  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

  “交银系”多个基金被卷入“老鼠仓”

  日前,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李旭利“老鼠仓”案件进展。通报显示,李旭利“老鼠仓”一案涉案金额高达5000余万元,且涉及基金包括了交易蓝筹、交银成长和交银精选。

  根据通报信息,2011年7月,上海市公安经侦部门接公安部下发的中国证监会移交案件,立案侦查“李旭利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经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李旭利在担任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期间,于 2005年 8月 8日至2009年5月25日,利用未公开信息,非法交易股票2只,累计交易(买入)金额达5226.38万余元,非法获利金额达1071.57万余元。

  期间,李旭利为逃避证券从业人员不得本人或替他人从事股票交易有关规定的监管,指使其亲属借用他人的身份证在本市五矿证券某营业部开立证券账户,并控制了上述证券账户的资金密码和交易密码,利用这些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蓝筹基金、成长基金、精选基金买入或卖出同一股票,牟取非法利益。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于2011年8月13日在北京将李旭利抓获。根据2009年2月出台之《刑法修正案(七)》的相关规定,李旭利于2009年2月28日-2009年5月25日之间近三个月的交易行为将涉及刑事责任。

  公开信息显示,在监管部门严查“老鼠仓”的态度之下,去年以来,因为涉嫌“老鼠仓”而翻船的基金经理已有三位,分别是原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许春茂、原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黄林以及原长城基金公司韩刚。其中,许春茂因非法获利209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韩刚因违法获利30余万元,获刑一年,而黄林则被证监会依法行政处罚,取消黄林的基金从业资格,并处以30万元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通报,李旭利的“老鼠仓”不仅涉及其执掌的交银蓝筹,还涉及交银成长和交银精选,而这两只基金中,李旭利都未曾担任过基金经理,在李旭利此前担任基金经理的另一只基金——交银稳健中,其基金经理郑拓“老鼠仓”的情况也已于近日通报。也就是说,从郑拓到李旭利,从交银稳健、交银蓝筹、交银成长到交银精选,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投资正副总监以及多达4只基金都被卷入“老鼠仓”漩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