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社科院蓝皮书:我国抑制通胀政策工具多样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4 14:02 来源: 中国网

  中国网6月14日讯 2012年《金融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年度性研究报告,本报告已经连续出版多年,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本蓝皮书概括和分析了2011年中国金融发展和运行中的各方面情况,研讨和评论了2011年发生的主要金融事件,使读者系统了解把握中国金融发展和改革的脉络、规律及走势。

  2011年的货币政策依然是在货币供应、信贷、投资、进出口贸易增长率有所下降,但通胀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展开的,2011年第四季度前,货币政策操作主要侧重于流动性与稳定通胀(预期)的管理,但到第四季度后,货币政策开始出现微调,防通胀不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货币政策的短期目标从防通胀转移到了保增长方面,因此,2011年的货币政策前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的重要变化。

  (一)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市场操作是最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它不仅便于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总量调控,也易于进行反向操作和调整利率的期限结构。2003年以来,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是央行票据,在很多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就是为了冲销流动性、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或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例如,在2009年,当银行体系的信贷猛增之时,中国人民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了微调,通过增加央行票据的发行量来缩减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与信贷货币供应总量,2009年1~4月,通过央行票据的发行与赎回而净投放的基础货币一直在减少。随后的数月里,央行票据操作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当有限。转入2010年,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尚未成为抑制膨胀的流动性的主要工具之时,央行依然依靠发行央行票据来冲销基础货币,因此,在2010年第一、第二季度,央行票据的发行规模很大。之后的数月里,由于央行票据发行量的减少,净回笼基础货币的数额也在减少。2011年,央行票据发行量进一步减少,全年共发行央行票据1.414万亿元,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发行535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7550亿元,3年期央行票据发行1240亿元。由于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2011年的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也随之大幅上升。2011年底,发行的3个月期和一年期央行票据利率分别为3.1618%和3.4785%,分别较2010年末上升了约114个基点和98个基点。不过,虽然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利率期限结构,但在2011年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通过该机制来影响中国的利率结构。2011年,央行票据发行量大幅减少,公开市场操作的这种变化,也可能是为了配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即为了减轻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体系流动冲击的影响。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2006年以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取代了央行票据,成了央行进行冲销流动性的基本手段。在那之后,央行一直认为,发行央行票据只是对流动性的浅层次对冲,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对流动性的深入冻结。当然,当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时,央行也可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保障流动性供给。

  针对物价指数上升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上半年频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然后,在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国内经济环境出现转折迹象之时,央行又于第四季度下降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总的来看,央行在2011年先后七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六次上调存准率,一次下调存准率。经过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2011年底达到了21%的高水平。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抑制其放贷的能力,这对控制通胀无疑有一定的积极功效。到2011年第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经下降到了1%以下。由于超额准备金率已处于低水平,这使得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略显紧张,货币市场利率高企。

  (三)利率政策

  2011年上半年,由于物价指数不断上涨,为了抑制通胀率的上升,央行除了紧缩流动性供给外,还分别于2月9日、4月6日和7月7日三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以抑制总需求,每一次提高利率的幅度均为0.25个百分点,三次共计提高了0.75个百分点。经过三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后,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5%,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56%,5年期以上的贷款基准利率为7.05%。除此之外,在2011年的利率调整中,央行还提高了活期存款基准利率,活期存款利率由原来的036%提高到了0.5%。在央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后,商业银行贷款加权利率也是水涨船高,这极大地提高了借款者的融资成本,减少了借款需求、抑制了总需求,因而对稳定通胀预期、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涨发挥了一定的功效。

  (四)房地产信贷政策

  2011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从财政、货币到行政性限购等多管齐下的强硬调控措施。其中,在房地产信贷调控方面,除了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调整以控制信贷供给和抑制需求外,还出台了一些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2011年1月18日,银监会宣布继续实施差别化房贷政策。1月26日,国务院“新国八条”出台,其中,在房地产信贷政策方面,明确指出,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比例不得低于6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差别住房信贷政策执行不力的,要约谈地方政府负责人。8月1日,央行进一步强调,要按照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房地产调控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的要求,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督促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时发放贷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五)窗口指导

  窗口指导是央行对信贷总量和投向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2010年,央行货币调控的窗口指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涉农贷款与农信社专项票据。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支持重点地区做好春耕抗旱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1〕45号),对河南、山东、河北等受旱灾影响严重的8省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100亿元,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全力做好抗旱救灾金融服务工作,支持粮食稳定增产。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考核评审委员会决定,对海南等4个省(区)辖内屯昌等19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额度为19.9亿元。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考核评审委员会决定,对辽宁省等6个省辖内辽阳县等11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额度为10.84亿元。

  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认真组织落实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激励政策及农村信用社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激励约束政策的通知》,自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对经考核达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政策考核标准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执行低于同类金融机构正常标准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同时达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和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政策标准的425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和16个村镇银行,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200亿元。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通知》,明确从2011年开始,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县域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着力提高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

  第二,小企业信贷政策。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通知》,明确从2011年开始,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省级及省级以下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促进金融机构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中小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提高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

  第三,保障性住房信贷支持。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和重申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支持政策,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信贷支持。分报告12011年银行业的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