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候任行政长官:关注贫困问题不是差距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8:38 来源: 北京日报本报特派记者 曹斌
“行之正道,稳中求变。”在前不久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中,57岁的梁振英胜出,即将出任新一届特首。他说:“正道,是每个政府、每一个从政者必须遵守的理念,也体现了我的核心价值。香港社会问题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积累,求变的呼声比较高。稳中求变,就是在变的过程中,同时求稳。”
作为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起人,同时在殖民地出生和长大,梁振英对香港回归有着独特的理解:“法理上我们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但是人的工作还要继续做下去,我们要加强香港人跟国家的感情,香港居民跟内地居民的感情和友好交往,加深香港人对国家的认识。”
“今天,内地的发展给香港提供的机会是全方位的,不仅制造业、来料加工,香港企业在内地渔农业、矿业、金融业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分布在沿海城市,而且延伸到内陆。”梁振英说,内地现在是香港最大的经营伙伴。据了解,目前在内地长期居住工作的香港人大约有30万。这说明香港和内地经济的融合发展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非常普遍。“我也希望内地朋友,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会发现来香港创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
梁振英说,香港在很多方面可以为国家下一步的发展做好贡献,通过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他举例说,香港是国际航运中心,但是仅做码头业务。香港可以利用两岸三语(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法制传统等条件,成为国家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使我国作为船舶大国、航运大国拥有完整的国际航运服务体系。
虽然香港人均GDP排世界第20位,但是尚有120多万人月均收入在5600元港币之下,社会贫富悬殊。“我不关注差距问题,我关注贫困问题。香港确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偏低,这是个大问题。”梁振英说,要通过法律的手段,促成比较合理的分配。
梁振英说,住房、医疗和老龄化,是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这对政府来说都是重大问题。香港居民生活开支中,住房负担最重,40%居民住公房。梁振英说,过去八年香港房屋落成量一直往下走,供应量与需求量矛盾突出,一方面要维持楼价的稳定,同时应该适当增加土地供应量。
“香港的民生问题,和内地都有很好的合作空间,可以实现互惠互利。”梁振英举例说,在教育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到内地上学,在医疗方面也有不少香港人到广州、深圳寻找医疗服务。住房方面,一些退休人士到内地去居住,这种情况越来越多。
梁振英透露,香港将制订一系列产业政策,适度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同时要在香港以外打造好体外经济。他说:“这样就可以给基层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我在政纲里提出优质就业,不一定收益很高、升迁机会很多,而是要满足基层居民就业要求。”
本报香港电
梁振英讲“故事”
小学同学一半辍学
我1966年小学毕业,当了六年班长。六年级参加公开考试,教育当局根据成绩决定分配学校,不分配学校基本上就不上学了。教育当局说,只能改3万份卷子,学校先搞校内甄别考试,就把一部分学生刷下来,班里超过一半学生没上中学,12岁就开始体力劳动。他们跟我同龄,现在五十七八岁了,收入低。如果他们的子女经过培养,能够成为律师、海事保险专家、做船舶融资贷款的银行家,这个家庭就有了进步,社会就有了进步。
一国两币是创举
香港回归前,很多市民问我,1997年7月1日买早餐用什么钞票?我说用港币。他们说我太年轻,一个政权一换首先是换钞票。香港市民担心,自己的工资拿了人民币,不能流通和自由兑换,将来出国、孩子留学、做生意怎么办?美国诺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弗里曼更是断言,一个国家不可能两种货币共存,而且是属于两种完全不同发行制度下的货币。香港回归后,港币成为法定货币,且自由流通、自由兑换。一个国家两种货币,事实证明完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