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汽大众发出限制加价通知 被质疑系炒作行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12:49 来源: 工人日报

  是“炒作秀”还是要改变“潜规则”

  ■本报记者 孙喜保

  汽车加价,在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被认为是一项“潜规则”,中国的消费者往往对这种现象很无奈。在加价的过程中,汽车经销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往往以汽车数量有限为由,在市场指导价的基础上,加价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有的甚至强制搭销车辆饰品和保险等产品。

  日前,一汽大众向其经销商发出通知,要求所有经销商必须杜绝加价行为,并出台了相应处罚措施。针对这一举措,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一汽大众的这种行为,值得肯定,但是在汽车市场整体低迷,大部分汽车品牌都在降价之际,推出这样的政策,不免有炒作之嫌,也很难改变汽车市场上滥加价的现象。

  一汽大众治理乱加价

  加价现象往往在一些热销品牌和稀缺车型中更为突出,大众品牌下的众多车型正是加价的重灾区。

  近日,一汽大众向所属经销商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禁止对大众品牌产品进行加价销售的通知》。据悉,该规定自6月22日起开始实施。

  在通知中,一汽大众认为,经过调查,目前在很多地区,大众CC和高尔夫等车型存在加价销售的行为。为进一步提升大众品牌形象,提升用户满意度,增加用户忠诚度,经销商在销售大众品牌全系列产品时,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市场指导价,同时不准以任何形式强制用户购买装备、装饰、保险、贷款等产品。

  如果经销商没有按此规定执行,用户可向一汽大众投诉,一经查实,经销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返还用户双倍加价金额的资金。如果拒不返还,一汽大众将取消当季经销商的全部考核佣金。同时,对违反规定的经销商,一汽大众将进行全网络通报批评。

  有业内专家分析,一汽大众主动发通知,遏制经销商加价行为,主要因为其旗下许多产品均为加价重灾区。

  记者调查发现,从一汽大众的高尔夫到上海大众的途观,再到一汽大众奥迪 Q5,普遍都存在加价销售的现象。高尔夫6自上市至今加价金额从最低1万元到2万元不等,大众CC的加价金额则普遍在3万元左右。上海大众的国产途观更甚,低配车型的起步加价为1.5万元,中高配车型的加价金额在2.5万元左右,2.0T款车型则普遍要加到3万元以上。今年初,部分经销商已将国产途观的加价幅度提升到了4万元区间。但最夸张的仍属奥迪Q5,其最低配目前很难提到现车,而其他配置款式加价最低5万元起步,最高加价金额曾突破15万元的纪录。

  对于此次一汽大众发布禁止加价的通知,国内汽车专家苏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汽大众的这种做法值得提倡,毕竟在以前还没有哪家企业通过发通知的形式来制止汽车乱加价行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韩峰也认为,此行为对于进一步提升一汽大众品牌非常有利。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两人对于这种措施的落实情况,均持悲观态度。

  无奈应对还是主动求变

  “我认为,一汽大众选择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不合适,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正处于低迷阶段,许多车型都在大幅降价,此时采取限制加价措施,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如果他们选择在两年前,汽车加价盛行时推出该措施,那才是值得佩服的举动。”苏晖说。

  在苏晖看来,限制加价行为不排除企业在进行炒作。“在别人都降价的时候,一汽大众用这种方式向消费者证明自己不会降价,以证明产品的品质优良,实际上这可能是一种营销行为。”苏晖说。

  从2011年开始,随着各种汽车刺激政策的相继退出,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汽车产业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汽车销售逐渐陷入低迷。

  最近几个月以来,在汽车市场上,降价现象非常普遍,经销商的利润被摊薄。在这种背景之下,大众系列的一些产品也出现了降价销售的现象,甚至包括速腾、迈腾在内的热销车型都推出了优惠措施。

  与此同时,近期围绕着大众汽车的负面报道亦被屡屡爆出。先是大众的DSG变速箱被许多消费者投诉,国家质检总局也介入其中,让大众不得不延长DSG的质保时间,虽然国家质检总局最终认为,难以认定DSG存在缺陷,但该事件对大众品牌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近来,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因经济问题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据传其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虽然大众公司并未对此事给出最终的答复,这一消息也让一汽大众的声誉备受质疑。

  有业内人士认为,大众公司,尤其是一汽大众在中国的汽车业无论是销量还是效益目前均位居前列,但负面新闻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发出限制加价通知,也许是挽回其声誉的重要手段。

  难以根本改变加价行为

  在苏晖和韩峰看来,大众汽车这一措施实施的效果还很难讲,“可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韩锋认为,这只是公司“虚张声势”的炒作行为,更谈不上会被其他厂家效仿。

  苏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市场的加价行为是一种市场行为,其历史由来已久,合理的加价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上,由于竞争并不充分,而且受政策影响比较大,各种不遵守市场规矩的行为比比皆是,因此,加价行为没有任何规矩,导致了中国的消费者成了“挨宰”的对象。“加价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时候幅度非常大,消费者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苏晖说。

  韩锋也认为,在中国,由于汽车厂家出于绝对的强势地位,经销商相对弱势,因此,在厂家压缩了经销商的利润后,为了弥补部分商品亏损状况,经销商只能在部分热销和稀缺产品上通过加价的方式弥补损失。

  从中国汽车整体大环境来看,苏晖持较悲观的态度,“这个行业本身就没有足够的诚信” 。以最近的汽车大幅度降价为例,一些豪车下调价格动辄十几万,甚至达到几十万,“这说明什么问题?至少说明在价格下调之前,经销商获得了暴利,消费者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即便如此,包括大众在内的许多的车型都还存在加价销售的嫌疑,而厂商也不可能不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

  “对于一汽大众的这种做法,我总的观点是,一汽大众的这种行为是好的,但愿它不是在炒作自己。”苏晖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