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分析称或将出台更多宽松政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13:43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5月进出口达到403.4亿美元。图为记者日前拍摄的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摄  深圳5月进出口达到403.4亿美元。图为记者日前拍摄的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摄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PMI指数虽呈现持续下降的局面,但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出台,经济增速下滑态势或将结束,并有望于三季度企稳回升。

  深圳商报记者 胡佩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创下7个月来低点。

  经济学家认为,纵观全球经济现状,中国经济现行增速依然风景独好。中国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经济结构有问题,因此经济增速放缓有其必然性和持续性。追求健康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应成共识。依靠松银根刺激经济,甚至希望房地产回暖救经济必将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中国经济放缓是短暂现象还是需做中长期准备?稳增长是不是一定就要涨房价?

  连续几天,本报记者采访了谢国忠、易宪容、许健、国世平等几位经济学家和学者,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经济放缓速度超预期

  中国经济究竟怎么样?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先行指标PMI可以说明问题。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日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创7个月来低点。其中,单项指标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2.9个百分点。

  从PMI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两大加速器之一的出口正在失速。欧债危机虽暂时缓解,但欧洲经济复苏还有时日。美国失业率仍未真正好转。外需不振看来不会是暂时的。

  而国内以“铁公基”和房地产为主的投资,由于过度“透支”也无法持续。

  专家们的表述是,经济下滑速度超预期,国民经济运行又到了关键时刻。北大、清华客座教授、经济学家许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速度太快,超出了预期,而且经济下滑有惯性。目前经济的先行指标PMI不好,大家对未来经济预期比较悲观。如果不采取宏观微调,全年经济增长8%有困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上月中旬的一次会上强调,当前国民经济运行又到了关键时刻,我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稳增长仍是当前经济政策的优先任务。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PMI指数虽呈现持续下降的局面,但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出台,经济增速下滑态势或将结束,并有望于三季度企稳回升。

  稳增长砝码在加重

  在经济下滑超预期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开始转向稳增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国务院还出台了11条举措稳增长,包括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内需、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等。

  央行宣布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而就在5月份,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希望给放缓的经济增长注入更多资金。

  媒体披露,近期国家发改委已经加快了一些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长期建设项目的审批,80%的铁路项目已经复工。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昨日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称,一提稳增长,又有人就趁机放风股市、房市见底。其实,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靠炒作、刺激可以搞好。

  预计将有更多宽松政策出台

  经济下滑超预期的态势能否扭转?答案是中国经济短期来看会见底回升。但培育长期增长的动力即消费拉动经济并非易事。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贺铿对媒体表示,二季度应该是最困难的时候,三四季度有一些数据应该会逐渐好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6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但幅度明显减小,预示未来经济增长可能降中趋稳。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仍在回落,表明影响企业生产预期的因素仍然较多,企业生产的恢复预计还需一定时间。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稳增长、保就业是重中之重。由于外需持续疲软而内需尚未有实质性的改善,经济增速仍在放缓,而这将可能影响就业的增长。随着通胀快速回落,决策层仍然有充分的空间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来避免经济硬着陆。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的宽松政策出台。

  经济放缓经济结构是主因

  记者以为,当高速奔驰了30年的中国经济突然慢下来时,确实需要适应慢下来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我们应厘清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那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许健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中国经济放缓“主要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以前的高增长靠的是出口和投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和欧洲,投资主要是“铁公基”和房地产,经济结构失衡。现在欧美经济不好,出口下降。房地产正在调控,政府投资平台债务过高。消费又起不来,技术创新有瓶颈。“没有需求经济增长肯定要放缓”。

  谢国忠亦明确对深圳商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放缓内在原因才是主因,外部环境不好,导致出口下降,出口下降使国内经济结构问题暴露了出来”。

  许健认为,“中国经济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我国现行的经济结构与现有的经济体量不相称”。这种不协调需要放慢速度调整消化。

  稳增长不能走刺激老路

  现在看中国经济还有下行压力,稳增长很重要。但是怎样稳增长才是健康的?

  谢国忠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如果经济结构不调整,GDP的高与低,均不能解决经济增速长远放缓的现实”。他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必须要解决靠政府、国企花钱带动经济增长的问题。只有藏富于民,让老百姓带动经济增长才有出路。

  许健对记者直言,“靠放松货币提振经济,在结构失衡的情况下资源就会错配。高房价会有高GDP,高物价也会有高GDP,但是GDP增长了,物价同样也增长了,对老百姓来讲不是实实在在的增长,没有好处。我们必须抛弃浮华的唯GDP论。中国经济增长在7%左右是可以承受的,甚至到6%也不是不可以。”

  经济学家易宪容告诉深圳商报记者,“中国经济未必一定要保八”。他认为,“一定要慎用降息来实现稳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扩大消费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志在长远。扩大消费的根本途径还是要从改革入手,继续提高劳动收入比重,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放心消费,这应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长期的政策导向。

  多数人都相信如果适当调整,中国经济增速短期会见底回升,保八不会成问题。但不健康的增长对中国经济是短痛、更是长痛。

  大家应清晰认识到,无论是从经济体量上讲,还是从内在经济结构仍处于转型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速重心长远会下移。正因为如此,“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已将经济增长速度下调至7.5%。中国经济高速奔驰了30年,也该“调养”一段时间再发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