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半小时观察:政府主导减灾 将损失减到最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1 05:52 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

  一、应对自然灾害 要同心协力

  《经济半小时》将关注自然灾害天气。就在这两天,狂风暴雨袭卷东西两半球。就在美国遭受飓风“艾琳”肆虐的时候,台风“南玛都”又袭击了菲律宾和台湾,并于今天登陆福建,引发强降雨。极端天气之下,如何应对减少灾害损失将是人类永久的课题。以下是台风“南玛都”的情况。

  大鸟村除了土石之外,就是泥泞的道路,走的时候要很小心,因为土石有可能会陷下去。大鸟村村长告诉记者,南玛都台风已经影响到本岛,预测将下暴雨。大鸟村的累积雨量已经达到了警戒的程度,因此村长要求村民进行撤村。居民都在打包,干粮、棉被等一些避难必需品。

  8月29日4时25分前后,台风在中国台湾省台东县大武乡附近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台“行政院农委会”公布,受“南玛都”台风间歇性强风暴雨影响,台东、花莲、屏东、宜兰等4县农业损失金额达2305万元。另外还有多个地区发生淹水、泥石流等灾情。台风“南玛都”29日带来的强风暴也造成屏东、高雄及台东多处山区塌方,道路中断,而整夜的暴雨也造成屏东县恒春镇东门溪凌晨溢堤。

  台风 “南玛都”也给菲律宾带来了重大损失,虽然目前台风已离开菲律宾境内,但台风引发的暴风雨近两日袭击了吕宋大部分省份,截至目前,在菲律宾已造成16人死亡、21人受伤、8人失踪。台风已给农业和道路基础设施造成约2352万美元的损失。目前,重灾区卡加延省、吕宋中部地区和科迪勒拉地区仍处于停电状态。此外,800多处居民住宅被台风摧毁,23万余人无家可归,被迫在政府设置的避难中心避难。

  早上八点半左右,记者走访了瑞安市东山渔港码头,因受台风影响,那里有近百艘的渔船进港避风,渔船上的风力发电机也在快速运转,说明当时风力在不断的加强。

  受“南玛都”影响,从今天起,福建全省沿海刮起东北风,闽江口到崇武之间沿海7-8级,阵风9-10级;闽江口以北沿海7-8级,阵风9级;崇武以南沿海6-7级,阵风8-9级。同时,全省沿岸海域出现2-3.4米的中到大浪。其中沙埕、三沙、琯头、梅花、平潭、崇武等验潮站出现接近或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汀萌表示,“南玛都”台风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风大,目前有13级,估计在登陆的时候是11级左右。第二是浪高,“南玛都”台风影响沿海岸段的浪可能有两米到三米五,还有一个是潮高,风暴的增水量大概在90公分左右,第四个就是可能给东北部带来比较大的降雨量。

  福建省在29号连续召开两次防御第11号台风“南玛都”电视电话会议,福建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昌平会上宣布,自8月29日12时30分起福建省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要求沿海各地要特别注意防范风暴潮灾害。尤其是一些低洼地带和正在施工的堤段,要加强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所有临海施工工地要特别注意防风暴潮工作,施工设备和人员要随时做好撤离的准备。在高潮位的时段,堤外施工人员要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福建省副省长张昌平表示他们该做的工作都事先做好了。

  针对今年第11号台风“南玛都”,国家减灾委、民政部29日紧急启动国家救灾预警响应,江西、广东4省及中央救灾物资福州储备库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加强与气象、国土、水利、海洋、渔业等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会商研判,密切跟踪“南玛都”的移动路径,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台风“南玛都”可能影响地区受灾群众的避险转移工作。

  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汀萌告诉记者,闽中渔场所有作业渔船务必于28日20时前进港避风,闽东、闽外渔场的所有作业渔船务必于29日20时前进港避风。

  为了进一步了解“南玛都”的行进情况,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玲女士。

  张玲女士告诉记者,在我们国家,热带气旋一共分6个等级,从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热带风和超强台风,“南玛都”27号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沿海登陆后强度开始减弱,在我国登录后强度会继续减弱,但是仍然会在东南沿海形成强降雨。

  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玲说,他们报降水的地区主要在福建、浙江的南部、广东的东部,包括江西都会出现大到暴雨,现在黄淮的东部地区,可能也会出现比较强的降水,考虑了外围的降水影响。张玲说,从性质上来讲,“南玛都”台风和之前的美国飓风是一样的,但是“南玛都”的强度比美国飓风要弱很多。

  二、飓风“艾琳”造成至少35人死亡和数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台风“南玛都”给菲律宾、中国台湾以及东南沿海带来了强降雨,而在大洋彼岸,美国在几天前也遭遇了一场飓风,为了减少损失,美国启动了高级别的应急预案,大规模疏散居民、纽约首次因飓风关闭地铁系统,除此之外,商店停业、企业停工。尽管已经预估到了风灾危害,并作出了应急反应,但是在飓风“艾琳”横扫美国之后,依然造成了当地至少35人死亡和数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艾琳”于当地时间27日早上开始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美国东海岸,然后北上袭击了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并于28日凌晨抵达纽约和新泽西州沿海地区。据当地人说,当时车都被冲走了,水涨的很快,15分钟的时间,房子就被淹在水里。

  在登陆北卡罗莱纳州前,“艾琳”已经降级为一级飓风,但是中心风力仍然达到了每时135公里,登陆后飓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巨浪,数千万人受到影响。飓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将北卡罗莱纳州大西洋滩的一些木制码头冲毁,威尔名吨地区的一些树木和广告牌倒塌。

  当地人不可置信地说,那是他们见过的最诡异的事了,总在电视和电影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但从没想过,在现实中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飓风“艾琳”带来的特大暴雨,使得很多道路被冲垮,平日里生机勃勃的纽约已俨然沦为一座水城。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纽约、新泽西、北卡罗来纳等州先后下令部分地区居民强制疏散,敦促民众前往地势较高地区避难。

  此外飓风“艾琳”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数县,其持续风速曾经达到时速160公里,因此很多房屋屋顶被大风掀翻,高压线也被吹断,在空中飘荡,狂风吹下来的树枝树叶到处散落,纽约街头遍地狼藉,看上去像是被一个龙卷风袭击了,有棵大树被连根拔起,幸运的是树倒的时候,没有砸向房屋,不然后果不可设想。

  “艾琳”自27日登陆美国本土以来,造成至少21人死亡,700万户家庭断电。并且大多数店铺处于歇业状态,包括一些大超市,常年摆在外面的货架也不见踪影。

  纽约港平素船运繁忙的景象也已经不见。所有建筑工程停工。世贸中心施工人员拆卸起重机,以确保安全。纽约最大动力公司爱迪生联合公司正考虑,切断对曼哈顿地区6500户用户的供电,以便“艾琳”过境后检修。为抵御飓风“艾琳”的袭击,全美人口最多城市纽约有史以来第一次下令强制疏散,要求37万居民必须离开,包括布鲁克林区、皇后区和市中心曼哈顿的居民。

  纽约市市长布隆博格下了狠命令说,在今天的晚上5点钟之前一些地区的居民如果不按照规定来撤离的话,将会面临500美金的罚款或者是90天的监禁。

  疏散按计划展开。消防人员驾驶校车,搭载准备回家的居民离开疏散区。《纽约时报》报道,目前疏散效果不太理想。纽约91个避难中心的设计容量为7万人,但截至东部时间27日3时30分,只接收了1400人。在政府运营的疏散区建筑内,80%的居民疏散;在这些区域的其他住所,疏散比例仅为50%。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前往联邦紧急措施署,听取联邦应急救灾部门有关“艾琳”的最新灾害报告。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同日下令6500名现役军人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参与紧急救灾行动。此前,美军方已下令10万多名海岸警卫队成员、18架军用直升机和225辆卡车紧急待命。

  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官员说,他们所有的应急设备都准备妥当,飓风一开始,他们不得不把所有东西转移出去,周五晚上,一个收容站,一个避难所,一个备用避难所,要将走丢的人重新安置,电子设备也要重新安置。

  据美联社报道,仅27日一天,就有超过3900架次航班取消。所有纽约地区机场27日中午起不再对进港航班开放。受影响最为严重的约翰·F·肯尼迪国际机场和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均有超过1200架次周末航班取消。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国际机场于美国东部时间26日22时30分关闭,美国东北部北卡罗来纳州至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航线上,超过9000架次周末航班因飓风“艾琳”取消,影响的乘客数量可能超过百万。

  截至华盛顿时间28日下午5时,在飓风“艾琳”降为热带风暴移出美国之际,官方统计显示,这场罕见的袭击美东内陆地区的飓风至少造成18人死亡,分别有弗吉尼亚、纽约、新泽西、马里兰、北卡罗来纳、宾夕法尼亚、佛罗里达及康涅狄格8州传出人员死亡消息,其中包括两名11岁与15岁的未成年人。这是繁华的美国东部近年来所经受的最大考验之一。

  当地人悲伤地说,他们为那些在飓风时出来的人祈祷,“艾琳”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女士,要想办法解决它。

  据美国气象服务中心的消息显示,“艾琳”离开纽约之后,会继续袭击康涅狄格等地。布隆伯格等纽约高官丝毫不敢大意。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署长克雷格·富盖特28日表示,联邦政府已开始评估飓风“艾琳”给北卡罗来纳州造成的经济损失,他告诉记者,“艾琳”及其引发的洪水可能给该州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

  新泽西州州长说,很多地方出现了洪水,整个街道都被破坏了,洪水使得交通受阻,对他们来说,国家安全就是保证社区的安全,确实要考虑的是,接下来那些受到巨大洪水侵袭的其他州的受灾情况。

  据预测自然灾害经济影响的公司Kinetic Analysis预计,飓风“艾琳”将给美国保险业造成约26亿美元的保险支出,低于一周前银泉公司预计的140亿美元。而穆迪经济学家斯威特表示,“艾琳”吹袭的大城市包括纽约、费城、波士顿、巴尔的摩和华盛顿,共占美国全国经济生产总值16%,就业人口也占全国14%,因此很可能会对美国8月的经济有显着影响。

  路透社财经评论员伊丽莎白谈到在飓风来临之前,有人估计“艾琳”可能会造成100亿美元或更多的损失,分析师和保险管理人员估计一旦损失超过150亿美元,保险业市场或许就会发生结构性的改变,在经历了三年的萧条之后,世界范围内保险费用可能会被推高。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28日宣布,在飓风“艾琳”当天早上减弱为热带风暴后,美国遭受风暴袭击的“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不过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在白宫发表讲话却说,尽管热带风暴正在减弱,但艾琳途经的地区紧急状态仍未结束。受灾居民仍面临洪水和断电等风险。

  奥巴马在白宫演讲时说,风暴已经造成人员伤亡。为那些因为风暴而失去家人和生活受到影响的人祈祷。大家要知道,美国永远会在大家需要的时候与大家站在一起。随着风暴的北上,虽然强度有所弱化,但暴雨仍有可能发生。在“艾琳”登录之前,主要关注的是重大洪灾和大面积停电的可能性,此外,也不断从各州和地方政府接收到相关报告。

  三、飓风造成的损失由来已久

  尽管美国提前做了大量的应对飓风的工作,但是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除了躲避,加强自身防护,人类似乎束手无策。接下来在很长时间内,美国将面对如何消除飓风非美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飓风和台风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发生的地点不同,所以名称不同。但破坏力都是非常严重的。飓风“艾琳”和台风“南玛都”给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非常大的损失,这样的先例并不罕见。近年来发生的飓风、台风灾难便是很好的例子。 

  1992年飓风“安德鲁”以五级飓风的强度登陆佛罗里达州南部,强风给南佛罗里达州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共有近13万栋房屋受损或毁坏,造成经济损失达265亿美元。

  2004年,一个月之内,两个飓风查理和伊万先后影响佛罗里达州造成经济损失近300亿美元,其中,查理造成的损失共计150亿美元,造成古巴、牙买加,美国佛罗里达州共15人死亡,成为有纪录以来美国损失第六大的飓风。

  2005年9月23日,被称为第七大飓风的丽塔,以三级飓风的强度在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登陆,共造成113亿美元的损失。飓风 “威尔马”2005年登陆墨西哥湾,是当年美国损失第二大的飓风,造成经济损失约210亿美元。

  2006年12月1日,强台风“榴莲”袭击菲律宾并引发大规模泥石流灾难。暴雨不断冲刷马荣火山并引发泥石流,火山附近的村庄遭到灭顶之灾。

  2008年,艾克以二级飓风的强度登陆得克萨斯州,尽管艾克的强度并不强,但其体型庞大,影响范围广,所以造成的损失巨大,达到295亿美元。

  美国历史上造成损失最大的飓风是赫赫有名的“卡特里娜”,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估算,“卡特里娜”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是受台风的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造成约250亿元的经济损失和死亡600人左右的灾害。1996年台风“莎莉”登陆广东,受这次风暴潮袭击,湛江、珠海、中山等市严重受灾。农业受灾面积44.4万公顷,水产养殖受损2.36万公顷,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2006年8号台风“桑美”登陆浙江,最大风力高达17级,浙江南部及福建北部蒙受罕见巨灾, 此次台风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94.42亿元人民币。2011年8月8日,强热带风暴“梅花”袭击大连,364.9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1.28亿元。2010年10月,强台风“鲇鱼”强袭菲律宾之后进入南海,迅速加强到超强台风的等级,对台湾福建广东等地造成极大影响。

  四、集体力量抵抗“自然灾害” 

  其实无论是飓风还是台风,其破坏力都是巨大的。每当飓风过境、洪水褪去,便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家园,重建虽然艰难,但毕竟家园还在,希望还在。相比之下,海洋养殖业就没有这么幸运,几乎每次台风过境都给海洋养殖带来没顶之灾。沿海居民有一句俗语是,家财万贯,鱼虾不算,指的就是海洋养殖所面临的风险。如何才能减少海上养殖业的损失?各国又是如何应对这样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告诉记者,中国在抗灾方面比较强调集体的力量,美国比较强调个人的力量,美国政府主要就是发警示,然后提供救灾的相关信息,往什么方向走比较保险等等,但是一般是政府直接派出大量的人员冲锋在前。发达以后楼房也坚固,救灾设备也比较先进,主要是物质条件比较好。就救灾能力而言,比中国要差很远,中国在应对灾难的时候,动员能力非常强,首先是政府动员能力,另外社会的动员能力也是很强的。

  专家告诉记者,对于灾害救助,中国的方式是政府救助、社会捐助等手段,这种倾全国之力救灾的方式,让大家度过了很多大灾大难。美国一般采用的是市场方式,通过市场化巨灾保险等手段减轻民众因灾害受到的损失。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说:没有做出相关的风险转移或者风险管理的制度安排,发生了灾难,政府是不可能救你的,政府可以救一些贫苦的,低收入者的生命,他们遇到灾难之后没有办法支付医疗费或者说无家可居,那么政府可以帮助。因为国家的资金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资金应当更多的用于提高公共福利,提高全社会民众的社会保障水平,任何国家巨灾保险当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政府不是跑在前面,而是跑在最后面。

  专家告诉记者,除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巨灾保险的体系。从目前的救灾体系来看,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或者说更好的方式。这一次,美国遭遇灾害性天气,一直擅长用市场手段减灾防灾的美国政府,政府救灾也成为一个主要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告诉记者,这次美国政府的表现是大大改进了,六年前“卡特里娜”飓风,其实政府表现都不好,就是发了一个通告,说飓风非常严重,请大家自保。

  当时就有人提出来,48万人当中,有8万人没有汽车,平均一张信用卡上面只有25块钱,出去以后也没有资助,州和市两级官员没有人出声,整个应对策略非常糟糕。但是这次不一样,政府确实比上次做得好一些,奥巴马总统中断休假,派出了10万多国民警卫队,另外还有6500人的正规军,随时准备去救援。

  在我国,除了政府救助,巨灾保险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止,建立市场、社会、政府等多方面的巨灾风险分担方式,并逐步扩大市场手段的巨灾风险分担方式,是我国巨灾风险分担的主要发展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说,面对巨灾要建立一个防火墙,第一道防火墙是个人, 第二个防火墙是保险,第三道防火墙是社会慈善和救助。最后一道防火墙才是政府。 

  但从现实看,目前我国采用市场化巨灾保险不足总体巨灾赔付的3%,与国际上接近50%的水平具有较大差距。据统计,近5年来,中央每年安排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超过50亿元。郝演苏认为,一旦建立起巨灾保险体系,将大大减轻国家财政的巨额拨付压力。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说,胡锦涛总书记今年2月份在中央党校提到了要改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用市场化的手段来管理社会。用政府、纳税人的钱建立一个启动基金,先把架子搭起来,“扶上马送一程”。 

  半小时观察:政府主导减灾 将损失减到最低

  几天前,美国艾琳飓风号称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飓风,但是当28日晚上艾琳离开美国,人们发现损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严重。除了飓风强度减弱的因素,美国政府吸取了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毫无防备的教训,在监测到飓风之后,提前做了详细的预警方案。包括出动军警、强制疏散、关闭交通和电力设施。

  在美国的这次应对中,政府介入在其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这种方法正是我国长期以来应对灾难的措施:那就是政府主导、全民动员,积极预防。在大的灾难面前,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有组织、有秩序地应对,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宁可防患未然,不可临时抱佛脚。在井然有序地安置灾民背后,靠的是严密运转的社会组织,从这个角度来说,应对天灾,考验的是政府的应急效率。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所以以尊重生命为前提的防灾救灾都是应当提倡的。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