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扩大低收入消费价格调查范围可增加物价体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11:30 来源: 解放日报

  清晨7点,中山南路上的枫安农贸市场人声嘈杂。摩肩接踵的人群里,有一个人只问价、不买菜,她是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价格调查员程月辰。记者跟随她进行低收入群体消费价格调查。

  “那种带鱼怎么卖?”海鲜摊位上,有几种大小规格不同的带鱼,程月辰指的是相对细窄些但不是最小的那种。摊主张阿姨回答:“每公斤16元。”采价员又询问了另一个摊位的顾老板,价格一致,她这才记在手头的采价表上。记者看到,采价表上对于带鱼这一栏有特别的规格标注,必须 “新鲜、每条重量在300克左右”。

  不仅是带鱼,其他许多商品种类上都有规格要求。例如,海虾,要求采集每500克70只—80只的新鲜虾;花蟹,须是新鲜、每只重100克—150克。

  记者了解到,低收入价格调查问价的品种比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查少一些,但覆盖生活基本要求,商品选择相对实惠的品牌和规格。同样是猪肉,CPI调查的是五丰上食等品牌肉,低收入价格调查则是菜场里其他肉摊,但同样要求新鲜。

  采价员向记者解释,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价格采集选择的品种经过严格筛选,都是收入较低家庭普遍倾向购买的规格,这样才能掌握他们真实的生活成本。“这些家庭对价格敏感度大,对涨价的承受力相对更低一些,因此要格外关注他们常买的那些东西的价格变化情况。”

  走出菜场,记者又随程月辰来到世纪联华超市卢湾有限公司。她看了818克袋装雕牌超效加酶洗衣粉、500克瓶装巧手洗洁精、125克上海药皂等洗涤用品,美加净银耳珍珠滋养霜、大宝SOD蜜、蜂花柔顺护发素等美容美发品。她说,服装采价最难,因为每月每季出新,跟踪的一个产品这个月可能会下架,“必须跟踪同一个货号的产品,如果下架了,得找相同材质、同样款式的替代。”

  此外,采价员还要采集散装粳米、陈酿米醋、梅林牌番茄酱、阿尔卑斯咖啡牛奶糖、光明盐水棒冰等许多副食品的价格。950毫升装光明原味酸奶原来每盒11.2元,现在涨到11.8元;500毫升瓶装黄酒上次采价是3.8元,现在4.6元;2升装可口可乐也从每瓶5.9元涨到6.5元。“不过,总体上看,低收入消费的这些产品,没涨价的比涨价的多。”

  离开超市,程月辰跨上助动车,赶往下一站,去丰谷路居民区内的姐妹理发店问问低收入家庭剪发、烫发的价格有没有变化……

  记者手记

  贴近百姓的“物价体感”

  常听人说,物价统计的样本数据不能完全道尽百姓生活成本,但从记者所见,无论项目设计还是实际操作,采价都在尽最大努力触摸百姓的真实感受。

  就拿专门设置的 “低收入群体消费价格调查”来说,在市场供应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只有在调查项目上贴近低收入群体的真实购买力,才能对他们的“物价体感”感同身受;这样出来的数据,才不会与生活脱节。

  值得一提的是,低收入群体消费价格调查跟踪的产品,并非价廉质低,而是相对实惠、大众化。比如,CPI价格调查要去品牌连锁美容美发店,而低收入消费调查则选择居民区内的理发店。记者还注意到采价员对某品牌休闲食品的留心,她说,这个商品今年价格涨得特别猛。看来,调查也充分考虑到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层次之宽,部分非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同样纳入调查视野,以求最大限度贴近真实——即使收入不高,但有时也要买些好的贵的给小孩子吃呀。(记者杨群)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