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宏观微调启动呵护中小企 银根难放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7 08:30 来源: 南方日报

  24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表示,宏观经济政策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一消息令投资者大受鼓舞。这是官方自2010年实施从紧经济政策以来,首次释放变调信号。

  昨日,A股沪深两市迎来本周连续上涨的第三天。

  甚至有传闻称,不排除央行近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不过,多数专家认为,微调主要针对的是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可能会出台包括贷款融资的促进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等。“但总体的降息、大幅度放松银根的可能性不大。”

  所谓“微调”指结构上的变化,并非方向上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也限于短期。

  背景

  通胀放缓为政策放松预留空间

  昨日,多位专家在解读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时都称,宏观政策已经开始进行修正,但“全面放松”暂时仍不会出现。

  他们认为,欧美主权债信危机短时间难解,全球经济持续动荡且前景充满高度不确定性,中国明年同时面临政府十八大换届的大事件,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调料不会改变。

  “一边是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担忧,一边是通胀形势的好转,或许正是基于上述判断,政策才会做出微调的决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称。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要进行微调预调,目的就是支持实体经济,今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实体经济有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由于贷款不能及时到位,融资难的问题突出,加上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得他们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一些不太稳定的经营格局。这种情况下,微调、预调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通胀放缓为政策放松预留空间。在紧缩货币政策下,通胀形势也出现好转。商务部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在上周(10月17日至23日)继续回落,这已经是该数据在10月份连续两周下滑。不少机构指出,未来数月CPI涨幅大幅下降几成定局。

  趋势

  货币政策将从偏紧“微调”至中性

  其实相关微调已经在进行了。国泰君安(微博)姜超、汪进则认为,本次总理讲话和上周3年期央票招标利率的下行相呼应,都代表了货币政策的微妙变化,标志着货币政策正式由偏紧转向中性。政策超调导致的货币增速大幅下滑及经济持续回落,应是目前央行做出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中国兴业银行(微博)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指出,此前已宣布的对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等支持政策;发改委对铁道债明确了“政府支持债券”,缓解了铁道部的融资压力和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媒体报道银监会高管在金麒麟论坛上表示允许融资平台贷款经批准展期一次,都缓解了地方债可能因偿债时点过于集中而出现的流动性问题。

  不过,在他看来,所有这些政策调整,绝大部分仍主要是试图避免存量因急刹车出现烂尾和坏账等问题、总体还是存量性的而不是增量性的。

  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最新解读中国总理温家宝的讲话也称,目前中国已经到了重新审视并微调政策的时刻。中国确实需要从2009—2010年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退出,但不能瞬间急刹车。

  焦点

  不会全面放松银根

  多数专家认为,全面放松银根仍未到来。

  在王军看来,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政府可能会出台包括贷款融资的促进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等。“但总体降息、大幅度放松银根的可能性不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温总理天津考察首提政策微调,但控通胀仍未退出政策表述,显示调整仅会限于此前矫枉过正的方面,是存量性的,而不是增量性的,全面放松仍未到来。而对小微企业减税、缓解铁道部融资压力、允许地方发债、允许融资平台贷款展期,其实都属于微调的行动。”

  他认为,今年大的政策调整估计不可能,而政策提法上会继续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但在操作层面,可能会有适度的微调,尤其货币政策更回归到实质意义上的稳健,而不是偏紧。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此前表示,8月份以来,中国物价总水平涨幅开始回落,年内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得到确认,预计今年后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可以控制在5%以下,

  王军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资源和资金大量投入、依靠以国有部门为主导的投资拉动的情况下,抑制通胀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成为两个相互冲突的政策目标。

  他预计,明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仍是“取向不变,政策微调,以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应对内外部冲击、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并进而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政策

  可能率先下调中小银行存准率

  桂浩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控制通胀方面,我们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明年有希望进一步向预期目标靠拢。这种情况下,恐怕更多精力会放在稳经济这一方面,而这个也就是微调和预调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至于微调的形式,专家们预计会通过公开市场的操作加大货币投放,以及适当下调存准率。

  王军预计,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可能逐步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增加银行可贷资金,以缓解银行间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空前紧张的局面。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政策的转向首先是3年期央票利率的下调,目前已经成为现实;货币政策调整的第二步可能是在年底前下调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考虑到扩大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后中小银行资金偏紧,而且票据融资下降对企业流动性伤害太大;货币政策调整的第三步可能是下调1年期央票利率,时间可能是今年底明年初。而到2012年2季度通胀或大幅回落,届时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性。而目前债券市场的上涨已隐含了明年降息的预期。

  美银美林报告认为,未来财政政策应更加灵活,同时,中国政府在保障房建设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利用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的投资抵消私人房地产投资的放缓。

  声音

  周小川:货币政策总基调不变 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央行将非常紧密地关注通胀水平,不会因为关注经济增长而忽略通胀形势,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基调保持不变,同时保持充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周小川是日前在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二十四届部长级会议上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做此番表述的。

  周小川指出,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率超过9%,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变,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总的提法保持不变。“同时还要对国际经济形势保持警惕,货币政策对此将保持充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周小川表示。

  动向

  扶持小企业 广东银行业迅速跟进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日前,温家宝发表了对宏观政策“适时适度微调”的讲话,正式拉开了12个月紧缩后的政策微调序幕。而在将要开始的微调中,毫无疑问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将是重中之重。温家宝指出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

  事实上,此前,银监会已迅速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银十条”的补充通知,推出完善后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信贷扶持。

  珠三角不少企业“半休眠”

  “下半年开始,经济在逐步放缓,肯定会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带来影响的,我们现在也在积极部署和准备风险应对。”日前,不少广东省内的银行都在部署年底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应对方案。广发银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陶建全对记者透露,目前广东虽然没有出现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资金链大面积断裂的情况,但是珠三角不少企业呈现出另外一种“半休眠”状态。

  “我们在增城新塘一带考察时,发现不少企业出现停工情况,但这些企业并不破产也不注销经营,而只是将工人辞退,并告知若有订单再通知工人回来开工。”这些企业相当于“濒死”状态,但一旦经济外贸形势好转,马上又将复活。记者了解到,目前采取“半休眠”过冬的主要集中在规模小的加工企业中。

  随着年底的到来,银行信贷规模愈发捉襟见肘,资金链条也越绷越紧,难免出现中小企业风险上升的情形。“现在产生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一些行业上,比如纺织业由于上游成本大幅提高经营压力加大,还有佛山、中山的进出口企业。”

  陶建全分析指出,由于去年货币政策宽松,广大的中小企业家对今年的形势存在一定的误判, “没想到今年政策突然转向紧缩,不少刚开始进入新领域的企业后续资金无法跟上。”

  扶持小企业政策陆续出台

  昨日,银监会迅速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银十条”的补充通知,推出完善后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信贷扶持。通知更指出,银监会开始接受银行发现专项支持小微企业贷款金融债的申请工作,首批小微企业金融贷款即将面世。

  接二连三的促进政策和指导意见一致指向了实体经济中发展最活跃的中小企业。显然,未来信贷将向中小企业适当放宽。据记者了解,目前包括国有四大行在内的各家商业银行已经启动了中小企业业务的转型工作。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随着通胀的见顶并在未来逐渐有所回落,我国这一轮长达12个月运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已经终结,进入四季度宏观政策将会出现局部调整,重点针对中小企业和保障住房的局部松动货币政策。

  对无成长性小企业谨慎对待

  事实上,各家银行目前都在尽力加大对小企业的投放力度。其中,广发行明确提出今年全行65%的新增信贷资源要投向中小企业,该行现在已达到了60%比例。广发今年年底前完成在珠三角、长三角设立50个小企业专营中心。

  不过,由于担心影响其他资产质量考核,部分银行对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有所谨慎。针对最近爆发的温州风险,不少银行同时认为,银行信贷支持要投向有成长性和竞争力的企业,而不是难以发展壮大、缺乏创新的传统中小企业。有银行高层指出,目前出问题的企业基本是传统行业,靠低附加值、低人工成本生存,而信贷应该投向有成长性、掌握核心技术的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要差异化对待,尊重市场的选择。

  “市场是公平和残酷的,银行没有去救这些企业的义务,银行要对存款人负责。”深发展董事长肖遂宁昨日表示。

  南方日报(微博)记者 黄倩蔚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实习生 方艳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