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吉视传媒经营增长空间有限 短期偿债能力弱主业成长遇瓶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3 23:14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财经研究员 王平凤

  继凤凰传媒顺利过会并以超高发行市盈率成功上市之后,12月9日,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视传媒”)的IPO申请获证监会主板发审委批准。

  经济导报研究员发现,虽然最近三年一期公司的经营业绩十分亮眼,但是亮眼业绩背后却难以掩饰其潜在的财务风险,并且其主业成长空间不十分有限,募投项目产能消化存在困难。

  耀眼业绩难掩财务风险

  拟招股书显示,2009 年吉视传媒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53.6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亿元,同比增长373.45%;2010 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同比增长41.4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100.51%;2011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亿元。这样的业绩可谓十分亮眼。

  但拟招股书同样显示,2008年到2011年上半年吉视传媒的流动比率分别为0.72、0.77、0.58、0.42,速动比率分别为0.66、0.72、0.55、0.35,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能够真实的反应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流动比率达到“2”为标准,速动比率达到“1”为标准,两个比率的数值越低证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同时,以2010年为例,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平均值分别为1.79、1.73,吉视传媒的数据相比起来显得十分羞涩。吉视传媒流动比率和速动比例明显低于标准及同行业平均水平且逐年降低,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十分大。

  此外,就资产负债率来说,吉视传媒也是远落后与同业。2010年,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41.51%,天威视讯甚至低到23.79%,而吉视传媒则高达53.64%。公司拟招股书称,高资产负债率、低流动比率主要是因为公司主要依靠债务融资和银行债务发展。

  主业成长空间狭窄

  拟招股书显示,吉视传媒收入主要来源于电视收视业务收入、有线电视工程及入网费收入和节目传输收入。前述三项收入在2008 年到2011 年1-6 月分别为5.3亿元、8.04亿元、11.4亿元和6,57亿元,占公司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96.37%、95.28%、95.44%和97.15%,其中电视收视业务收入占公司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74.14%、78.41%、77.90%和79.34%,公司业务收入来源较为集中。可以预见,电视收视业务收入在未来仍将是本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变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吉视传媒实现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7.44%,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7.79%的高增长。但是就其增长的原因来看,这样的高速发展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拟招股资料显示,吉林省城镇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作主要集中在2007年到2009年,由于有线数字电视收视费标准为20-25元/月,依规定在模拟用户完成数字电视转换满一年时收取,而模拟用户收费标准为12-16元/月,因此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系因数字化整转导致的收视费价格提升引致。可见吉视传媒高速增长的业绩主要是在数字化整转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眼下这样的背景已经不复存在,吉视传媒今后要靠什么来维持增长令人质疑。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有线电视收费价格是在与百姓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范畴,较为敏感,一般由省级物价部门制定,并且多年不变。以有线电视收费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吉视传媒,目前执行的标准为城镇数字电视用户25元/月、农村数字电视用户20元/月。该收费标准处于国内中等水平,但已经高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因此在未来几年内,物价部门调高收费价格的可能性不大。

  在收费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只能依靠用户数量的增长来实现增收。拟招股书显示,截至2011 年6 月底,吉林省家庭户数约925 万户,而公司现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98.42 万户,入户率为43%。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数字电视入户率大概在50%左右。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城镇地区已基本实现,剩下大量山区,由于收入较低而有线电视成本太高,大部分用户已经自动选择了卫星电视。

  目前,吉视传媒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在城镇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几乎无增长空间,户数增长只能依靠农村地区,但是这条路或将比蜀道还难。随着传媒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新型媒体的不断涌现,今后有线电视网络的核心价值将体现在增值服务上,吉视传媒目前在增值服务板块上几乎还是空白,若企图依靠有线电视收费来增加营收显得难上加难,其成长性不禁让人担忧。

  此外,吉视传媒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数字电视网络建设,该网络建设主要是向农村深入展开。但是面对村镇增长有限的数字电视用户数,项目建设后能否充分利用还是一大隐忧。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