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明年财政政策或更加积极 指向结构性减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3 23:14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赵婷

  10年来最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日在北京开幕,各界对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关注也日趋升温。而上周已落下帷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2012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涵义已经发生变化,主要不是指政府投资,而是更多指向结构性减税。”13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邱海平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应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切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形象点说,财政政策可“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应由“从紧”调整为“切实稳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结构的重点。产业政策将大有可为,这是我国的特色,也是希望所在。”他强调说。

  稳增长 微调向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仍然令人担忧,而这也通过进出口渠道传导至我国经济运行。”邱海平表示,由于出口增速放慢,我国10月份的GDP增幅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

  “因此,稳定增长成为明年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邱海平说,“调整可能仅仅是微调。目前国内房价仍然较高,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大幅调向的条件尚不具备。”

  “货币政策适当放松,逐步趋于中性,应该是较为妥当的选择。”邱海平说,即使主基调是稳增长,但是,对于CPI和房价涨幅的调控仍然不能轻易放松。

  导报记者了解到,虽然片面强调GDP是错误的,但是在现有经济情况下,同样不可否认GDP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如果GDP低于8%,则有可能面临失业问题。宏观政策是多目标决策,要综合考虑稳定、增长、通胀、就业、进出口等一系列指标,这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是一种考验。”邱海平说。

  结构性减税让利企业

  面对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的双重要求,不少专家表示,财政政策或是一剂“良药”。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更加积极”。在当前情况下,其涵义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不再代表政府投资,而是进行结构性减税。邱海平表示。据了解,今年累计的财政盈余强劲,也给予政府更多空间采取行动,具备实施较大规模的减税的条件。

  “从今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态势看,今年实现全国财政收入‘超收’1万亿元已无悬念。因此,即便把实施财政扩张的一系列因素统统考虑在内,实施一定规模的减税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下一步的减税政策可能会直接落实到企业头上,通过结构性减税,让利企业,直接改善当前中小微企业资金困难的情况。邱海平说。

  产业政策大有可为

  在“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12字方针中,“调结构”居第二位。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导向不变的前提下,2012年或通过调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

  “调结构的重点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邱海平表示,在整个“十二五”期间的经济运行中,产业政策将大有可为,并会作为国家战略实施。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实施上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持。

  产业政策极具中国特色。据介绍,西方国家的产业政策比较弱,日本存在产业政策,但是一般靠经济手段进行调节。我国的产业政策则带有计划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同时,国家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今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据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委参与起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报告以及面向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个《规划》将陆续公布。

  “下一步将会出台更多相应的产业规划,将‘十二五’期间出台的规划逐步落实,制定更为细致的子规划。”邱海平称,由哪些企业来承担,给予什么政策支持等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落实。

  这不仅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还需要利用企业的能力,通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优胜劣汰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这是我国的特色,也是希望所在。“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将逐步落实,进而实现转方式。”邱海平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是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出口产业尚处于低端水平。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扭转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不利局面,培养高技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他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