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提高中等收入重需顶层设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7:56 来源: 华夏时报

  杨仕省 王晓慧

  12月14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社会高调释放收入分配改革的信号——提高中等收入比重将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之一。

  这次会议把扩大内需放在突出位置,但问题的核心还是落在了收入分配调整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指出,内需萎靡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存在重大扭曲。“不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消费就上不来。”王小鲁说。

  “腐败和制度不健全导致的收入分配格局被扭曲,是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王小鲁建议,只有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方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十二五’规划突出强调了对改革的顶层设计,体现了高层的战略思维。”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确立民富优先的发展导向,就要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放到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统筹考虑设计。

  “把各方面利益协调起来,着力解决一些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汪玉凯认为,顶层设计的实现路径就是,要通过创业达到中等收入,并且能够给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

  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表示,“国家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减轻税负,还要把更多财力投入到民生和公共事业中。”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对记者表,此次中央经济会议,无疑为明年的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但也有学者质疑,明年是政府换届之年,很难预计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个复杂的难题上有多大的推进。“无论是调整收入分配改革的总方案,还是致力于保证劳动者增收的分方案,比如工资条例,历经多年的酝酿却至今不出台。”汪玉凯说。

  “扩中”最难

  近年来,中央高层曾多次做出过“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表态。但现实中,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一直保持在低位。本报此前曾报道称,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提低、扩中、调高”,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高收入者收入。相比于“提低”和“调高”,“扩中”的效果最不明显。

  接受采访的专家们普遍认为,增加农民工收入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必经之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这个问题的表述是,要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在就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

  “明年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政府必须考虑出台有效措施让一部分农民工能在城市定居下来,给他们提供医疗、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市民待遇,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中等收入者。”周天勇说。

  “让农村低收入者跻身中等收入行列,改变这一状态,除了加快城市化,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农民土地权利保护为重点的财产权制度建设,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等财产性收入。”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12月15日撰文称。

  任重道远

  从现实情况看,无论用什么方法、什么指标衡量,中国的贫富差距都相当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最近把贫困线从1274元提高到2300元。

  尽管这些年在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方面有某些进展,但矛盾和问题却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例如垄断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问题日益突出、权力寻租有增无减、各种名堂的灰色收入增多等等。能否打破利益掣肘,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挑战。

  事实上,收入分配领域的许多乱象,都程度不同地与现行财税体制直接相关。

  人保部信息中心的一位专家则提出,应完善针对全民医疗保险的政策。“这个政策太重要了,这是‘缩小两头’最大的体现,需要大量的财政拨款,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件事。”他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