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5万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销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08:4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5万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销售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药品费用下降6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次均费用下降21.4%、住院次均费用下降15.3%——这是医改以来,河南基层群众心中算得最畅快的一笔账。

  “小病敢吃药、大病敢住院”。在农村和基层,老百姓不再为看病就医担心。医务人员也普遍感受到,基层条件明显改善,就诊人员逐步增多,医患关系更加融洽。这得益于国家推行的基本药物制度。

  2009年8月,我国开始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今年7月底,全国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配备使用了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结束了基层以药补医的历史。

  2009年8月,国家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遴选确定了307种基本药物。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和群众用药习惯,又增补了部分药品种类。目前有29个省份增补了基本药物种类,平均增加205种。从配备使用情况看,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基本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用药需求。

  2011年7月底,全国5万多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把基本药物制度延伸到村卫生室,使农村居民更加便利地享受到基本药物制度的好处。山东日照市在全市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平均下降49.76%,为群众节约医药费近2亿元。

  规范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2010年11月,在总结地方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国家出台了《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新的招标采购办法主要有五个关键环节,这不仅仅是药品采购模式的变化,也是对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药品供应配送方式、政府监管模式的一场深层次变革。

  随着新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的不断推进,药品流通环节的“水分”将被逐步挤掉,群众用药负担下降,基层医务人员用药行为逐步得到规范,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平价药终将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药品降价了,医院运营费用从何而来?医生的激励机制从何体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对此,国家同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从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入手,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建立并持续运行。按照统一部署,到今年12月底,全国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将基本完成,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供应机制和长效性的经费保障机制。这无疑将有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激发新的活力。

  “实践证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综合改革,既维护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孙志刚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