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钱经杂志:五招应对2012经济困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15:57 来源: 《钱经》杂志

  在人们开始遗忘2012的“末日预言”时,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格雷格·布雷登却仍在不依不饶地探求这一预言的科学依据,他以玛雅人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和预测为起点,探索今天我们都知道些什么,并寻找科学依据,说明地球磁场即将逆转,太阳黑子和太阳风暴意味着这种变化的来临。他依据物理学证据、量子理论和历史趋势等预计,在2012年有可能出现大毁灭或强大的新世界。在权衡了这些证据之后,他说,如何选择,在于我们自己。

  《钱经》和这位布雷登先生一样固执,在我们细数了中国股市发生“2012”的可能性后,如何选择,也变得颇为纠结。因为“2012”只是“灾难”的代名词,那是未来3至5年中国股市向悲观变化的可能性。就像人们发现从8000年的印度《吠陀经》和5000年的希伯来日历,到亚洲和美洲本土的预言,这些古老的传说都认在我们这一历史时期将发生某些非常重大的事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预言中都没有说世界将在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结束,他们所说的是:我们所熟悉的这个世界在这个日子将进入一个变化的时期。

  没错,中国股市也将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发生着某些特殊的变化:并不对症下药的政策反复,难以消退的通涨魔咒,热钱流动的逆转,经济下滑的必然趋势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隐忧

  这些趋势性的变化都让普通投资者无能为力,但比起面临生存危机的末日预言,投资者还无需绝望,“如何选择,在我们自己”。

  1.现金为王

  投资世界中的“现金”通常是指银行存款,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和流动性较强(可随时提取)短期银行理财产品。

  2011年12月初,股市的连续破位下跌让崔艳这样从来没炒过股的人,也开始好奇地关注门户网站的股市新闻。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有朋友在鼓动她拿些钱进去碰碰运气了,理由很简单,都跌成这样了,几年不遇的历史大底,即使完全不懂也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年近40的崔艳有一个幸福安定的三口之家,自己和丈夫都是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收入稳定,有房有车,没有贷款,除了需要考虑4岁的女儿将来的教育金问题,经济上并没有其它的压力,多年持家也攒了不少闲钱。完全没有理财概念的崔艳一家从未做过任何投资,但这几年听着“跑不过刘翔也要跑过CPI” 的时髦言论,咂摸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深刻道理,崔艳也开始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几天朋友的鼓动更让她蠢蠢欲动,她真的应该在这时候开始自己所谓的“理财大计”吗?

  当中国人逐渐普遍接受“理财”的概念时,更多的人已经不再提“现金为王”的好处了。资产的弹性越强,其价值越高。现金是弹性最强的资产,把它换成任何其他资产,或消费时花掉,都是最方便、过程中损耗最少的,记住这个概念,它在投资世界中绝对重要。数十年前,香港的银行体系尚在雏形阶段,人们都把现钞藏在家里。据说当年霍英东有一次购买地皮,竟然带了数百万港币现钞去交易。现代人习惯了支票、信用卡等既方便又快捷的交易方式,对于以前的现金交易未免感到不可思议,但在霍英东青年时代的局限条件下,把现钞藏在家里,并非愚蠢。俗话说“亲生子不如近身钱。”我们看很多香港电影里,超级富豪都有一座宝库,内藏多种资产,钞票就是其中一种。

  当然,这里的“现金为王”并不是让你把现钞放在身边,投资世界中的“现金”通常是指银行存款,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和流动性较强(可随时提取)短期银行理财产品。

  巴菲特投资理念第一条:保住本金,第二条:时刻记住第一条。这个在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资产年均增长率高达20%的“股神”级人物告诉我们,投资最重要的并不是盈利,而是首先保证现有财产的安全,这是底线。如果中国股市未来3至5年很难有大的赚钱机会的话,为什么还要冒险为这种可能性买单呢?

  当然,即使是熊市也能找到可以赚钱的股票,更何况从目前来看,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的预期仍然会给股市带来难得的机会,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抓住这些机会。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采访时就建议:“目前的时间点,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现金为王”。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外围环境将长期处于非正常的状态,诸多不确定性会导致各种理财品种波动巨大,风险加剧。当波动频繁时,大多数人是挣不到钱的,更多的人只能在的趋势中挣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把钱存进银行。”

  金融的问题并不像其他领域那么简单,它的专业性除了需要我们学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巧、摸索一些规律外,还需要你对市场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和长期的跟踪,才能真正得出结论或真正了解关注的品种,而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就投资股票而言,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对于像崔艳这样从未有精力了解股票市场的家庭,银行存款不需要任何投资知识,把钱存进银行,就完成了整个动作,面对未来未知领域的不确定性,选择“现金为王”,保住本金,就是最大的智慧。

  把钱放在银行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但通胀的侵蚀仍是老百姓纠结的最大原因。没错,现金最大的敌人就是通货膨胀,而它最佳的朋友叫做利息。在不同的时间,利率不同,通胀率也不同。我们之所以并没有在两年前大谈“现金为王”,而在此时强调其重要性,正是基于对未来利率变化趋势的大体判断。经过近两年急剧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效抑制通胀的同时也使得资金价格,也就是实际利率逐渐抬高,即使国家已经有一些放松货币的动作,但为了防止通胀重新抬头,紧缩的政策并不会彻底转向,实际利率仍然会长时间在高位波动,银行存款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贬值,但不会损失太多,总比懵懂入市导致亏损甚至血本无归强太多。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存款是防守性的投资,所得的只是微薄的利息,因此只需一条策略,就是安全第一。把本该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就会得不偿失,在这一点上我们无需耍小聪明。

  首先,选择稳妥,而非高息的地方。如前所说,这是防守性的投资,贪图高息,把钱存进不稳当的财务机构,就是本末倒置了。货币紧缩,金融机构垄断,中小企业贷款困难,资金价格被抬升,使脱离银行体系的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地下钱庄等迅速泛滥它们以高息来吸引普通百姓手里的闲钱参与放贷,高达20%甚至更高的年收益率的确诱人,但缺钱——被迫借高利贷——更缺钱的恶性循环正是温州现象的根源,一旦出现问题,毫无防御能力的普通人,会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里损失惨重。

  其次,现金最大的优点是弹性,不是为了区区利息,舍弃了它最大的优点,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了一头肥美的猪,你得到的会是最大的愚蠢,因此,千万别做年期太长的定期存款,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找到“现金为王”这根救命稻草并不是目的,现金是过渡期,眼前没有投资机会时,就要选择现金,痴痴的等待机会。因为当到了市场足够便宜时,持有现金的人就是皇帝,他们有能力买到最实惠的货,从而赚到最多的钱,所以现金固然重要,但持有现金的目的,最终还是要用来购入其他有利可图的资产。香港投资界奇人周显这样的高手也曾谈到现金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需要现金,新的投机机会也需要,一个正常的投资组合应该持有一至五成的现金,当投资机会充斥时,持少点现金;投资机会不多时,持多点现金。”

  也许我们这次过渡期会经历较长的时间,也许我们会错过一些机会,但重要的正是在机会来临之前保住本金。

  2.债券是个好东西

  有5年炒股经验的老何已经经历了两次牛熊,但最近半年的行情却让他迷茫起来。这5年来,老何享受过刚入市时乘着大牛市的东风轻易挣钱的喜悦,也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历过持续亏损的痛苦,更是在2010年复杂的震荡市中挽回了前期的亏损。本以为自己已经在大起大落中找到了股市中的生存之道,可没想到,2011年下半年,专家口中一再下破的历史性底部,把老何折腾的筋疲力尽,曾经还能靠自己对股票的热爱庆幸自己不赔不赚的尴尬成绩,但现在,再次面对没完没了的亏损,老何彻底失去了耐心

  相信像老何这样的投资者市场中仍有不少,他们熟悉市场,有经验,关心国家政策,但过去的经历仍不足以让他们战胜市场。那么如果我们提到的中国股市的种种隐忧仍然很难出现转机,那么老何这样的投资者是否也该作出相应的选择呢?当然,常年在股市摸爬滚打的人恐怕并不容易接受“现金为王”的建议,但好在近年世界经济的反反复复、紧张的资金面、通货膨胀和暴跌的股市把投资者一步步逼到了一个他们不太熟悉的地方——债券市场,而在股市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债券也许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债主借钱给借款人,借款人写下单据以资证明,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用语中这叫“欠单”,而在金融世界,则美其名曰“债券”。 把钱借给别人,投资者应该得到的只有本金和一部分利息,绝无其他收益而言。

  债券的价值正在于其期限之内给投资者带来的真实利息收益。这些利息收益一般不具备高收益的遐想空间,也不应该出现收益不足的缺陷。相对于投资者将会得到的利息而言,投资者投入的本金比重是非常大。所以如果不用杠杆的话,债券投资没有股票投资那种以小搏大的投入产出比,但同时风险也比股票要小。

  从利润来源来看,股票的利润所得是一个企业付完帐、开完工资、还完贷款、交完税后的所有剩余价值。所以,股票可以捕捉的不是社会发展中的基本收益,而是社会经济中的额外收益。这种收益受到经济周期影响非常严重。一旦世界有变,第一个感到痛苦的便是股票投资者。因为如果企业在任何方面出现预想不到的事故,首先要偿还的是债权人的债务,其次才是股东,所以企业股票持有者的利润所得权将会是第一个受到损失的。

  于是,《钱经》特约债券投资撰稿人乔嘉向我们总结道:“债券捕捉的收益较股票的剩余收益而言更为稳妥和确定。但是这种稳健的收益也同时导致了债券收益的稍低但是合理的空间。这个空间应该处于CPI以上和GDP以下。”

  以此标准来看,中国目前的GDP增长仍然是9%左右,2011年平均的CPI指标大概是5%,即使未来有经济下滑的空间,回落到7%或8%,那么债券投资的收益也能达到6%左右。也许很多人会对区区6%的蝇头小利嗤之以鼻,但乔嘉提醒我们:“成熟的投资人应该少说收益,先说风险,在风险极小的情况下只要不做错,我们能够得到6%的收益已经相当可观。这是一个社会的平均收益,当你想要12%甚至更高的收益时,首先找个镜子照照自己,自己是什么角色,你比中国的央企还厉害吗?你比中国的企业家还厉害吗,你比美国大公司还厉害吗?很高的收益,那是妄想。”

  债券和普通欠单的最大区别,就是债券有公开发售的市场,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在市场上买卖债券,所以在债券市场上有可能得到像股票市场一样的差价收益。而市场上债券本身的价格波动与市场资金面及货币政策的关系,也是我们在目前时点选择债券投资的原因。2010年至今货币政策的步步紧缩,逐渐推高了市场的资金价格,利率上升,债券市场成为受益者。如今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过度紧缩可能对经济的冲击,央行也开始逐渐对前期的货币政策进行适当的微调,未来的降息预期已成趋势,现在在利息收入较高的情况下买入债券就可能得到利息收益之外的差价收益,更重要的是,这种降息预期对债市的利好效果比对股市的利好刺激反应要大的多。2011年9月份,市场刚刚出现货币政策放松预期的时候,部分城投债发行的票面利率就能达到8%左右。

  当然,赚取差价的前提是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形势的准确判断,如果判断错误,和股票一样同样存在巨大风险。所以在乔嘉看来:“对大多数人来说,固定收益类的债券并不适合做炒作的对象,那样既费精力还有风险,普通投资者只需选择债券,长期持有,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足以。”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债券投资呢?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都会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所以投资人选择的重点就是谁是借债人,也就是说,把钱借给谁最重要。

  政府发行的城投债相对安全性较高,所以相应的收益率也普遍较低,但即使这样,我们也要考虑把钱借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区别。仍以2011年9月城投债的暴跌为例,正是因为当时人们对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担忧,导致了其整体的大幅杀跌。那么经历了前期的暴跌后,利率被普遍抬高,一些有经验的投资者就可以从不同地方政府借债人的差别中,找出地方经济实力和政府的综合实力相对安全的品种,继续介入。

  而由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就更好理解了,特别是对于之前提到的像老何那样的股票投资人来说,在股票市场不好的时候选择债券,同样需要时间去研究借债人(也就是公司)的情况,做过股票的投资人的认知条件显然得天独厚。作为精明的投资者,我们应该设法去找出那些被人忽视,但财务状况安全的公司购入其债券,这在市场上并不罕见。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比较特殊的一类——可转债,同样是由企业发行,但与股票的性质更为接近。可转债可以在某一特定价格换取股票,如果股票的市价在期限之内上升了,持有者便可换取股票,在市场沽出,赚到股票升值的利润;万一股价下跌,只要公司不倒闭,持有者还可以取回本金和利息,保本兼有少许赚头,相当于保本型基金的概念。即使可转债不属于固定收益类债券,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但在目前的时点,可转债对持有者的保障显然大于股票,因此它可算是比较优良的股票。

  此外,对债券市场了解有限的投资者如果想参与债券投资,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入债券型基金,或投资于债券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让专门研究债券的专业投资人帮您做投资,这样既能享受到债券市场相对稳定的利率回报,也可以有效规避股票市场未来波动的风险,同样一举两得。

  “债券捕捉的收益较股票的剩余收益而言更为稳妥和确定。但是这种稳健的收益也同时导致了债券收益的稍低但是合理的空间。这个空间应该处于CPI以上和GDP以下。”

  3.保住你的稳定收入

  24岁的陆雷刚毕业两年,在一家中型私营企业打工,尽管每月6000元的收入让他还算满意,但看着北京高企的租房成本和望尘莫及的房价,陆雷觉得光靠微薄的工资收入,未来仍然很渺茫,必须想办法在别的地方挣些钱,于是他想到了股市。其实,上大学的时候陆雷也尝试着炒过股,本钱很少,也没赚过什么钱,但那时有的是时间,炒炒股也算是有个事做,还能偶尔看看研究股票基本面和技术面的书,乐在其中。

  工作以后陆雷要忙的事太多,压力又大,根本没时间炒股,更没精力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但他仍然盘算着怎么弄些本钱来炒股,因为他一直都觉得,在股市发财,恐怕是自己最快速也最简单的赚钱方式了。

  与陆雷比起来,30岁的罗先生一家情况似乎要好很多,夫妻两人年收入40多万元,还没有小孩,但刚刚在北京买了套房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身上一下子背上150多万元的贷款,原本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开始感觉到房贷的压力。好在罗先生炒股炒了很多年,凭着一些经验和几分运气也算小有成绩,能够缓解一些压力。可夫妻俩的工作都比较辛苦,罗先生一直觉得如果不用工作,专心炒股,说不定有更大的收获,于是便有了辞职的想法

  虽然两个人境况不同,起点不同,但所面临的选择和顾虑是相同的,那就是:现在的股市真的能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吗?显然很难。

  有很多时候,我们要衡量的并不是这个决定本身的对错,而是什么时间下这样的决定。站在这样的时点,面对我们已经细数的中国股市的诸多不确定性,至少说明这样的选择风险是很大的,尽管不能完全排除机会来临的可能性,但最起码、此时用自己能够创造更多稳定收入的职业生涯来换这样的机会,并不值得。

  实体经济增速的下滑、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和瓶颈,也许我们要考虑的已不单单是股市能不能赚钱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稳定收入的问题。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证券公司的减薪潮,还有近期比亚迪、美的等一些企业传出的大批量裁员计划也并非空穴来风。结构性的劳动力过剩已不仅停留在农民工层面,即使没有被裁掉的可能,放弃稳定收入也并不明智,因为你同时也放弃了稳定收入继续增长的可能。

  人们追逐财富,想拥有更多的资产,但无论是股票、黄金、珠宝、房子,他们都不是终极的资产,都有可能随着环境改变而突然失去,真正终极的资产其实是你本人。

  是的,身体就是你在资本世界的最后资本,无数人曾把所有的资产输光 ,却有一小部分人凭借这份最后的资本东山再起。这种资产的特性,就是其价值并不可以像银行存款般自我膨胀,他的增值需要投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一滴的,靠着阅读、观察和思考慢慢积累。但它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一旦得到了,就不会轻易失去。所以,不停的自我增值,除了是为变动的未来给自己买一份终极的保险之外,还是我们拥有资产最重要的基础。

  4.如果要投股市,务必寻找确定性标的

  去年是2008年以来A股市场最差的一年,在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的双重利空下,市场持续走弱,除受政策利好的个别板块有零星的反弹行情,其他板块死迹一片。在股海打拼多年的唐琨宇对本刊记者说:“经济下滑是确定性的事情,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却是未知数,看不清明确的投资机会,早已把手中股票全部清掉。”

  市场走向震荡市是大概率事件,像唐琨宇一样远离股市的悲观者,并不在少数。而留下来的人还是对市场有信心的,如但斌所言,只有乐观者才能在市场中获利,生存下来。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看到是困难,乐观者在 每个困难中看到是机会。

  震荡市,给了投资者充分的时间,理清思路和明确下一阶段投资方向。下一步,三到五年,如何投?围绕“十二五”规划,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性的投资标的,专注细分领域龙头。

  制造业玩的是高端

  过去十年,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归功于制造业的大踏步前进,并维持着出口顺差的优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制造业一直扮演代工点的角色,高额利润依然在国外。经济转型能够成功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环节,就是制造业的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则是产业升级的归宿,也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代表着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整个装备制造业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走向分化的可能性将是大概率事件。典型投资拉动型周期的机械行业,受房地产调控、汽车优惠政策的推出,陷入增长乏力的窘境。2010年机械行业60%增长速度,被业内人士认为今后将不再出现。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众多上市公司去年伴随市场弱势持续走低,整体估值接近10倍,正反映市场给予机械工程板块今后增长下滑的预期。

  高端装备制造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且属于新兴产业。积极抢占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也是发达国家谋求世界工业强国地位的战略重点。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对本刊记者说:“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比较确定成为今后产业支柱的行业,它是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结合最好的行业,代表国家工业核心竞争力,政府扶植力度可见一斑。”

  受益“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分红,将是投资的着眼点。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分为航空装备、卫星制造与应用、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装备五个部分,将是今后制造业的重头戏。

  国内航空装备制造业资源比较分散,盈利能力比较差,经过中航集团专业化整合并持续改进后,资产利用效率及盈利能力将明显提升。卫星导航产品从军事领域拓展到了民用消费领域,已成为继移动通信、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个增长极。以军工为主体航空装备和卫星制造与应用,其盈利能力、技术实力代表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一直以来投研优势和重组整合的导向,应该是持续关注的板块。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方面,受基础铁路站前工程投资减少,走向站后建设高峰,设备和车辆投资加速。国信证券陈健认为,铁路投资按照国家规划正常实施,未来不会有较大变动。站后工程和车辆投资滞后于新线开工两年,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桥梁功能部件、高铁扣件、轨道板数控机床、箱式变电站、铁路牵引变压器、铁路电源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信号系统、车辆等龙头企业将受益铁路建设增长。 

  海洋石油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比例不断提高,待开发的海洋油气田数量远超过正在建设的油气田,故需要更加庞大的钻井平台保有量以支撑不断扩大的开发规模。海工装备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增长趋势相对确定。国信证券郑武认为,考虑到中国企业在设计、制造和配套等方面仍不完全成熟,海工业务要提供实质性利润贡献仍需一定时日。我国海工企业逐步具备了基础设计能力,并能够以总包形式制造先进的超深水钻井船,国际市场地位不断增强。

  随着刘易斯拐点的邻近,形成对劳动力有效替代、取代人工的智能机械化经济效益将愈发显现。加之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产业政策也开始向能够带来更大、更高生产效率和工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倾斜。金百临咨询秦洪认为,以数控机床取代人工的智能设备和工业控制领域的个股,代表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大方向,可积极重点跟踪。  

  “技术”在哪里?  

  无论经济下滑到何种程度,具有技术突破和壁垒的上市公司,永远是定海神针。技术实力强的个股,是投资者挖掘价值股的重头戏。

  一些传统资源型企业随着技术的发展,投资着眼点也发生变化。传统需求的弱化和新兴需求的提升,将推动未来行业盈利增长点从资源向技术的价值转换。华泰联合叶洮认为,受海外经济疲弱和国内投资转型带来的需求下滑,以及能源价格上行对成本端压力的影响,有色金属行业业绩增长整体受抑,贵金属徘徊在货币政策的十字路口。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升级的背景下,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较为确定。聚焦新材料技术价值,把握产业方向。金属材料加工工艺和技术层面的投资价值仍存在被发掘的潜力。

  对于技术的持续跟踪也是投资者要注意的事情,以成品油业务为主要业务的中石化集团也开始加速进军煤化工领域。利升锐华投资经理赵英华认为,新型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技术突破值得长期关注,尤其以新型煤化工技术突破直接带来成本大幅下跌。对于技术突破的行业,要长期跟踪,例如太阳能和电池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瓶颈,直接关系行业整体的前景。

  中金报告显示,前景良好的煤制乙二醇的丹化通辽项目已取得突破,市场需求稳定,供需缺口巨大。满负荷运行成本远低于国内石油成本,其优势还有单个工程规模小,投资相对低,灵活性强。并有3到6个月的催化剂效应,煤制乙二醇技术再获突破,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同时乙二醇的价格可能随着经济预期的转好回升。煤制烯烃的技术已取得突破逐步走向成熟,目前烯烃需求面预计稳步增长,供给面偏紧,较传煤工低于进口成本,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信息技术也是未来经济结构转型中浓重的一笔,政府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国海证券认为,新技术革命在通信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往往是创造一个伟大企业的源动力。我们把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政策导向和能够改善企业经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新技术结合起来,挖掘出未来1至2年确定性高且增长强劲的5个投资方向,即光通信、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和云计算。 

  不过,对于一些薄弱壁垒型行业,H鹏华新兴产业拟任基金经理陈鹏认为,这类行业刚开始有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同时也带来丰厚的利润。随着壁垒突破,该行业将马上变成一个过剩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非常短暂的。但与此相对应的模型,专利保护型的行业有非常高的行业壁垒,往往体现出盈利非常高,进入者非常少,最初的时候对应非常小的市场,比如专利药行业,包括LED上游、蓝宝石基板或者一些电子化学品。

  消费得起,增长没问题

  医药和食品饮料几乎成为大众选出的“美女”,延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估值相对处于高位区间,不得不让人怀疑医药和食品饮料板块的估值存在溢价的可能。在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其今后的增长能否消化掉目前的估值,更令人担忧。

  非阳光私募梁军儒对医药和食品饮料板块的估值进行了测算,长期增长率为20%的企业,估值中枢PE在35至40倍是合理的,15%增长的企业25至30倍的PE是合理的。过去十年,贵州茅台和云南白药复合增长超过30%。由于基数变大,未来很多优质的企业难以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但维持15%到20%的增长率并不困难,部分企业可能达到25%以上。

  他认为,医药和食品饮料的优质企业获得了一定的溢价,表面上是PE、PB的差异,但本质上溢价并不存在,其实是内在价值的体现。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经理赵立松讲道:“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更侧重投资一些确定性增长的行业,医药和食品饮料受刚性需求影响,业绩增长比较确定,在估值回落时,具有良好的抗跌性,是重点关注的行业。”

  从产业发展的实际层面,食品饮料消费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而从二级市场来看,食品饮料板块也是有周期的,只是它的波动性相比周期品行业要小很多,且波动相对滞后。因为越是高端的产品,其经营与经济热度越密切相关。食品饮料板块中白酒的聚集也是国内A股有别于海外上市中国股的最具特色之处,白酒公司的板块效应非常好,中高端白酒品牌是长期重点关注对象。

  招商证券朱卫华认为,我们的逻辑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为“劳动创造财富,财富被通胀隐性再分配,经济不断货币化,劳动也需不断货币化,分配不均的问题通过转移支付来平衡”,收入两极分化,产品也在两极分化,高端品量增价升、投资是长期主题,而大众品都是血拼到最后才是剩者为王,投资上也要应时而动。

  对于医药行业的估值和机会,海通证券消费首席分析师丁顿认为,医药行业估值合理反应整体基本面,但是由于相对估值较高,估值提升空间较小。选股策略是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差异化医疗服务的公司;受政策影响小的医疗器械公司;注重研发、创新药对应大病种用药企业和消费升级,具备资源优势、持续提价能力的公司。

  概念炒作也有机会

  去年四季度,汇金增持四大国有银行股权,A股市场在10月份底产生了一波强劲反弹,而以文化传媒和节能环保板块为核心,集体井喷,领涨反弹。从表面看,两板块急速反弹充当急先锋的角色,是游资炒作的结果。多位公募基金经理也表示,并没有配比大类资产进入文化传媒,只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炒作。

  在文化板块投资机会上,基金经理产生分歧究竟为何?上市多年的文化传媒板块,市场表现一直平平,盈利能力也不可恭维,所以从事稳健投资的基金经理担忧,文化传媒今后的增长能否消化市场如此强的预期,文化传媒是游资炒作的泡沫还盛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大国,但传媒文化板块对GDP的贡献不足3%,显然不是一个文化强国。继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后,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程。

  在上世纪90年代,与我们邻近的韩国和日本先后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并在亚洲遭受金融危机之时制定“文化立国”战略,将文化产业确立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2010年,韩国文化产业总值已占到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2%左右。日本文化产业对GDP贡献在17%左右,动漫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二大支柱产业。

  在经济转型之际,提高国家形象,扭转经济增长点,文化板块将成为战略性扶植的产业,充分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近年来影视剧投资火爆,票房收入屡创新高。从公司层面,以保利恒大为代表的集团公司早已向文化产业发力,文化盛宴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海富通国策导向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牟永宁认为,文化产业其实代表了中国未来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值得长期关注。未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不断提升,再加上现在政策对该产业大力扶持,而且定位非常高,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因此,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中长期的投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相比文化传媒,在“调结构”长期驱动下,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政策利好频出,更是被政府注入高达数万亿元投资,为庞大的产业注入强劲动力。节能环保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对于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而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我国来说,更具有战略性意义。

  节能环保板块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政策红利”期,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推出,节能环保将开启市场大发展的新时代,当中的投资机会值得去发掘。投资者应该从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综合对个股行业地位、主营业务前景、市场资金喜好等因素进行深入综合的研究,精选个股。

  投资者可积极关注环保板块的演绎趋势。就目前来看,可从两个角度挖掘潜力股。一是从产业前景的角度,主要是脱硝、重金属污染处理等政策带来的市场容量的拓展。二是能够积极主动把握产业趋势的公司,积极进行全国布局,可分享产业高成长的契机和受益于排放标准提升的公司。瑞银证券表示,长期看好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前景,而由于我国节能环保行业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因此更加看好竞争力强的设备及工程供应商。

  在股海打拼多年的唐琨宇对本刊记者说:“经济下滑是确定性的事情,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却是未知数,看不清明确的投资机会,早已把手中股票全部清掉。”

  无论经济下滑到何种程度,具有技术突破和壁垒的上市公司,永远是定海神针。技术实力强的个股,是投资者挖掘价值股的重头戏。

  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更侧重投资一些确定性增长的行业,医药和食品饮料受刚性需求影响,业绩增长比较确定,在估值回落时,具有良好的抗跌性,是重点关注的行业。

  5.对冲掉风险

  回首去年的惨淡行情,市场参与者被单边下跌的颓势,蹂躏的体无完肤。传统单边做多的投资策略,在熊市下丧失战斗力,而伴随着经济转型,增速下滑,市场今后的不确定性越趋强烈,震荡市或者继续的熊市,是每一个投资者躲不过砍。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相继推出,以及融资融券扩容和转融通的跟进,为市场双向获利增色不少。如何利用对冲平抑风险,将是高段位投资者必修的功课。

  “量化对冲”抵抗熊市

  靠天吃饭的公募和多数私募基金,在去年的震荡下跌行情中,取得正收益的寥寥无几。券商出身的私募大佬吴险峰,以研究基本面,发现成长股著称,面对如今的漫漫熊途,也流露出单靠做多赚钱的无奈。“做多获取绝对收益越来越难,市场不好可以选择空仓,但是资金的利用效率为零。”他表示,今后将关注一些可行的对冲手段。

  相比多数阳光私募,券商和公募基金在对冲套利业务要先行出一步。公募基金的专户资产管理和券商的集合理财试水商品期货的同时,参与低风险稳定的正向套利。即指数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买入现货ETF并卖出股指期货进行套利交易。

  此外,首创期货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贾传鲲对本刊记者介绍,一部分规模相对小的券商和基金公司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和特色业务,以金融工程为核心的量化选股“对冲”,在中性投资获取超额收益要走在行业前列。

  贾传鲲所说量化“对冲”,就是传说的阿尔法和贝塔策略对冲,他介绍通过研究实践证明,相比期限套利、跨期套利和指数增强性产品,阿尔法套利最适合市场。利用赫斯特指数和混沌等理论,并将财务指标和设定的其他因子纳入到量化模型中,在整个A股市场里进行数量化选股,选出优于沪深300的股票池。

  量化选股要确保现货组合能够跑赢沪深300,现货组合自然和沪深300一样也要面临系统性风险,承担市场下跌的风险,这时就需要利用股指期货对冲沪深300下跌的风险,同时也要把贝塔值对冲掉。所以构建的股票现货组合比沪深300跌的少,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阿尔法值。如果市场上行,现货组合上涨的好于沪深300,同样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阿尔法值。

  贾传鲲说:“我们用一些小资金实盘测试两年多,量化对冲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实现27%到35%。量化的股票池只有一个月跑输沪深300约9%,主要原因是当时市场权重股涨的比较多,而我们选出的股票现货组合比权重股涨得少,同时股指期货对冲的盈利也比较少。”

  目前,国泰君安、东方证券和招商证券等多家券商,以及汇添富、华宝兴业等基金依靠逐渐组建出来的金融工程团队,发布量化套利产品。贾传鲲认为,在市场今后的不确定性和资产配置的有效性上,投资者将眼光逐步转移到中性投资将是必然趋势,也是改变单一做多获利惯有思维。量化选股对冲可以双向操作中获取超额收益,对于资产安全有可靠保证,当然需要机构具有强有力的选股能力。

  阳光私募金中和2008年就已搭建起量化团队,实施量化选股对冲相对容易实现。去年以来,不少明星私募成立数只对冲策略私募产品,如民森旗下的民晟A、B、C、G号;朱雀旗下的朱雀丁远指数中性;梵基旗下的梵基一号。统计数据显示,上述几只产品均取得了不错收益,对冲能力正成为这些私募基金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融资融券的饕餮盛宴

  弱市中,专业性的投资机构利用高科技武器实现了对冲,在普通投资者黯然伤神之时,市场也传递积极信息。沪深交易所发布的《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规定,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由此前的90只扩容至285只,同时沪深共7只EIF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股。融资融券扩容,增加股市流动资金的同时,也让普通投资者实现多空交易成为可能。 

  融资融券是指的两个相反方向的交易。融资是在市场持续走强的时候,投资者可以通过融入资金购买股票或者ETF而放大获利倍数;而融券是指投资者可以在市场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卖空股票或者ETF再于低位平仓补回即可。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发中心林伟斌指出,ETF融资融券推出之后,向投资者提供四种新的策略,包括卖空ETF套期保值策略、期现反向套利策略、杠杆趋势性投资策略和日内做空交易策略。

  之前由于没有可以卖空合适现货,使得“买低卖高”难以进行,“期现套利”也只是正向套利。在ETF可以融券卖出之后,期现的反向套利成为可能。即在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时,买入股指期货并融券卖出ETF,获得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的套利机会。

  据高盛统计,截至2011年3月,美国对冲基金共持有1002亿美元的ETF空头,占全部ETF头寸的80%。相比之下,美国对冲基金持有3500亿美元的股票空头,仅占全部股票头寸的28%,可见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ETF融券做空。

  两市已上市交易的共有37只ETF产品,相比近几年有了大幅增加。对比海外,中国的ETF总只数仅占全部公募基金数量的4%左右,而海外成熟市场可达到20%以上,中国ETF产品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转融通业务的跟进,对股市的直接影响就是融资融券规模的极大提升。虽然按照目前的规定,对于参与融资融券的投资者有一定的限制、对机构投资者还没有出台详尽的规定、对于可以做空的股票和ETF也没有达到足够的数量等等问题,还没完全进入做空时代。但是之后的转融通推出,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为融资融券的做多和做空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这为中国股市步入做空时代又近了一步。

  中国股市20年的发展,一直以低买高卖的单边思维,大多数投资者没有做空的经验,所以能够参与融资融券的普通投资者,在做空标的证券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适应双边操作的市场将是一门必修课。

  投资海外也是“对冲”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转型尚无明确方向,抵御国内投资风险的便捷方法就是投向有价值的市场,投资海外也可以称之为广义“对冲”。

  彭博社对投资者和机构分析师的调查显示,41%的人认为今年的市场美国将会表现最好,这是美国从2009年10月以来获得支持率最高的一次,几乎是巴西和中国的支持率的两倍。同时,阿拉伯银行驻日内瓦的副行长Alexis Laming认为,美国可能不是有史以来的最好状态,但相对别的国家来说,美国将会表现良好。

  欧美陷入欧债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魔咒,仍有如此多的乐观者,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近年来只有2%、3%的GDP增长速度,其强大市场空间和创新能力依旧持续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招商基金QDII基金经理牛若磊分析,国内经济增速的下降,会导致投资机会的降低。而人民币汇率上升通道受阻,降低了货币汇率风险,资金会毫无顾忌的流出境内。如果新兴市场受高通胀影响以及自身的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增长受阻,有可能会出现类似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局面,全球资本回流到美国,带动美国迎来新的增长点。

  投资海外受到途径的限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国内QDII产品算是投资海外市场,实现大类资产国际化配置的投资标的。国内QDII产品也走向了创新路径,黄金、能源、不动产和奢侈品的推出,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更为多样的投资品种。牛若磊预测,今后每年总会有一只QDII品种能够跑赢国内市场,明年黄金的收益和走势可能会超过所有人的意料。

  他认为,目前全球的市场没有发现具体良好的投资标的,接下来的几年,随着美国的大选和政策变化,以及美国自身的经济基础和创新能力,投机会更倾向于出现在美国。美国的能源投资值得长期关注,在新能源技术更新的瓶颈和成本的压力,传统能源技术发展却有了较大的进步,如天然气和石油。美国为化解能源紧缺局面,可能会加大本国能源的开采。

  目前,国内对冲套利和全球化资产配置还处于起步阶段,贾传鲲提示,“单靠做空赚钱其实风险是非常大的,一旦遇到牛市单边做空的获利几乎为零。从资产配置上而言,配比中性投资只是确保资产保值,而不是获取高额收益。国外对冲基金是全球性市场的布局,对于大类资产配置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市场今后的不确定性和资产配置的有效性上,投资者将眼光逐步转移到中性投资将是必然趋势,也是改变单一做多获利惯有思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