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山东南翼热盼红色经济区建设

2011年05月06日 19:42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郭安丽 山东报道

  一“黄”一“蓝”,(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两大国家级发展战略获批,让临沂、济宁、菏泽等鲁南地市有些眼热。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山东省“两会”上,来自临沂的“两会”代表呼吁尽快建立一“红”(鲁南红色经济),以加快鲁南革命老区的发展。

  作为鲁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临沂,面临着“黄”“蓝”不接的尴尬,也是成为了鲁南打造红色经济区最为迫切和积极的推动者。山东省省政协委员、民盟临沂市委主委刘继双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临沂作为老区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巨变,在革命老区中实现率先脱贫,有条件和责任与周边地级市合作,共同打造国家级红色经济区。

  如果鲁南红色经济区也能获得山东省和国家相应的政策扶持,那么山东经济将会形成以“半岛蓝色经济区”为龙头,北部“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和南部“红色革命老区”为两翼的山东区域发展格局。

  鲁南迫切打造红色经济区

  鲁南地区包括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5市43个县(市区),面积5.05万平方公里,人口3210.5万人,分别占山东省的32.1%和34.5%。

  鲁南地区作为中国革命的老区,在历史上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过卓越贡献。“红色是中国特色,在这里设立一个红色经济区非常适合,今年是建党90周年,如果今年能启动规划,也算是给老区人民的一份大礼。”刘继双说道。

  刘继双表示,鲁南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在山东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国家2009年批复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和今年年初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鲁南地区在政策方面已明显在山东省置后。随着江苏陇海产业区的推出,也使得鲁南在淮海经济区中没有立足之地。

  鲁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这些年虽然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与省内一些沿海城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的批准使得鲁南将和鲁北、胶东差距拉大,鲁南地区在山东省的战略并不能在国家有影响力。

  刘继双认为,“黄”和“蓝”接连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这些地区城市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临沂为代表的鲁南地区如果再少了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支持,各项事业的发展将承受较大的压力。”

  “鲁南地区在这几项国家级区域规划都置后的情况下,如果再这样放任发展,没有区域合作和发展的概念,那么鲁南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为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是很有可能的。”刘继双表示,现在是鲁南地区的几个地级市联手规划,打造鲁南红色经济区的最佳时机。

  依托区位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极

  刘继双表示,可由临沂、枣庄、日照、济宁四市共同完成红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使四市将成为鲁南经济的主要增长级。

  鲁南地区南接长三角,北靠环渤海经济区,东临半岛蓝色经济区。所以,有专家学者建议,“红色经济区”可定依靠良好的京沪中点交通线、京杭运河中线段以及京沪高速中心带;并依托日照港的海上交通形成经济版块。

  鲁南经济区可“东接”半岛蓝色经济区,发挥东临大海、近海临港的优势,加强与港口的对接,与海外市场的对接。

  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成为蓝色经济区产业规划发展的重要一极。刘继双认为,鲁南地区要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加强合作,借势发展。

  打造红色经济区,鲁南地区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接,重点是推进交通、进出港服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特别要抓好临沂至日照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建设。这能加快对接日照港口及其他疏港道路建设,形成积极构建公路、铁路互相支持的交通运输网络。

  要在项目规划安排上对接,搞好产业规划衔接,积极推进莒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等临港产业基地与日照钢铁基地上下游配套合作,加快引进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带动临港产业加快发展。

  鲁南经济区向南融和,就是要发挥鲁南地区紧靠江苏陇海产业园区和长三角交通便利的优势,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融入江浙沪,对接大上海,实现借势发展。

  充分挖掘红色旅游等资源

  “红色文化是鲁南沂文化资源优势,鲁南地区经济发展可以依托红色文化。”临沂大学党委书记、原临沂市宣传部长丁凤云告诉记者,鲁南地区可通过加强地市级联系与合作,积极引进人才、项目、资金,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山东省政协委员齐德武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临沂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常丰富,如果能设立红色经济开发区,将相临的济宁、枣庄等地市纳入一个“大盘”,抱团进行推介和宣传,对鲁南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是最大的“利好”。

  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孟良崮战役遗址、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地、台儿庄大战遗址、羊山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冀鲁豫革命纪念馆、梁山刘邓大军过黄河处等红色旅游景区都是鲁南地区优秀的红色旅游项目。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山东临沂采访发现,临沂的红色文化产业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据记者了解,目前鲁南发展红色旅游业已带动煎饼、花生、绿茶、布鞋等当地土特产品进入产业化发展;同时制作的文化精品,传播沂蒙精神,丰富群众生活,提升城市品牌,对外扩大了鲁南的影响力。

  刘继双表示,设立红色经济区,对全国革命老区的发展将可起到一种示范带动作用,希望国家和山东省重视鲁南地区的发展。

  杨军:日照领衔鲁南临港产业带

  ■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摊开中国地图,“鲁南临港产业带”正好位于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轴线上,以及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向南可对接长三角、江浙沪,向北可接轨青岛、融入半岛,接驳天津滨海新区、环渤海经济圈;向西可积极投身鲁南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区域开发建设;向东可通过海上通道,加强与泛黄海、泛太平洋经济圈,特别是日韩的经贸往来。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省,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这掀起了山东半岛新一轮开发热潮。截至目前,山东已在日照和鲁南地区规划布局了2000万吨钢铁精品基地、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日照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日照正处在山东“一体两翼”长期发展战略的结合点上。而且,在“两翼”之“南翼”(即鲁南产业带),只有日照处于沿海位置。于是,日照担纲“龙头”的“鲁南临港产业带”区域发展战略应运而生,这也成为了日照人民的广泛共识。

  作为日照的“当家人”,中共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将《关于将鲁南临港产业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建议》议案带到了全国“两会”。

  杨军称,“临港产业带”已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特别是沿海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式。2003年以来,已形成广西北部湾、珠江三角洲、福建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辽宁沿海等“国家发展战略”,只有面向黄海的山东半岛尚有空白。日照提出“鲁南临港产业带”可谓当仁不让。

  “日照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体系以及经济发展软环境,早已获得各界认可。这些可用‘向北看向南看’、‘向东看向西看’来概括。”杨军说。

  日照的产业体系,仅“临海工业”这一块,就足够引入注目。。2000万吨钢铁精品基地已在日照钢铁的基础上逐渐成形,这一大事件已成为国家钢铁发展战略的风向标。以“中国第九大港口”日照港为支点,钢铁、冶金、浆纸、能源、粮油加工、液体化工、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已有相当规模,一批骨干企业称耀山东半岛乃至全国。

  杨军表示,“鲁南临港产业带”还包括了港口物流、综合旅游等相配套的特色服务业。据了解,日照展览业虽起步较晚,但已经在它的经济辐射地区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在日韩等国影响较大。而“去日照看海、买房、休闲、养老”,已成为很多国人的人生规划。

  于是,这一愿景多次被杨军在近年的全国“两会”提案中提及,“鲁南临港产业带”包括日照市和临沂市的莒南县,陆域面积706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日照将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保护海洋环境。到2020年左右,将鲁南临港产业带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海滨旅游度假中心。

  要知道,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是可想而知,但它却成了杨军为之努力的动力。为了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日照已做好当前工作的部署。杨军表示,日照将从四个方面切入,踏实迈进。第一,积极开展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争取建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议在鲁南临港产业带先行开展次区域合作。第二,借鉴苏州工业园、天津中新生态城等成功案例,积极推动日照国际海洋城规划建设。第三,在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基础上,申请设立日照保税港区。第四,结合鲁南临港产业带的已有发展优势,寻找突破口,已经列入规划的产业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特别是岚山至枣庄高速公路、日照至潍坊高速公路、青岛—日照—连云港沿海铁路和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建设等项目。目前,这些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显然,这一切正是这个“当家人”杨军要实现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