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狂欢遭遇震荡 中国网络股新十字路口?

2011年05月09日 08:19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是市场获利回吐,还是对中国网络股泡沫的全面反思?

  □ 本刊特派纽约记者 沈乎 记者 王姗姗 | 文

  非

  常引人注目,5月以来的第一周,纳斯达克中国指数(NASDAQ:China)下挫了5.46%。几天时间内,中国概念的代表个股新浪(NASDAQ:SINA)、搜狐(NASDAQ:SOHU)和百度(NASDAQ:BIDU)股价分别下挫了9.27%、13.48%和5.61%。同期,大盘指数跌幅仅为2%左右。

  对于下跌,摩根士丹利负责策略分析的董事总经理娄刚认为:“涨得多跌得多。这属于市场正常的获利了结。未来中国概念股的泡沫化程度会更高。”

  卖在5月

  “Sell in May and go away。”一位纽约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全球配置的基金经理用这句格言描述5月市场。

  5月5日,大宗商品全面暴跌。原油期货跌幅超过10%。国际金价跌穿1500美元/盎司关口,白银期货价格本周亦累计下挫超过20%。

  4月28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将于6月30日结束。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美联储为刺激经济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后遗症是资产的升值和股票市场过热,道指和纳指距离经济危机到来前的高点只有10%的咫尺之遥。去年9月以来,美股迎来一段小阳春。道指和纳指自去年8月底始,一路平稳上涨到4月底的高点,涨幅分别达到28%和36%左右。

  同期美国经济的数据显示,复苏步伐正在放缓。各界预期,美联储虽然不至于马上转向加息,但也很可能不会再推出QE3。

  宏观基本面和资金面的负面消息,马上转变为5月以来全球股票市场不同程度的下跌。而自今年3月以来,在美中国概念股的涨势远远超过大盘。纳斯达克中国指数从3月18日到4月28日的一个半月内,涨幅高达18%。中国网络股涨势更为强劲。以最早上市的新浪为例,从2月末到4月末,股价共上涨65%。

  前述基金经理认为,这一轮中国概念股的上涨与下跌,从更大的范围看,是新兴市场周期和地域轮动的结果。“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新兴市场的表现很弱。”她分析道,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一直笼罩在通胀阴影下,市场普遍预期这些国家的政府将会采取紧缩政策。而自中、印连续加息后,市场的担忧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释放,资金流向相关股票。美国本土个股却由于美联储政策仍然未见明朗,暂时未受青睐。

  启明创投合伙人童士豪认为,美国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依然充裕,但是否加息会直接影响市场供应,具体变化仍需拭目以待。

  中概股之春

  虽然市场风雨欲来,5月4日上市的人人网却仍然大获成功。

  即使上市前先后出现数据修正和审计委员会主席辞职两大纰漏,美国市场依旧笑纳了人人提高后的发行价——14美元/ADS。

  自命为中国版Facebook的人人,再次正中一批概念投资者的下怀。一是中国增长,二是Facebook。后者在全美及全球的风靡程度,足以触发最谨慎投资者的热烈想象。

  “大多数美国人相信美国经济虽然在缓慢复苏,但是公司盈利的增长在未来五年内会相对缓慢。因此,他们希望将投资分散到成长型的股票——很自然,中国几乎会受到所有类型投资者的青睐。”美国智治基金创始人埃里克?杰克森(Eric Jackson)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相对于中国制造业股票而言,中国互联网股票更容易被美国投资者理解。”他说,“中国目前有4亿网民,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市场渗透率还很低。未来十年内,会有更多在线广告收入和电子商务收入。这满足了美国投资者对增长机会的需求。”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娄刚分析认为,本轮上涨主要是板块的扩容聚集了市场人气。

  “中国故事一直存在。原来中国网络股在美国虽也可称一个板块,但规模有限。去年四季度开始,新上市的公司节奏较快,行业相对新颖,触发了对2000年左右美国互联网早期发展时期的类比,造就了比较大的遐想空间。”他说。

  2010年12月8日,优酷网(NYSE:YOKU)与当当网(NYSE:DANG)同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打的是中国版YouTube和Amazon的概念。

  两记钟声,唤醒了美国市场对中国网络股的高度关注。当日,优酷网大涨160%,创造了百度之后美国新股上市首日的最高涨幅。虽然优酷尚未实现盈利,但是近五个月的股价涨幅却高达77%。

  这两只股票的IPO,帮助中国概念股提升了整体空间。美国智治基金创始人埃里克?杰克森也持此看法。

  中国概念瞬间走热,几乎造成鸡犬升天的局面。一家在杭州做移动应用的美国上市公司斯凯网络(NASDAQ:MOBI),虽在中国名不见经传,并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刺激的情况下,从4月14日开始的两周内,从13美元翻番至约25美元。

  质疑的阴云

  人人公司CEO陈一舟在上市当天在纽交所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试图对所有的敏感问题打太极。上市当日,人人公司收于18.01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9%。但次日开盘不到一小时即走低,最终收盘于16.87美元,下跌6.33%,表现亦弱于大盘。

  在人人公司上市之前,美国已开始有舆论质疑中国概念股的诸多做法,并表示,那些认为人人网是中国的Facebook的人,注定要收获失望。

  自去年底以来,美国市场多只中国概念股曝出财报丑闻,远的如已退到粉单市场的绿诺科技(PINK:RINO),近的如福建分众传媒(NASDAQ:CCME)。

  在今年1月的一次中国投资会议上,中国公司诚信不诚信、可投不可投成为全场美国人的热点议题。至今,市场传言美国证监会(SEC)对中国公司的调查仍在继续深入,这是笼罩着中国概念股头上的一片阴云。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Rydex SGI资深基金经理吴谦立预计,SEC调查只是开始,后面还将有许多动作。同时许多律师事务所会发起集体诉讼。这些对于本身财务状况有问题、曾经想打短平快来圈钱的公司会是个噩梦。不过,他也认为,这对优质公司未必会有多大影响。

  吴谦立举例说,很多资金确实在做空部分有缺陷的中国公司。截至4月15日,中国高速频道(CCME)位列NASDAQ所有上市股票中卖空量比率最高,占其流动股票的73.64%。绿诺比率为32.82%,中国生物制品(CBPO)24.26%,但同时盈丰科技(NASDAQ:CREG)卖空量比率只有7.52%,百度为0.58%,新浪为1.23%。

  “在美国市场已经比较清醒地认识中国概念股时,已经无法仅靠‘中国’二字圈钱,公司的基本面成为了最重要的因素。以后想靠后门上市走捷径的路大概走不通了。”吴谦立说。

  5月2日和3日两天,前述斯凯网络就跌回13美元。

  焦急的后来者

  美国市场的中国网络股泡沫何时破裂?

  对这个问题,市场人士各执一词。吴谦立认为,由于美联储的数量宽松,整个市场都存在泡沫。中国网络股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泡沫更大,随着后门上市公司问题的曝光,可能已处在破裂阶段。

  娄刚的看法则相对乐观:“如果有泡沫,也是一个初级阶段的泡沫。”他认为,此轮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要远高于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美国企业,二者可比性不高。一是大部分企业保持了某个领域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在子行业里不是数一数二,也是出类拔萃的。此外,早期外资的进入,已经帮助他们建立了比较像样的管理团队、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大部分企业生存下来毫无问题,不可能出现美国当时的问题,无非是日子过得好一点和坏一点。“这轮正在发酵的泡沫,至少还要经历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娄刚表示。

  人人公司之后,还有多家排队等待上市的后来者,如世纪佳缘、开心网等。“从估值的角度来说,现在依然是上市的时间窗口。”娄刚说。

  不仅如此,连上市才半年的优酷也在5月5日宣布第二轮融资。根据申报文件,优酷可能发行部分新股,也有涉及部分主要股东的存量发行,称募集资金将用于“技术、基础设施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投资”“视频内容的购买”以及“销售和市场的扩张”。

  但市场还能心甘情愿为此埋单吗?答案并不乐观:再融资消息发布后,优酷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5.57%。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世纪》-财新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