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华泰萨博任重道远

2011年05月10日 02:43 来源:北京晨报

  

  虽然双方在技术、市场、资金、产品等领域签署了多方战略合作,但双方今后的合作将面临行政审批、资金、人事等一系列问题。华泰萨博的合作将走向何方,让人不禁捏了一把汗。

  合资审批难

  为谋求汽车结构转型,中国政府对汽车企业合资设厂的审批日益严格,在新能源汽车和合资自主车型方面都有严格限制。按照中国的现行法规,无论境外收购还是国内合资设厂,均需要中国相关部门审批。据知情人透露,华泰汽车投资1.5亿欧元,应该在对外谈判前向国家发改委备案。但目前该收购尚未向国家发改委报备,更未得到确认。虽然穆勒表示,中国政府批准该项协议最多需要6周至12周。但能否通过国内监管部门的审批,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华泰萨博还不能高兴得太早。

  人事痼疾

  车展期间,华泰汽车第六任总裁刘志刚离职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刘志刚之前,华泰销售公司总经理、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监、集团副总裁、集团总监等相继辞职,这让外界对华泰的管理体制提出诸多质疑。实际上,从2002年首任总裁张才林,到第六任总裁刘志刚离开,只用了短短9年时间,平均每位总裁在位时间短短一年有余。

  这与华泰整体的管理架构相关。华泰集团分为三个层次,从高至低依次为:华泰汽车控股集团、华泰汽车集团、华泰汽车分(销售)公司。“处于最上层的控股集团负责整体战略、发展方向的制定,但是里面却没有真正懂汽车行业的人。”一位华泰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华泰汽车缺少真正属于自己的战略模式,奔驰的人来了按奔驰的做,华晨的人来了按华晨的做,无法把从外界引进的人真正吸纳进华泰。”

  而华泰老大张秀根与高层之间对于产品规划、研发投入等方面的思路也多有分歧,这造成张秀根想放权,但又十分谨慎,致使手下人放不开手脚。在这种情况下,华泰自身企业的发展以及一旦合资公司审批通过后,与萨博方一系列的人事问题,不得不让人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资金从何来?

  此次合作,华泰汽车共计支出1.5亿欧元。根据华泰汽车去年年报披露的数字显示,2010年华泰汽车净利润为3.5亿元,那么华泰是如何在短时间内筹措1.5亿欧元资金?华泰对此解释为:华泰汽车十年发展,每年都有积累,并与数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过华泰集团高层否认华泰的1.5亿欧元中有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但是1.5亿欧元能花多久?荷兰世爵已经陷入严重资金困境,4月上旬,因拖欠供应商货款,萨博汽车被迫无限期停产。以世爵一季度亏损7900万欧元计算,华泰汽车这笔资金只够支付半年开销。有业内人士表示,萨博要想复兴再花1.5亿欧元都难,华泰要想拿下萨博,还需要更多投入。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华泰和萨博汽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北京银行董事长、上海银行北京分行行长等金融机构负责人悉数到场。而就在4月份,华泰汽车拿下北京银行将近30%的增发份额,认购金额高达35亿元。在汽车行业难以取得良好利润的情况下,金融上的投资也许能为华泰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

  专家不看好华泰萨博

  “萨博最后选择华泰作为合作对象,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并不看好双方的这种结盟形式。”中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萨博目前最关键的是改善企业整个运营体系,同时还需要持续的资金注入,只有这样才有复苏的可能。能否通过自身体系的改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萨博能否继续存活的关键。

  也有分析师认为,“如果华泰想从中谋取利益,更多的要看其对萨博的控制力强不强。华泰一直想把品牌往中高端市场定位,但却缺乏技术底气,如果华泰能通过此次合作吸收到萨博的底盘、发动机等方面的技术,对其品牌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毕竟,萨博是涡轮增压技术的‘鼻祖’。”

  晨报记者 孙金凤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北京晨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