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在重建中展现“最美乡村”风采

2011年05月10日 07:38 来源:经济日报

  编者按

  四川省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中的特大中心城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恢复了290.4万人的新家园,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在新农村规划、农村产权改革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本报今日起连续推出“亲历·重生——成都灾后恢复重建纪事·新闻图片报道”,见证成都灾后恢复重建历程。

  三年前与三年后

  3年前,在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与震中映秀镇仅一山之隔的成都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95%的农房倒塌。

  在对规划进行多达8次的修改后,虹口乡形成了“新五朵金花”的“最美乡村”,其中之一的高原村实现了旅居一体化,达到4A级景区标准,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村民景区从事旅游业的多了,收入大幅增加。

  成都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探索出“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为一体的新农村规划原则,使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在灾区率先呈现。“四性”规划原则的确立,使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有了现实的依循,有了具体可行的途径。

  “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前夕,记者再次来到受灾地区,感到极大的震撼和惊喜。正如当地干部群众所总结的那样,“重建两三载,灾区发展进步二十年。”

  一路走来,每一个灾区安置点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在距离震中映秀镇仅10公里的都江堰虹口乡,不少人惊叹这里的农房重建标准是“山沟里的世界水平”。

  在彭州磁峰镇鹿坪村,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观景荷塘旁,乡村酒店别具一格。生产基地里,食用菌、中药材、猕猴桃等经济作物长势喜人。鹿坪村村民高玉华感慨地说:“通过灾后重建,我们的日子至少向前迈进了20年。”

  在都江堰崇义镇容家院子,翠绿原野中的农家新房美轮美奂,2010年获得联合国IACE(国际建筑学会)国际人居范例奖。

  在崇州街子镇旅游小村,荷塘、石桥、园林、绿地、院落,乡村生活方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健身广场、放心商店、图书馆、儿童乐园等设施齐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不逊色于城市社区。

  这种梦境般的巨变,同样发生在成都全市759个重建点。

  “太美了!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新农村。”“这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不少前来灾区考察的人士在参观成都市多个农村灾后重建新型聚居社区以后,纷纷发出如此感慨,“中央倡导的城镇化目标,在灾后重建中有了实践检验。”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中的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按照中央要求和四川省委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挺直脊梁,拼命苦干,不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而且实现了城乡形态、产业结构、人民生活全面提升,促进了资源节约、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展现了一幅城乡一体、自然之美、幸福家园的美好图景。

  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必须规划先行。成都先后开展两次重建规划设计大会战,广泛动员和协调国内外200多所高水平规划设计机构、4000多名设计人员参与规划编制设计,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和9大类专项36个子项的重建规划。

  成都在规划会战中研究并确定了编制灾后重建规划的“四性”原则:一是发展性。强调农村社区的选址布局和规划建设必须考虑农民的长远生计,统筹规划好产业发展,确保灾区持续发展。二是多样性。要求农村社区建设要结合自然地形地貌、民风民俗,塑造风貌特色,在建筑形态上体现多样性,避免千村一面。三是相融性。要求农村社区和小城镇建设要注意与当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相协调,体现田园风光特色。四是共享性。按照城市标准集成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实现现代文明和资源的城乡共享。

  三年来,成都市始终遵循“四性”原则推进灾区新农村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具有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的新农村综合体,形成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虹口、白鹿、街子等一批文化旅游强镇,初步展现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记者点评

  通过“四性”原则的科学规划,成都实现灾区全面恢复和更高水平的建设。“四性”规划避免了传统农村农房不经科学规划自行建设,沿路夹道建设、浪费土地资源,安全质量和抗灾能力难以得到保证的弊端,也避免了直接把城市小区克隆复制到农村的误区。

  “四性”规划建设原则的确立,使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有了现实的依循,有了具体可行的途径。有专家评价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和巨大进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