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0日 07:38 来源:经济日报
已经披露完毕的2011年一季报显示,2146家A股公司前三个月共实现净利润4776.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44%。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上升的同时,环比数据却下降,增速和去年一季报的数据(同比增长77.88%,环比增长12.38%)相比有差距。一季报显示,许多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库存增加,现金流下降,这些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面临考验。
上市公司业绩向好但增幅趋缓,是一季报传递出的信息,此外,行业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总体业绩不错。来自深交所的数据显示,中小板572家公司一季度实现平均营业收入41955.31万元,同比增长29.53%,平均净利润3604.83万元,同比增长27.95%。创业板209家公司一季报实现平均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39.3%,平均净利润1517万元,同比增长37.1%。
部分行业景气度大增
尽管一季度利润环比出现下降,但仍然有部分行业实现环比增长,如水泥、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水泥行业实现了营收和利润齐增。统计显示,水泥制造业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69.60亿元,同比增长48.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1亿元,同比增长136.21%。其中,海螺水泥净利润同比增长179.70%;基本每股收益0.63元,同比增长179.70%。江西水泥则是业绩增长最快的代表,其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1.20亿元,同比增长89.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87.49万元,同比增长2250.20%;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同比增长2265.59%。业内人士认为,水泥板块一季度表现优异的原因是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3.9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5%,这其中房地产特别是保障房项目、高铁项目、水利工程等项目的大规模开工极大拉动了下游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去年年底的限电限产,导致一季度水泥在需求快速提升的情况下,供给没有有效增加,水泥价格一路上涨。这也使得水泥板块整体在一季度出现了价升量涨的良好局面。
化工板块的业绩也很抢眼,化工板块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585.71亿元,同比增长34.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82亿元,同比增长33.69%。氟化工最为耀眼,三爱富、氯碱化工、巨化股份等国内氟化工产业链上的几家龙头企业表现优异。此外,相关概念股如永太科技、多氟多等,也涨势喜人。业内专家认为,供给减少、需求回暖造成氟化工产品价格大幅提升。
食品饮料板块的良好业绩,以酿酒行业贡献最大。数据显示,饮料制造板块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68.2亿元,同比增长36.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55亿元,同比增长45.65%。其中,酿酒行业净利润整体出现增长。白酒企业净利润大增49.02%,啤酒企业净利润增长34.78%,而葡萄酒企业则成为酿酒行业的黑马,整体增长71.15%,在各类酒中涨幅最大。
医药板块业绩虽然也很靓丽,但是板块分化逐步明显。生物医药板块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84.55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33亿元,同比增长19.8%,九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上海医药以8.49亿元的净利润领跑医药板块,同比增长107.35%。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68亿元,同比增长26.88%;每股收益0.4259元。紧随其后的哈药股份实现净利润3.10亿元,但增幅则仅为15.52%。同属华润集团旗下的东阿阿胶、华润三九和双鹤药业,也分别实现净利润2.69亿元、2.18亿元和1.91亿元,在168家药企中名列前茅。
中小公司业绩分化
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一季度业绩高于A股平均水平,但是业绩下滑的公司却在增加。据统计,现有的20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均已公布了201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上述209家上市公司中,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的达到了48家,占比高达23%。其中有9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50%,下滑幅度超过30%的累计有18家。真正实现净利润增幅30%以上的创业板公司只有99家,还不足半数。
其中,新宁物流一季度亏损181.05万元,净利润下降幅度达到了177%,位居首位。除此之外,通源石油、国联水产、美亚柏科一季度也呈现亏损状态。除了以上亏损公司之外,宁波GQY、龙源技术、安居宝、科泰电源和天龙集团一季度的净利润下滑幅度则分别达到了91.4%、85.3%、77.2%、76.9%和68.0%。
一季报中净利润出现下滑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不少是不久前刚在创业板挂牌的。统计显示,2011年以来新上市的创业板股票中,有12只出现了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甚至是大幅下滑的情形,包括永清环保、安居宝、四方达、雷曼光电、松德股份、先锋新材、腾邦国际、天喻信息、华峰超纤、舒泰神、大华农和恒顺电气。
业内专家表示,创业板以中小企业居多,对于这些小公司来说,其客户关系和主营业务的稳定性都受到考验,因此其盈利水平不稳定也在情理之中。由于一季度的业绩不尽如人意,市场对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业绩信心不足,造成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表现欠佳,创业板指数在过去的一个月内进行了深度的调整。统计显示,2011年4月份,创业板指数整体下跌了95.58点,跌幅达到了9.48%,与此相比,上证指数则仅仅下跌了0.57%。
中小板公司一季报中也出现了133家业绩负增长,占比近25%。业内人士认为,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下滑的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大幅攀升;二是大客户订单急剧减少,部分公司对单一客户、单一市场依赖较为严重;还有些是由于上市后大举扩张,导致销售、管理和研发等费用支出大幅增长。另外,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新兴行业,其行业领先地位多半还没有经受时间考验。
经营成本有所增加
一季报显现出企业盈利能力开始下滑,现金分红减少,存货增加。数据统计,截至3月底,上市公司账面存货金额达3.53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却在下滑。
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环比下降3.8%,净利润环比增长10%。行业的结构化差异非常明显,其中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18%,净利润环比增长了37%;与此同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回落,营业收入下降7.3%,净利润下降10.1%。
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企业的毛利率水平持续下降,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下,不少企业选择了提前进货,避免成本价格的不断抬升对于利润的侵蚀,这一趋势导致了存货水平的激增。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市公司存货一直在节节攀升。年初时存货金额仅为2.35万亿元。库存上升较大的主要是下游房地产行业和中游纺织服装产业链上的化学纤维(涤纶、氨纶)和纺织服装行业。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信贷政策的收紧以及主动增加库存,企业的现金流日趋紧张。但是由于二季度气温回暖有利开工的预期。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