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汶川灾后重建工程完成逾九成 计划9月全面完工

2011年05月10日 14:09 来源:财新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穆虹称,学校、医院提高一度抗震设防,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成为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财新网】(记者 蓝方)汶川5.12地震三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 当初“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如期实现。

  2011年5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要进展情况。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穆虹表示,根据受灾三省恢复重建的实际进展,今年9月底,即《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颁布三周年之际,将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

  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底,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41130个重建项目已完工38803个,占重建任务94.34%,完成投资8851.53亿元,占规划投资92.37%。穆虹表示,“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基本实现。

  居民住房方面,震后需维修加固的城乡住房与重建的农房均已完工。城镇需要重建的29.12万套城镇住房,已完工28.83万套。

  在地震中伤亡惨重的学校、医院,成为灾后重建的关注重点。穆虹介绍,当前已建成各类学校3839所,占规划任务的96.6%;建成各类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2169个,占规划任务的93.3%。穆虹称,学校、医院提高一度抗震设防,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成为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灾后的灾害整治与生态建设。穆虹表示,受强震和余震、以及极端气候天气的影响,灾区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魏宏介绍,在四川省,纳入规划的2334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全部开工,完工90.9%。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泽巴足介绍,甘肃也已投资36.8亿元在重灾县实施了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水土保持、防洪河堤等工程。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江泽林介绍,陕西则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对居住在陕南一带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群众进行移民搬迁,共涉及60万户、240万人。

  穆虹表示,针对灾区的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发改委要求三个受灾省份和中央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灾后重建规划中有关地质灾害整治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建设项目”,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在近期提高警惕,加强群防群测体系,预防灾害的发生,努力把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此外,政府部门还将对全国范围内地质灾害、水利、生态建设方面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已编制了《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穆虹介绍,该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下一步将进行实施。该规划中的项目以及实施进度安排、资金安排,将优先向龙门山受灾地区倾斜。

  会上数据显示,党中央、国务院共安排了3000亿元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同时19个对口支援省市安排对口支援资金达到843.8亿元。穆虹称,审计部门对恢复重建项目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跟踪审计,监督检查和审计结果表明,重建资金做到了专款专用、专帐核算,没有发现重大违纪事件。

  硬件建设的完工,并不意味着重建工作的结束。会上发布的信息显示,政府部门在恢复灾区产业以及农村生产设施建设方面同样安排了大量项目,并组织灾区劳务输出、实现就业。不过,日前有民间组织指出,灾区的4534个基层社区所接收到的包括政府、社会资源在内的投放依然太少。灾民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来重建民房和社区基础设施,因为借贷而负担大笔债务,因而在其生计发展上,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