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1日 00:24 来源:通信信息报
■特约记者 周晓慷
在“陶都”——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徐家桥村,有大片的生猪养殖场。这里的生猪是远近闻名的“聪明猪”:身体健康,行动有序,生育规范。日前,它们的“主人”——宜兴坤兴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现有规模猪场和养猪大户250家,猪舍8000平方米,去年迄今,出栏生猪数万头。靠着物联网,这样的“聪明猪”已遍布20多个乡镇。
启动智能养殖系统项目
用物联网养猪,这样的事有点像天方夜谭。不过实地观瞧,能让人大开眼界。这家建立十年的公司,在摸索发展中,从合作社形式起步,迄今已拥有了独到科技标准化运营模式。该公司在生猪饲养中做到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建有800立方米的沼气池,沼气发电供猪场使用,节省能源;沼渣、沼液则提供周边1600亩农田作有机肥,既优化环境,又降低成本,增加了收益。去年,该公司在开展标准化养猪生产过程中,得到宜兴电信的全力帮助。
宜兴电信ICT中心的员工组成攻关团队,策划智能养殖系统项目。该项目特点,是把个体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相结合在单个养殖舍实现智能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群体养殖舍的规模化生产,不仅满足个体农民养殖需要,更便于企业规模化管理和运作的需要。如果仅靠人工控制,既耗人力,又容易发生差错。为此,在现代化的养殖业 管理中需要一套完整环境自动采集系统和环境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养殖舍的各项环境参数,适应生产和管理需要。
天翼助力智能养殖
那这一智能项目如何运作?据宜兴电信项目经理沈亚东介绍,在不同养殖舍安装一个带有CDMA通信模块的传感器,通信模块中插有天翼UIM卡,数据传输可灵活的选择包月和包流量等传输数据业务形式。此举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要和利益。
经过可靠的数据信息采集通路,数据通过天翼网络传输到智能监控管理平台后,存入数据库,可供饲养员通过远程终端登录界面,进行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告警信息接收、阈值控制等相关操作,实现农业养殖舍管理科技化、自动化和一体化。
在养殖场监控室,养殖管理员能通过智能养殖管理平台软件界面的折线图和彩色图,掌握天气预报和养殖场的实际状况,通过手动自动控制和切换,进行报警和广播通知等。
该方案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相结合的线路架构,综合考虑了对养殖场作业环境的最大化保护和数据传输的快速、稳定、可靠性,为信息传输和交换提供最大化的网络保障。该系统的程序架构决定了它可以被诸多的平台支持,不需另外开发程序,各乡镇的饲养员可以利用手持掌上设备、便携计算机等,随时随地观测、调度。
物联网应用打造感知农业
如今,在宜兴各乡镇,智能养猪,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坤兴农业有限公司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猪场分娩舍和保育舍,对温湿度、二氧化碳、氨氮、硫化氢等参数在线监测,同时联动猪舍内部的红外灯、风机等设备进行加温和通风,以改善舍内环境。该项目还在生猪屠宰前将其生长过程的生长数据进行录入和查询,优化管理,并通过“猪耳标”这个生猪的唯一标识完善了广大消费者对猪肉质量的全程查询。该项目将大大提高公司生猪养殖管理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工、节约资源,规范管理秩序,丰富了企业品牌价值,
据了解,目前农业方面的传感技术应用主要在一些高校、研究所的试验田,以及个别珍惜种苗培育基地,传感数据相对单一,基本停留在对温度和湿度进行采集等方面,且获取的数据还需进行手工统计和分析,缺乏智能化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更未做到灾害预警和应对联动。而建设如宜兴智能养殖这类集传感、存储、分析、联动与一体的智能农业系统,才真正解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是目前国内外农业应用的发展趋势,这样的“感知农业”才能充分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天翼网络与物联网应用,在陶都宜兴成为打造智能养殖的重要利器,提升养殖业的科技含量。
分享到: |